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皮肤都有哪些功能啊?有木有人知道啊?告诉我一下吧,谢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12: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8:39
角质形成细胞是表皮内数量最多的细胞,本身即具有合成和分泌白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
的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表达 MHC-Ⅱ类抗原、吞噬并粗加工抗原物质等方式参与外来抗原的
呈递。
皮肤内的淋巴细胞(lymphocyte)主要为 CD4+T 细胞和 CD8+T 细胞,二者之比约为 0.98;
其中表皮内淋巴细胞占皮肤淋巴细胞总数的 2%,以 CD8+T 淋巴细胞为主。T 淋巴细胞具
有亲表皮特性,且能够在血液循环和皮肤之间进行再循环,传递各种信息,介导免疫反应。
Langerhans 细胞是表皮中重要的抗原递呈细胞,此外还可* T 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参
与免疫调节、免疫监视、免疫耐受、皮肤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接触性*反应等。
2.皮肤免疫系统的分子成分
(1)细胞因子:表皮内多种细胞均可在适宜刺激下(如抗原、紫外线、细菌产物以及物理
创伤等)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后者不仅在细胞分化、增殖、活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
还参与免疫自稳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细胞因子不仅可在局部发挥作用,而且可通过激素样
方式作用于全身。
(2)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或结合
的一类分子,而这种接触或结合是完成许多生物学过程的先决条件。粘附分子大多为糖蛋白,
少数为糖脂,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四类:整合素家族(integrin family)、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选择素家族(selectin family)和钙粘素家族(cadherin family)。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粘附分子表达增加,可使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如可溶性E-选择素、
P-选择素、VCAM-1 和 ICAM-1 等)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监测某些疾病的指标。
(3)其他分子:皮肤表面存在分泌型 IgA,后者在皮肤局部免疫中通过阻碍粘附、溶解、
调理吞噬、中和等方式参与抗感染和抗过敏;补体可通过溶解细胞、免疫吸附、杀菌和过敏
毒素及促进介质释放等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皮肤神经末稍受外界刺激后可释放
感觉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 物质(SP)、神经激酶 A 等,对中性粒细胞、巨
噬细胞等具有趋化作用,导致损伤局部产生风团和红斑反应。
总之,皮肤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皮肤免疫反应的启动阶段(致敏期)及效应阶
段(激发期)均需要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参与。皮肤的各种免疫分子和免疫细胞共同形成
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并与体内其他免疫系统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皮肤微环境和机体内环
境的稳定。糖原分解。真皮中的粘多糖含量丰富,主要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等,多与蛋白质形成
蛋白多糖(或称粘蛋白),后者与胶原纤维结合形成网状结构,对真皮及皮下组织起支持、
固定作用;粘多糖的合成及降解主要通过酶促反应完成,但某些非酶类物质(如氢醌、核黄
素、抗坏血酸等)也可降解透明质酸;此外内分泌因素亦可影响粘多糖的代谢,如甲状腺功
能亢进可使局部皮肤的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含量增加,形成胫前粘液性水肿。
2.蛋白质代谢 皮肤蛋白质包括纤维性和非纤维性蛋白质,前者包括角蛋白、胶原蛋白和
弹性蛋白(elastin)等,后者包括细胞内的核蛋白以及调节细胞代谢的各种酶类。角蛋白是
中间丝家族成员,是角质形成细胞和毛发上皮细胞的代谢产物及主要成分,至少有 30 种(包
括 20 种上皮角蛋白和 10 种毛发角蛋白);胶原蛋白有I、Ⅲ、Ⅳ、Ⅶ型,胶原纤维主要成分
为 I 型和Ⅲ型,网状纤维主要为Ⅲ型,基底膜带主要为Ⅳ和Ⅶ型;弹性蛋白是真皮内弹力纤
维的主要成分。
3.脂类代谢 皮肤中的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质,人体皮肤的脂类总量(包括皮脂腺、皮脂
及表皮脂质)大约占皮肤总重量的 3.5%~6%,最低为 0.3%,最高可达 10%。脂肪的主要
