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门听政”指的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2 05:43
展开1全部御门听政是历代较有作为的帝王处理政务的一种形式,因是在清晨故又称早朝。明朝规定,文武*每天拂晓到奉天门(太和门)早朝,皇帝亲自接受朝拜、处理政事。清初“御门听政”移至乾清门。如在宫外,则依皇帝的行踪而定。
御门听政在我国汉唐时期就有先例。明代为何要在乾清门搞听政呢?明永乐十八年(1420)禁城建成,次年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当时前朝三大殿叫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但朱棣御新办理政务不到百日,前三殿便遭火灾烧毁。朱棣惟恐“违背天意”而不敢重修,只得将奉天门(今太和门)作为皇帝常朝和听政的重地,后来至英宗正德六年(1441)将三大殿重建后,但有的皇帝仍愿在此听政。御门听政于常规日的凌晨举行。届时午门击鼓,文武大臣列队从午门左右掖门进入,并按品级分列于太和门两侧。当皇帝御门升宝座之时,鸣响鞭,大臣们行一跪三叩后,九卿六部大臣依次 奏事毕,御史纠举礼仪,鸣鞭,皇帝起驾回宫,百官退出。朝仪制度极严,众臣不得喧哗,耳语,吐痰等,否则将以失礼从严处理。1644年清灭明后,清代第一帝顺治,便是在该门听政时发布大赦令的。后由康熙移至乾清门。
参考文献:百度
参考资料:更多请查看乐途旅游问问 http://my.lotour.com/ask/AskTopicInfo.aspx?id=3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