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22: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12:08
丘成桐中科大数学史演讲视频提问
演讲比较长,从近代数学史开始到当前比较前沿的一些重大成就的介绍。
依老爷子的意思,其目的在于让国人开开眼界,看一看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研究在做什么。实际上门外汉听到后面就不明所以了,尽管只是一些 topic 的介绍。
看这种视频,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瞻仰数学家之风采
二是演讲结束以后的提问环节,颇为精彩。
我没有罗列所有,只是记述了最记得住的几个问题。
问题 1 复数的欧拉形式 怎么来的
丘:怎么证明,将两个抛物系?展开,但是不一定用这个证明,你可以用其他方法证明,但都没有很 intuitive (笔者注:即很直观的)的证明,我的朋友 Manifold (没听太清楚) 企图用一个很通俗的方法来证明,可是他讲了 10分钟我也没听懂,我想没有很好的一个证明;这个公式可以讲,数学变成 formula,变成 symbol 以后一个很重要的胜利,我们不一定要晓得内容,但是还是有用的,我想大部分数学家用这个 formula 的时候,他们从来没研究过用什么 intuitive 的方法来证明,我们就假定它对了,就很成功地用上了,物理学家绝对不在乎它怎么来的 ?
丘之意,在于表达经典知识有时候适当的“不求甚解”, 似乎不是太鼓励学生在这种问题上去投入,但举他朋友的例子,似乎也不反对。对于爱好者而言,随兴而为,对于研究者来说,要抓住主要问题来投入自己的精力
问题 2 学生: 随着数学的发展它肯定是越来越难的,一些学者跟到前沿的时候,耗费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多的,那到未来有些学者穷其一生也无法抵达前沿,数学发展会不会进入一种停滞的状态?
丘: 这个问题很多年轻人都会问起,因为你不想念数学的人就会问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们在很多时刻都在发展很多东西,都很乱,但是,当时你还没了解你要找的东西是什么样子,所有数学到你真正了解到的时候都很简单,但刚才我讲的高斯证明&&*# ( 这里比较模糊,牛顿什么什么的) 的时候,刚开始看的时候很复杂,但每一个做几何的人都可以随手写下来,因为整个观念我们全部了解了,我们慢慢接受了以后都很容易,我想你去研究希腊数学家写的东西你也不见得全部了解,但是你真的要去看不难,因为你了解了它的观念
丘说的是一个人类知识积累的特征,在于观念在头脑中如何被接受和形成。很有道理
问题 3 学生: 替同学问的问题,我们看论文,打基础的时间该怎么分配
丘: 只要你不懂的就要去学 无论用论文还是看书,你刚才问问题替人家问 表示你自己没有信心
想学就好好的学 不用替人家问,自己好好的学
问题 4 学生: 我是做科技史的,看您第一章 PPT 中说中国数学史的研究不太好,之前我也知道杨振宁先生表示对中国科学史届的*表示非常不满,但是我有些不是很理解科学家眼中的科技史和我们眼中的科技史是不是一个意思,您觉得中国的数学史和科学史该怎么去发挥的它的作用,它是用来做什么的?你为什么觉得现在的科学是和数学史发展不太好
当然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的历史为了未来,不是为了从前,我们要晓得我们以后做科学的做数学的向前走,能够从历史里面学到什么东西,就好像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以史为鉴,是这么个意思,我们从从前的经历过的事情学习向前走的方法,我们看清朝写学数学的,他就将九章算术的种种东西拿出来考一考,证一证,结果就是整个清朝 ,文艺复兴这段时间,中国数学两百年没进步,花的时间都在研究九章啊,宋朝的数学什么样样子, 对以后的发展完全没好处, 没有影响,这是中国数学史最大的失败,就算外国,假如对以后的研究完全没有贡献的话,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数学史这里稍微比较有话题感,吴文俊先生编过一部巨著,《中国数学古代史大系》对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高度评价,特别是,两宋的代数研究达到当时世界领先的水平。而丘意,中国的数学史研究过于执着过去,对未来没有启示和明灯作用——过度挖掘过去的辉煌,往往是某种民族心理的需要,我们祖上阔气过。
当然,近现代的数学已经全球化,不太可能出现如古代那样能相对独立各自发展的现象。两宋以后,不止数学,中国的文明整体陷入停滞,数百年间,只有*集权不断向前发展。
吴文俊先生编写古代史,我度其宗旨,可能主要目的在于以正视听,长期以来被主流学界低估的成就能被正确认知,发掘中国的中算特色;丘的意思应更着眼当下,毕竟数学要向前走,如今的数学史当然不能继续在《九章》上打转。
另,丘的其它几个分享回答的问题也很有代表性,我概括为如何克服学习的恐惧、学习的惰性以及树立学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