功能是储存能量和氧化供能,类脂质是细胞膜结构的主要成分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合成的原
料。表皮细胞在分化的各阶段,其类脂质的组成有显著差异,如由基底层到角质层,胆固醇、
脂肪酸、神经酰胺含量逐渐增多,而磷脂则逐渐减少。表皮中最丰富的必需脂肪酸为亚油酸
和花生四烯酸,后者在日光作用下可合成维生素 D,有利于预防佝偻病。血液脂类代谢异常
也可影响皮肤脂类代谢,如高脂血症可使脂质在真皮局限性沉积,形成皮肤黄瘤。真皮和皮
下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可通过β-氧化途经提供能量。脂肪合成主要在表皮细胞中进行。
4.水和电解质代谢 皮肤是人体重要的贮水库,儿童皮肤含水量高于*,*中女性略
高于男性。皮肤中的水分主要分布于真皮内,后者不仅为皮肤的各种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
内环境,并且对整个机体的水分调节起到一定的作用,当机体脱水时,皮肤可提供其水分的
5%~7%以维持循环血容量的稳定。
皮肤中含有各种电解质,主要贮存于皮下组织中,其中 Na+、cl-在细胞间液中含量较高,K
+、Ca++、Mg++主要分布于细胞内,它们对维持细胞间的晶体渗透压和细胞内外的酸
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K+还可激活某些酶,Ca++可维持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间的粘
着,Zn++缺乏可引起肠病性肢端皮炎等疾病。
第七节 皮肤的免疫功能
皮肤既是免疫反应的效应器官,又具有主动参与启动和调节皮肤相关免疫反应的作用。 1986
年 Bos 提出了“皮肤免疫系统”(skin immune system)的概念,1993 年 Nickoloff 提出了“真
皮免疫系统”的概念,进一步补充了 Bos 的观点。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两
部分。
1.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见表 3-1)。
表 3-1 皮肤主要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功能
细胞种类 分布部位 主要功能
角质形成细胞 表皮 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参与抗原呈递
Langerhans 细胞 表皮 抗原呈递、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免疫监视等
淋巴细胞 真皮 介导免疫应答
内皮细胞 真皮血管 分泌细胞因子、参与炎症反应、组织修复等
肥大细胞 真皮乳头血管周围 Ⅰ型*反应
巨噬细胞 真皮浅层 创伤修复、防止微生物入侵
成纤维细胞 真皮 参与维持皮肤免疫系统的自稳
真皮树枝状细胞 真皮 不详,可能是表皮 Langerhans 细胞的前身 掌跖最多而背部最少。小汗腺周围有丰富的节后无髓鞘交感神经纤维,神经介质主要是乙酰
胆碱,小汗腺腺体的透明细胞在其作用下分泌类似血浆的超滤液,后者经过导管对 Na+重
吸收形成低渗性汗液并排出体外。小汗腺的分泌受到体内外温度、精神因素和饮食的影响。
外界温度高于 31℃时全身皮肤均可见出汗,称为显性出汗;温度低于 31℃时无出汗的感觉,
但显微镜下可见皮肤表面出现汗珠,称为不显性出汗;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大脑皮质兴奋
时,可引起掌跖、前额等部位出汗,称为精神性出汗;口腔黏膜、舌背等处分布有丰富的神
经末梢和味觉感受器,进食(尤其是辛辣、热烫食物)可使口周、鼻、面、颈、背等处出汗,
称为味觉性出汗。正常情况下小汗腺分泌的汗液无色透明,呈酸性(pH 4.5~5.5),大量出
汗时汗液碱性增强(pH 7.0 左右)。汗液中水分占 99%,固体成分仅占 1.0%,后者包括无
机离子、乳酸、尿素等。小汗腺的分泌对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非常重要;另外出汗时可带走
大量的热量,对于人体适应高温环境极为重要。
2.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顶泌汗腺的分泌在青春期后增强,并受情绪影响,感情冲动时
其分泌和排泄增加。局部或系统应用肾上腺素能类药物也可使顶泌汗腺的分泌和排泄增加,
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新分泌的顶泌汗腺液是一种粘稠的奶样无味液体,细菌酵解可使之产
生臭味;有些人的顶泌汗腺可分泌一些有色物质,呈黄、绿、红或黑色,使局部皮肤或衣服
染色,称为色汗症。
3.皮脂腺的分泌和排泄 皮脂腺是全浆分泌,即整个皮脂腺细胞破裂,胞内物全部排入管
腔,进而分布于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皮脂是多种脂类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含有角鲨烯、
蜡脂、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脂等。皮脂腺的分泌受各种激素(如雄激素、孕激素、雌激素、肾
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激素等)的调节,其中雄激素可加快皮脂腺细胞的*,使其体积增大,
皮脂合成增加;雌激素可抑制内源性雄激素产生或直接作用于皮脂腺,减少皮脂分泌。禁食
可使皮脂分泌减少及皮脂成分改变,其中蜡脂和甘油三酯显著减少。此外表皮损伤也可使损
伤处的皮脂腺停止分泌。
第五节 皮肤的体温调节功能
皮肤对体温保持恒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它作为外周感受器,向体温调节中枢提供
