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妈妈不着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0 13:2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2 18:55
“妈妈,你别着急,等等我。”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在玩沙子的儿子似乎也听到了这个声音向一边望去。在我们的不远处一个大概有四五岁的小姑娘几乎小跑的追赶步履匆匆的妈妈。“哎呀,你快点吧,我们该去辅导班练习钢琴了,非要出来玩,快迟到了,快点,快点”那位妈妈有点着急的说道。这时候,儿子嘟囔了一句“你们大人总是着急,不让我们玩,总是让我们快点,快点。”
是呀!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贝是完美的,或者说不能允许自己的孩子不优秀,再加上现在的爸爸妈妈正好赶上独生子女这代人,自己有很多梦想都没有实现,生的孩子又基本是独生子女,所以没有机会失败,必须成功,而成功的标志就是孩子优秀。于是,一堆堆着急的妈妈诞生了。
出生的时候比体重,1岁的时候比说话,2岁的时候比认字,3岁的时候比背诗,4岁大家又都学钢琴,5岁比数学,6岁比英语。这样看来仿佛都是神童,谁落下一步似乎就是队尾了。
回头想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又有几个人是七八岁就展示出各种能力和天赋了呢?只不过我们的爸爸妈妈在忙,没时间管我们,我们又没什么可做,于是我们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和小伙伴玩耍,在玩耍中明白了如何和朋友相处;没人做现成饭,自己饿了就不经意间学会了基本的烹饪;没有钱买 游戏 机、电脑,就看书、画册,反而培养了阅读习惯。如果当年爸妈事事都管着你,不让你出去玩,估计你也没这么多优点。你要知道,当时在小朋友里当孩子王,那绝对是高情商、高智商滴。看书、做饭也是一样的道理,要*着你去学,你未必心甘情愿地领悟。
而现在我们却成了步履匆匆家长。因为我们得抓紧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写作业,去上各种培训班。这个过程,像是一个马拉松比赛,大家拉开阵势跑啊跑,一点不敢放松,拼尽全力跑到终点,却发现最高奖赏是路上跑过的一条河,河边有好多金子可以拿走,然而因为我们一直在跑,低头跑,根本没注意还有美丽的河,更不会看见金子在哪里。可惜,比赛的规矩是不能走回头路,于是我们和那段美景及财富就这样失之交臂了。等孩子长大了,我们发现他光学习好,没有各种能力傍身是很难立足的,想让他锻炼能力,却也是有点晚了。成长的过程妈妈一直带着孩子跑,一路的美景谁也不记得,只记得枯燥的上课、加课、补习。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感悟的。如果我们不断地催啊催,孩子就会不断地拖啊拖。其实呢!你想一下,如果你松点手,孩子可能会自己加把劲呢!但孩子已经很用力了,家长还是在孩子旁边不停地喊:“快点,快点,快点!”孩子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有可能会你爱谁谁,我不玩了。
其实呢!一般妈妈着急可能是攀比出来的。“攀比”妈妈可能会不喜欢,总觉得是贬义词,不愿意给自己贴上一个攀比的标签。可是您仔细一想,我们在催促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内心深处有不安感,每个妈妈都有一颗不愿意落后的“上进心”。例如妈妈们常说的“快点吃吧,小明可比你高多了,你还不多吃点,快点长。”又如“你怎么才考90分,小刚还考了99呢,100分的有十几个呐,你能排第几呀?你咋就不会好好考呢?快点吃饭,然后我看着你做题,下次一定考第一”这些话熟悉吗?是不是似曾相识呀?其实妈妈着急的心是一样的,但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可能孩子更容易接受。
比如第二句你这样说:“考了90分啊,我觉得还不错,你自己满意吗?”孩子可能会说“还可以”或者“不满意,我还可以更好的。”那妈妈可以这样说“谁不希望考高分啊,但是偶尔一两次不理想也正常。我们一会一起看看题,看看有什么秘诀,争取下次轻松搞定,你说这样好吗?”
我们和孩子沟通的内容一样,都是吃完饭帮孩子看习题,找错误,找方法。但是换一种说法可能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妈妈们的着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一家就一个宝贝孩子,多的也就俩个,确实没有机会重来。什么东西吧,你把他当唯一,你心就累了,就着急了,就操心了,就暴躁了。所以家长一定要记得,除了宝贝我们还有我们自己,还有事业,还有爱情以及伴随我们的爱好,为了孩子付出不代表要失去自己,当你的心胸容纳了很多东西,就不会光盯着孩子着急了。所以,聪明的妈妈不着急。
让孩子静静长大,静待花开。
让我们从容老去,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