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21:13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2
我觉得孔子为了大有为。撇开孔子是中国伟大人物的光环,用客观实际的眼光看他。人嘛,都想建功立业,孔子当然也不例外[他曾游说列国,以求见用,只是各国君王不认可他]。为了功业他为什么从文而不从武呢?从当时的环境说:那时是春秋时期,诸侯林立,争霸中原。各诸侯王在激烈的竞争中深感人才的重要性,那时对人才的待遇真的很高。当时要求人才在*,军事上有过人之处[特别是*上,因为诸侯王是世袭的,执政能力比较低,而且国家制度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度,显然谁的*制度上去了谁的军事力量也会跟着上去]。从军也能建功立业,但就孔子的出身背景看,从军之路前途一片迷茫。他家族虽是武者,但地位还是比较低的,没有强有力的后盾,又没有充分的军事才能,很难出人头地,而且从基层开始,生命危险系数是非常高的。从文就不一样了,凭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获得社会影响力,然后渗透到政界,从而得到从军得不到的*地位。春秋战国的许多人即是这样建功立业的。如:苏秦,张仪等等原来都是一介书生。从人性方面来说:一个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重的。兵圣孙武,其家族是齐国知名的高级将领,也算是武者之家吧,正是这种家庭背景的熏陶,使孙武从小就对战争的制胜之道有强烈的追求,通过自己的苦苦追求,终于建立功业。孔子也是武者之家,却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去建立功业?看看孔子与孙武家族的不同。孙武的家族是贵族,且父辈们是能争善战,给孙武带来的是荣誉;孔子家族是地位较低的武者,可能给孔子带来的是对武的反感[孔子开创儒学,以仁为本,反对战争,可见孔子是不希望武斗的]。春秋是战乱的年代,没有纯正的仁义道德,孔子也可能反感,而提倡仁义。既然讲仁义就要晓之以理,伸之以义,屏弃强权,以德以理服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2
我认为是孔子希望*传统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3
因为他那个体形不允许他从事武打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3
胖!!!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4
在我们学完《论语》十则后,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思考题:孔子的父亲是武者,孔子从小受父亲熏陶,并且拥有武者的先天条件,身材高大威猛,但他为什么不选择当武者,而选择以理服人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22:15
这你要问孔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