外界环境温度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可作为效应器,通过物理性体温调节的方式保持体温恒定。
皮肤中的温度感受器分为热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呈点状分布于全身,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
这些温度感受器就向下丘脑发送信息,引起血管扩张或收缩,出现寒战或出汗等反应。
正常*皮肤体表面积可达 1.5m2,为吸收环境热量及散热创造了有利条件。皮肤动脉和静
脉之间吻合支丰富,其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这种血管结构有利于机体对热量的支配,冷应
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动静脉吻合关闭,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散热减少;热应激
时动静脉吻合开启,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散热增加。四肢大动脉也可通过调节浅静脉和深
静脉的回流量进行体温调节,体温升高时,血液主要通过浅静脉回流使散热量增加;体温降
低时,主要通过深静脉回流以减少散热。
体表散热主要通过热辐射、空气对流、热传导和汗液蒸发,其中汗液蒸发是环境温度过高时
主要的散热方式,每蒸发 1g 水可带走 2.43kJ 的热量,热应*况下汗液分泌速度可达 3~
4L/h,散热率为基础条件下的 10 倍。
第六节 皮肤的代谢功能
1.糖代谢 皮肤中的糖类物质主要为糖原、葡萄糖和粘多糖等。葡萄糖浓度约为血糖的 2
/3,表皮中的含量高于真皮和皮下组织,有氧条件下,表皮中 50%~75%的葡萄糖通过糖
酵解途径分解提供能量,而缺氧时则有 70%~80%通过无氧酵解途径分解提供能量;患糖
尿病时,皮肤葡萄糖含量增高,容易发生真菌和细菌感染。人体皮肤糖原含量在胎儿期最高,
至*期时含量明显降低;糖原的合成主要由表皮细胞的滑面内质网完成;糖原的降解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环磷腺苷系统的控制,凡能使细胞内 cAMP 水平增加的因素均能促使脂肪酸,后者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白念珠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防止营养物质的丢失 正常皮肤的角质层具有半透膜性质,体内的营养物质、电解质不
会透过角质层丢失;同时角质层及其表面的皮脂膜也可使通过皮肤丢失的水分大大减少。正
常情况下,*经皮肤丢失的水分每天约为 240~480ml(不显性出汗),但如果角质层全部
丧失,每天通过皮肤丢失的水分将增加 10 倍以上;如将表皮全部去除,则体内的营养物质、
电解质和水分会大量丢失,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二节 皮肤的吸收功能
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经皮吸收也是皮肤局部药物治疗的理论基础。皮肤主要通过
三种途径进行吸收:①角质层(主要途径);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皮肤的吸收功能可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1.皮肤的结构和部位 皮肤的吸收能力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及其通透性有关,不同部
位皮肤的角质层厚薄不同,因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一般而言,*>前额>大腿屈侧>上
臂屈侧>前臂>掌跖。皮肤损伤导致的角质层破坏可使损伤部位皮肤的吸收功能大大增强,
因此皮肤损伤面积较大时,局部药物治疗时应注意药物过量吸收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2.角质层的水合程度 皮肤角质层的水合程度越高,皮肤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局部用药后
用塑料薄膜封包后,吸收系数会增高 100 倍,就是由于封包阻止了局部汗液和水分的蒸发,
角质层水合程度提高的结果,临床上常用此法提高局部用药的疗效,但也应注意药物过量吸
收。
3.被吸收物质的理化性质 完整皮肤只能吸收少量水分和微量气体,水溶性物质不易被吸
收,而脂溶性物质吸收良好(如脂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激素),油脂类物质也吸收良好,主
要吸收途径为毛囊和皮脂腺,吸收强弱顺序为羊毛脂>凡士林>植物油>液体石蜡。皮肤不
仅吸收少量阴离子,还可吸收一些阳离子。此外皮肤尚能吸收多种重金属(如汞、铅、砷、
铜等)及其盐类。
物质的分子量与皮肤的吸收率之间无明显关系,如分子量小的氨气极易透皮吸收,而某些分
子量大的物质(如汞、葡聚糖分子等)也可透过皮肤吸收。物质浓度与皮肤吸收率成正比,
但某些物质(如石炭酸)高浓度时可引起角蛋白凝固,反而使皮肤通透性降低,导致吸收不
良。剂型对物质吸收亦有明显影响,如粉剂和水溶液中的药物很难吸收,霜剂可被少量吸收,
软膏和硬膏可促进吸收,加入有机溶媒可显著提高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吸收。
4.外界环境因素 环境温度升高可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增加,加快已透入组织内的
物质弥散,从而使皮肤吸收能力提高。环境湿度也可影响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当环境湿度增
