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3 19: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10:02
在对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张人性恶。
荀子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非“善”,这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形成鲜明的对比。荀子之所以主张人性本恶,是因为他认为,如果人性本是“善”的,那么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何在,也就是说人无需开展教育,就可以自行遵纪守法,规范行为,社会的秩序也就会良好、有序。
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人有好坏之分,社会秩序也需要不断去维护才得以有序。因此,“人性本恶”是荀子人性论的核心思想。化性起伪是荀子人性论中相当重要的内容。根据子的人性论,所谓“性”就是指人对自然生理的*和物质生活的欲求。人为获得这些欲求而采取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的实践活动就是“恶”。
人物简介: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一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两度出任楚兰陵令。
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他的思想在以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