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2: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56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为主体;二是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
主要就是在一定时期作为一个规范和指导的框架,一个具体的规划而已。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准备阶段,1953年党*、*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要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应该说,对于在中国这样经济十分落后的大国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采取什么样的经济结构、经济*和经济发展模式才适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等问题,中国*党人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加深认识的。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基础,党*、*历来十分重视。其中,经济基础是最重要的。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在*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充分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现代性工业在全国范围内只占10%左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新中国成立后,必须容许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家经济*和经济计划的轨道内有存在和发展的余地。
经过建国后头三年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不仅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很大提高,成为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和领导力量,而且现代工业的比重也上升到26.7%。
根据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逐步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即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经济建设,改变我国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状况,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个基础上,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总之,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是明确的。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党新闻网-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坐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5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57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这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1:58
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