大时,角质层水合程度增加,使皮肤对水分的吸收增强,反之则减弱。
第三节 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的感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一感觉,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感受体内外
单一*,转换成一定的动作电位并沿相应的神经纤维传入中枢,产生不同性质的感觉,
如触觉、痛觉、压觉、冷觉和温觉;另一类是复合感觉,皮肤中不同类型的感觉神经末梢或
感受器共同感受的刺激传入中枢后,由大脑综合分析形成的感觉,如湿、糙、硬、软、光滑
等;此外皮肤还有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和定位觉等。
痒觉又称瘙痒,是一种引起搔抓*的不愉快的感觉,属于皮肤黏膜的一种特有感觉,其产
生机制尚不清楚,组织学至今未发现特殊的痒觉感受器。一般认为痒觉与痛觉关系密切,很
可能是由同一神经传导;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对痒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精神安定或转
移注意力可使痒觉减轻,而焦虑、烦躁或过度关注时痒觉可加剧。
第四节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的分泌和排泄功能主要通过皮脂腺和汗腺完成。
1.小汗腺的分泌和排泄 小汗腺几乎遍布全身,总数 160 万~400 万个,分布与部位有关,皮肤覆盖体表,是机体内、外环境的分界,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除具有屏障、吸收、
感觉、分泌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等功能外,同时还是一个重要的免疫器官,有多种
免疫相关细胞分泌多种免疫分子,参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反应并发挥免疫监视作用。
第一节 皮肤的屏障功能
皮肤的屏障功能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保护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有害因素的损伤,另
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的丢失。
1.物理性损伤的防护 皮肤对机械性损伤(如摩擦、挤压、牵拉以及冲撞等)有较好的防
护作用。表皮角质层致密而柔韧,在防护中起重要作用,经常受摩擦和压迫部位(如掌跖)
的角质层可增厚,甚至形成胼胝,后者显著增强皮肤对机械性损伤的耐受力。真皮内的胶原
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交织成网状,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皮下脂肪层对外
力具有缓冲作用,使皮肤具有一定的抗挤压、牵拉及冲撞的能力。
皮肤对电损伤的隔绝作用主要由角质层完成,出汗或其他原因使角质层含水量增多时,皮肤
电阻减小,导电性增加,易发生电击伤。皮肤对光线的防护主要通过吸收作用实现,皮肤各
层对光线的吸收有选择性,如角质层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线(波长 180~280nm),而棘层和
基底层主要吸收长波紫外线(波长 320~400nm);黑素细胞生成的黑素颗粒有吸收紫外线
的作用,因此黑素细胞对防止紫外线损伤具有重要作用,黑素细胞在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更
多的黑素颗粒并输送到角质形成细胞中,使皮肤对紫外线的屏障作用显著增强。
2.化学*的防护 皮肤角质层是防护化学*的最主要结构。角质层细胞具有完整
的脂质膜、丰富的胞质角蛋白及细胞间的酸性糖胺聚糖,有抗弱酸弱碱作用。正常皮肤表面
一般偏酸性(pH 为 5.5~7.0),对碱性物质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之为碱中和作用。另
外皮肤对 pH 为 4.2~6.0 的酸性物质也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称之为酸中和作用。
3.微生物的防御作用 皮肤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经常会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因此皮肤
对微生物的防御作用显得极为重要。致密的角质层和角质形成细胞间通过桥粒结构相互镶嵌
排列,能机械地防止一些微生物的侵入。角质层含水量较少以及皮肤表面弱酸性环境不利于
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角质层生理性脱落,也可清除一些寄居于体表的微生物。一些正常皮
肤表面寄居菌(如痤疮杆菌和马拉色菌等)能产生脂酶,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 ……见第七版《皮肤病性病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8:39
皮肤能防止细菌侵入,同时防止体内水分过分地散发。皮肤是人体的感觉器官,它不断地感受体外发生的各种变化。皮肤又是人体的恒温装置;体温过高时,皮肤通过增加排汗来散发热量;天气变冷时,皮肤血管收缩,排汗减少,维持体温的稳定。皮肤还有滋润毛发、排泄废物及吸收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