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风雨,也无晴 ---论佛教徒的中观人生态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06: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7:37
一直以来,世俗对信奉佛教的出家人,大都会有一种偏见或误解,认为他(她)们是因为遭遇挫折、逃避社会责任、悲观厌世等诸原因才出家的,因此,出家人,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消极的、悲观的,之前我也是持同样的看法。这几天,我系统地听了济群法师在苏州戒幢律寺的一个静修营开班仪式上的视频讲座:《佛教徒的人生态度》,再结合最近自己所追的一些佛教题材影视剧,如《佛佗传》、《玄奘之路》、《百年虚云》等,我对自己原先的看法有了很大程度的修正。现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世俗之人,大多都把自己的目光和精力,集中在与“我”有关的事物上,如很多人毕其一生,都在想着如何赚足够多的钱,以便能让自己买得起城市的一套房子,或让培养一个能考上国内或世界名校的孩子,或寻觅到一个高富帅或白富美的伴侣等,但这些东西,对于一个真正出家人来说,却将其看得很轻。出家人可以舍弃家庭,离开妻儿老小,毅然出家。是这些出家的佛弟子们,不珍惜这些人伦之乐?还是不想承担家庭责任,我觉得都不是!他们,是因为有更高的愿景和追求,为探求幸福的真谛,为寻求众生解脱之道,促使他们割舍小爱、离开家庭,去山中与野兽为伍,饮山泉,吃野菜,行苦行。
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他在出家之前,其父已为其娶了二房的妻子,但他最终还是在一天深夜,拿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从泉州跑到福州的鼓山寺,长跪请求寺中住持收他为徒;在他四十岁时,发心朝山西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浙江普陀山法华寺起香,三步一拜备受饥寒而道心愈朗,三年遂愿,终于到达五台山。佛佗在出家之前,是释迦族的王子,名为释达多,作为皇族,有显赫尊贵的地位和荣誉,更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纵使这样世人为之向往的条件,他还是坚决舍弃,如果不是有更大的慈悲胸怀,有普济天下苍生之抱负,是不可能能战胜小我、突破幸福美满家庭的束缚,而去追求大我、甚至无我境界的。
儒家先贤所倡导的优秀品质:在“忠孝不能两全”之时,要舍“小家而为大家”,其实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佛家的思想与儒家是一致的。
金钱、美酒、美女(或帅哥),是人之大欲,出家人也是肉身,有七情六欲,对这些世俗的物质享受也是喜欢的,但他们内心更是清楚明白:所有这些世俗中的物质享受,都是暂时的,有漏的。一个人如果任由自己的*所控制,那必然会陷入西方哲学家叔本华所描述那样:“人生就是一团*,没得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无聊,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摆荡”。我们对外在物质的追求是永远也无法追赶得到内心需求膨胀的速度,当物欲膨胀到了极致时,终有一天,会“膨”的一声爆裂,把我们的人生炸得灰飞烟灭。
精神或意识,才是我们真正可拥有甚至可长随的财富,善良、正直、勇敢、担当等品质,是永远伴随着我们的“业”,让我们生生相续、不常不断。因此,我们不要把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无法长久持有的外在物欲上,而应该把人生的关注点和精力放在精神(德行)*及提高上,这就是所谓的“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纪录片《玄奘之路》中所记载:玄奘西行取经时,已经是名满中原的高僧了,他当时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知识和影响力,为自己规划一种舒适而自在的生活,但他就是在自己的学法或弘法过程中,对佛法中的某些理论(如众生是否都有佛性等)存有疑惑,决心西行去求法。这在当时,他这个决定,无疑是要冒巨大风险的:有朝庭颁布的出境禁令,有茫茫无边的戈壁,有路上的种种凶险境况等。果然,在踏上西行的茫茫戈壁不久,随身携带的保命水袋也弄洒了,这时,他萌生了退却之意,但返回了几步后,他就停了下来,最后决定继续往前,并发愿说:“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这是何等的气概,若没有相当的精神追求,他何来的力量来支撑继续走下去。玄奘法师西行求法所遇到的困难和磨难,那是比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中的唐僧所遇到的困难要凶险百倍。
自己身边所认识的高僧大德,如上济下群法师不辞辛苦四处弘法;上法下中法师为重建破旧古寺院的百折不挠精神,等等,跟他们相比,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远不及的,对这些导师,我等生无限敬佩之心。
佛教主张无争,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主张不要争斗,要和睦相处。 “三毒”(贪、嗔、痴)和我执,是烦恼的根源,也是引发人类争斗或战争的根源。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争斗无法解决人类的真正问题,宽容、忍让、慈悲才是佛弟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生活法则。因此,佛法要求佛弟子们在遇到纠纷或问题时,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把矛盾和怨恨等负面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认为情绪的渲泻,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各方矛盾。
《伊索寓言》中“北风和太阳”的故事,充分说明了力量和强迫并不会让人把戒备(行人的“大衣”)放下,温暖和慈悲才能让人解除武装、真诚以对。
佛教徒不是悲观主义者,那他们是乐观主义者吗?!也不是。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常,我们可能刚刚计划好准备要做某事,但经常会因无常现前,让我们无法依原计划而行,这就是“计划不如变化”的道理。就拿这次的全球漫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来说吧,就是一起无常现前的事例,它的发生,就让无数的企业、个体、家庭等打乱了原先安排和节奏。另外,我们都必须面对老、病、死的考验,特别是死亡,更让人有彻骨之痛,人一出生,每时每秒都在向死亡靠近,死了以后我们会到哪儿,我们也不甚明了。
还有,每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佛门弟子,都有弘法的意愿,希望把这智慧文化、究竟的心性之学能传播得更广,让更多的人受益,摆脱迷惑和烦恼,但客观情况是:众生“刚强难调”,纵使你有心去帮助他们,也不是你想帮助就能帮助得了的,因此,佛佗才会有“佛法难闻”的感慨。
正因为有上述的这么多的现实困难和障碍,因此,佛弟子又哪里能乐观得起来呢?!
出家人的人生态度既不是悲观、又不是乐观,而是中观的人生态度,即不悲不喜。
“要如实地看自己,看世界。既看到生命存在的过患,生起离苦得乐之心,同时也看到生命具有自我拯救的能力,对修行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无论是遇到春风得意,还是悲风凄雨的境况,佛门弟子都要有足够的正见,知晓万事因缘生,万事因缘灭,远离常见和断见,“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若真时刻保持这样的正念,那离成佛的目标真的就不远了。
朋友送我一幅字,内容是东坡先生在《定风波》中所写的诗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很喜欢这诗、这字,以此铭志。
(图中照片来自美容、杨逸、子奋,特此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