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时期的讲学之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6 08: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0 17:21
司马迁说“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韩非曾说,孔子的弟子七十子都是服事孔子的执役之徒。
子弟或弟子、门徒(门生)制度,实际是一种变相的收养假子制度。而春秋后期出现的这种讲学聚徒风气,后来演变为战国时的贵族养客制度,汉晋时的豪强、贵族子弟门生收养制度,是一种半人身依附性的收养。
“门人”和“弟子”之类的字眼。这是春秋末年的新名词。那时沿守旧制的,有时也称为“徒”,称为“役”。门人服侍先生,与仆役奴隶的情形差不多,不过是志愿性,而非强制性而已。“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先馔。”先生出门的时候,弟子要执“仆御”(当车夫),要任徒卫。但弟子究竟不是徒,不是役,年稍长者先生视之如弟,稍幼者视之如子,因而有“弟子”之名。
清末章炳麟以来有一种流行看法以为,孔子首创“私学”,从而打破“学在官府”的传统,“变畴人世官之学而及平民,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其实,这种私人讲学之风气,并非始创于孔子,而是春秋后期一种新出的*文化现象。私人收徒讲学的风气,究竟起于何时,始于何人?今已难考。但根据现在所能看到的史料,则可以说明,至在春秋中后期,这种现象已经形成风气。
例如,据《左传》等*述:晋国的叔向,由于受到晋平公的特殊敬重,门弟子众多,以致已投入其他人门下作弟子者,后来也改投到叔向之门下。又如郑国执政的大臣子产,早年拜有名师多人。自己身居国相之后,去见老师时,还要和同学按年纪排座次。
又据《吕氏春秋》,郑国的邓析多收学生,助人兴讼。只要交纳一定财物作报酬,就可以到他那里学习。“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襦袴而学讼者,不可胜数。”
孔子时有鲁人王骀,曾经犯罪,被砍掉一只脚,但是信徒众多。“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与夫子中分鲁”。
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号称“鲁之闻人”。少正即小正,是鲁国的职官名,以官为氏,表明少正卯出身也是世官贵族。他也在鲁国讲学,同孔子相竞争,吸引了孔子的很多弟子,以致“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惟颜渊未去”。
后来战国时代兴起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发生,正是这种私人讲学风气的产物。
讲学之风亦并非始于孔子。孔子授徒讲学,并不完全是私人性质,因他是具有宗社师儒的正式名份的。孔子作为鲁宗社之胥相,有正式名分可以传习礼教,聚徒讲学。
许多人以为,孔子是依靠弟子献奉的“束修”而谋生的。这是严重的误解。
清儒已指出,束修者,束须也。古人十五束发从学,曰“束修”。束脩并非是什么腊肉或者干肉。
有证据表明,孔子的学团是一个非但不收费,而且免费收养当时飘流于社会中的“庶子”(多馀人),为弟子提供食宿的社团。那么这个社团的经济来源何在?据《周礼》,宗社司祭是学官,教授贵族子弟书写计算及礼仪制度。而宗社中的社田,其收获正可以养育这些在籍的子弟。
孔子讲学的目的,一是形成社会*,从而实施其*主张。二是培养“君子”,即培养从政者——*家、演说家(言语)、外交家和祭司(胥相)。“学而优则致于仕。”
春秋时代,正是社会的*、经济、文化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百家诸子都兴起于此时。《汉书·艺文志》将先秦诸子划分为十家,认为每一家都是出于某一种“王官”(*分工中的官属专业)。但实际上,除老子一派道家具有源远流长的史官渊源外, 晚周诸子之学如墨、法、兵、名等,基本都出自孔子或其所传授的弟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