公共管理是做什么的?怎么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6:3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15:14
-综合多学科知识,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
为什么我们的*、公司要分成这么多部门?这些部门是如何相互协调的,又是怎样进行管理的?这都是公共事业管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形成于本世纪70年代;它是一门运用管理学、*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
通过对它的学习,你会知道如何做一名好的公共管理人员,如何协调各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公共事业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区别是:公共事业管理更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不仅仅从*、社会学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
相关的专业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是近几年才刚进入我国的新兴学科,未来发展的前途不可限量
公共事业管理同传统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区别是:公共事业管理更强调应用经济学原理和定量的方法去处理实际问题,而不仅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以后可以报MPA
专业简介:要求学生在四年内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接受管理方法、管理素质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还要具备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与科研机构、文化出版、新闻、民间公共事业机构相关联的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这些部门和单位的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心理学、管理经济学、*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公共财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行政学与行*、公共事业管理概论、非营利组织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你会学习相关学科的许多课程,比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统计学等。当然,你还将上很多有趣的案例分析课,比如分析某家公司的成功的管理方式,或评议*的某项公共*啦;而且,你还要进行很多的具体的实践工作,比如到*、公司企业去参观实习,做社会调查等等,这一定会使你的大学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公共事业是我国除公共行政部门和工商部门之外的一大类社会组织,市场经济和*改革的深入,使这些事业单位的管理正由非专业管理向专业管理转变,这就需要大量公共事业高级专门管理人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最后可被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以后还可以报读MPA.
就业前景: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开设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天津中医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等毕业后干什么—在公共部门从事管理、咨询工作。
这是一个新兴学科,社会需求量非常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工作大致分为两类:
1、 在公共部门(比如*部门、公司、企业),从事实际的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
2、 在咨询公司,为*部门、公司企业、及其他公共部门作管理咨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16:32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公共管理又叫公共事业管理,它是以*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的治理能力,提升*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18:07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
公共管理是以*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的治理能力,提升*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特征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社会公共组织和社会其他组织两大类。
2 、作为公共管理客体的社会公共事务表现不断扩展的趋势。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推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实现。
4 、公共管理的职能是调节和控制。
5 、公共管理*和手段面临创新的迫切任务。
特点
(1)公共管理承认*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福利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主体
公共管理主体可以分为*和其它公共管理主体两个部分。所谓其它公共管理主体是指在为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而存在的一些组织,一般可称为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对象
公共管理以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社会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分为公共资源和公共项目、社会问题等。
( 一 ) 公共资源
1 、公共设施、产品。即特定社区所有人们都有可能享用和受益的物质性存在,且它们本身必须是劳动产品,如能源、城市道路、路灯、桥梁、交通标志等。
2 、公共信息资源。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成果、经济信息等等。
3 、人力资源。社会人力资源也就是一定社区的劳动力、人才方面所形成的社会资源,它是人的因素。在种种社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活跃和最宝贵的财富。
4 、自然资源。即一定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性物质条件,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等。
( 二 ) 公共项目
公共管理的主要任务集中于将有关的*变成现实,这些*通常是由公共管理机构根据社会问题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因此,*还不是行为,仅仅是行为的指导原则,有时候也成为行为的标准。而把*具体化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公共项目,公共项目是依据*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及其过程。于是,公共项目成为公共管理中最直接的对象。
( 三 ) 社会问题
在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要面临着这样或那样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公共设施等,这些就是社会问题。但是,社会问题又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断得到解决的同时,又不断发生新的问题,因此,公共管理不可能去解决所有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只有在属于公共管理机构职责范围内、与其公共目的相符合的情况下,才成为公共管理的对象。尽管如此,公共管理面对的社会问题仍然是相当广泛的,诸如文化、教育、福利、市政、公共卫生、交通、能源、住宅、生活方式等等。
目的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为社会成员共享的资源与条件。公共利益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公共物品的提供与服务。公共物品的涵义非常广泛,既可指有形的物品,如: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公共道路交通,也可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如:社会治安、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发展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管理的运作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官僚的、层级节制的、缺乏弹性的行政,转向市场导向的、因应变化的、深具弹性的公共管理。这股浪潮,被赋予不同的称谓,如新右派、新治理、管理主义、企业型*,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等,但却可被通称为 “新公共管理 ”。
关于新公共管理问题,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 (C.Hood , 1991年,4—5) 曾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1 、即时的专业管理。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 、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 、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 、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
5 、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 、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 、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此外,法汉姆及霍顿 (Farnham and Horton , 1996年 , 259—260) 综合其他各家的看法,提出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1 、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亦即在设定*目标及阐明*议题时特别强调战略管理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
2 、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其目的在于使*制定与执行相分离,并且对服务的传输都必须建立起一个赋予责任的行政单位。
3 、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更为扁平化,授权给管理人员,以利绩效目标的实现。
4 、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发展绩效指标,使组织的成就能够被加以比较和测量,并据此进一步提供信息来作为未来决策的参考。
5 、改变现行的*,使公共组织能被传统公共服务价值所支配的文化中,转换成为 “ 新公共服务模式 ” ,强调与市场及企业价值相适合的文化。
6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其目的在于淡化集体主义的色彩而采取个人主义的途径,包括寻求动员员工的支持和承诺,来持续地进行结构与组织的变革。
7 、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并发展一种将大众视为顾客、消费者及市民的 “ 公共服务导向 ”(Public Service Orientation) ,公共服务不再由专业的供给者来支配,而是以回应人民真正的需求来提供公共服务。
8 、以契约关系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要点
1、公共*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这意味着让管理者管理,或如胡德所言“由高层人员对组织进行积极的、显著的、裁量性的控制”。对此最为典型的合理解释是“委以责任的前提是对行为责任进行明确的区分”。
2、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这需要确立目标并设定绩效标准,其支持者在论证时提出“委以责任需要明确描述目标;提高效率需要牢牢盯住目标”。
3、格外重视产出控制。根据所测量的绩效将资源分配到各个领域,因为“需要重视的是目标而非过程”。
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这包括将一些大的实体分解为“围绕着产品组成的合作性单位”,它们的资金是独立的,彼此之间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基础上相互联系。“在公共部门的内部与外部”,既可对这些单位进行管理又可以“获得特定安排所带来的效率上的优势”,其必要性证明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这包括了“订阅合同条款以及公开招标程序”,其合理性则在于“竞争是降低成本和达到更高标准的关键所在”。
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这包括“不再采用‘军事化’的公共服务伦理观”,在人员雇用及报酬等方面更具有弹性,这种转变的合理性在于,“需要将私营部门‘经证实有效的’管理手段转到公共部门中加以运用”。
7、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烽火猎头将这看做是“压缩直接成本,加强劳动纪律,对抗工会要求,降低使职工顺从企业的成本。“对公共部门的资源需求进行检查,少花钱多办事”的必要性证明这种做法是合理的。
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self-interest)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地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毕竟代表着现实世界中人们不断改进*、实现理想*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它是否意味着意味着一个*治理的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6 19:58
管理公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