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16盼 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3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7 03:26
课文记叙了一个孩子从收到雨伞到盼着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着穿着雨衣出去玩可是没有实现,再到盼着雨留到明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着雨衣去上学的故事。
课文《盼》的文体是记叙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盼》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
扩展资料
课文《盼》写作特色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我”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作者通过对“我”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3、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7 03:26
一、课文内容分析
《盼》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作者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了“我”得到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想借买酱油穿雨衣、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详细、具体地展示了小主人公“盼”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童真童趣。
课文内容很好体现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新雨衣”为线索,围绕一个“盼”字,展开叙述,并详细描写了盼下雨、盼外出、盼雨停等事件。
按照起因、经过、结果,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主要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和动作,表现“我”对雨衣的喜爱和盼望下雨的心情。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作者抓住了“我”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细致刻画了“我”对穿上雨衣的期盼。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出愿望实现的喜悦和兴奋。
课后题也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第一题突出中心意思“盼”,第二题学习在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的基础上,怎样将重要部分写得具体生动。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盼”的心情和“穿雨衣”的经历,学生也都非常熟悉,所以不难理解文章的内容。但是不能准确把握作者是如何围绕“盼”为中心展开叙述,又选取了哪些不同事例表达中心,这也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所以,通过阅读学习习作的方法是本课学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2.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预学,检查字词
1.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师板书:盼。
2.学生分享盼的经历,交流当时的心理感受。
3.放声朗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在盼什么?他当时的感受如何?
(生自由读)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谈话和自由朗读,拉近学生和作者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自学课后生字表,小组分享重点字词。
指导书写:篷、嚷、酱三个字。
注意提醒:“疯”和“唇”师半包围结构,竖撇要长一点。“篷”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于同音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酱”字笔画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字形,在小组活动中互相学习。】
5.读准字音。
窸窸窣窣 瓦蓝瓦蓝 瓶瓶罐罐 满满当当
闷雷 嘟囔 瞟窗外 焖米饭 玛瑙
厚墩墩的云彩 明晃晃的玻璃 甜丝丝的雨点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6.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理清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一)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我”特别喜欢,开始盼着下雨,穿雨衣。
第二部分4~17自然段,写“我”好不容易等来下雨,却没能如愿穿上雨衣。
第三部分18~20自然段,写第二天下雨,“我”如愿穿上雨衣。
(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简要复述
文章记叙了“我”得到了一件特别喜欢的新雨衣,盼望下雨穿雨衣,并最终如愿穿上新雨衣的经历。
三、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齐读课题“盼”。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中,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已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下雨格外兴奋。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
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
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向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作者知识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的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作者是在接着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的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课文记叙了一个孩子从收到雨伞到盼着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着穿着雨衣出去玩可是没有实现,再到盼着雨留到明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着雨衣去上学的故事。
课文《盼》的文体是记叙文。本文选自作家铁凝的第一本出版小说《夜路》,是一篇儿童文学类的小说。《盼》是人教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7 03:27
16课《盼》,课文记叙了一个孩子从收到雨伞到盼着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着穿着雨衣出去玩可是没有实现,再到盼着雨留到明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着雨衣去上学的故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7 03:28
谢谢你的关注
16课《盼》,课文记叙了一个孩子从收到雨衣到盼着下雨,到傍晚下雨了想着穿着雨衣出去玩可是没有实现,再到盼着雨留到明天下,最后终于如愿以偿穿着雨衣去上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