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李弘和李贤谁更适合当皇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6
为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
李弘十分重视治学。龙朔元年(661年),李弘命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得到高宗赏赐绢帛三万段。总章元年(668年),李弘请求追赠儒家先贤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
李弘做太子期间以仁德著称。当时朝廷大量征兵,那些逃亡或者期限内没有报到的士兵会被处死,家人也要充官。李弘亲自巡视士兵的粮食,发现有吃榆皮、蓬实充饥的人,就命令家仆发放米粮以保证供给。
扩展资料:
李弘的相关情况:
1、长寿初年(692年),因李弘无子嗣,武则天命楚王李隆基做其嗣子,承继香火。神龙初年(705年),唐中宗为李弘上庙号为唐义宗,神位祔于太庙祭祀。
2、景云年间(710年),姚元之和宋璟上书唐睿宗,称李弘未登帝位而与先皇同祔太庙不合礼仪,睿宗遂令迁出义宗神位,另行建庙祭祀。
3、开元六年(718年),礼官上书唐玄宗建议停用义宗庙号,玄宗准许,令撤销义宗庙号,复以孝敬谥号祭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7
李贤要更适合当皇帝。可惜遇上了强势的武则天。
李宏不适合当皇帝。李弘身体不好,于675年,因肺痨死于合璧宫。
在武则天四个儿子中,无论是性格还是才干,李贤无疑都是最像母亲的,然而却成为最不得宠的一个。或许正是因为李贤那敏感的*嗅觉和*才干,才使得他首当其冲成为母后权利*的牺牲品,反不如其两个平庸懦弱的弟弟在唯唯诺诺中熬过血雨腥风,顺利继承皇权大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7
我认为是李弘。章怀太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为知名而又身世悲惨的皇太子。论出身,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的儿子,他的同母长兄虽未即位,死后却被追尊为“孝敬皇帝”,两个弟弟是唐中宗和唐睿宗,妹妹是权倾一时的镇国太平公主。可以说,李贤生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里,这也注定了他必将卷入*斗争而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论才华,李贤则绝对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已能统召帝国最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而其亲笔点评的“章怀注”更是被后世赞誉,文史造诣十分深厚。作为太子,就两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李贤曾三次监国(代为行使皇帝权利),并得到唐高宗的褒奖和群臣的拥戴,可见这个年轻的太子堪当大任,是唐帝国合格的*人。然而,当时正值他的母亲武后*得意之时,*二人因此互忌,颇多嫌隙,武后也多次以书信的方式责备太子,宫中则流传着太子不是武后亲生的传言,最终太子未能幸免而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李弘曾经向郭瑜学习《左传》,当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君故事,不禁掩书叹曰:“这种事做臣子的都不忍听闻,而经典之书是圣人拿来训示后人的,为什么要记载这种事?”郭瑜回答他:“孔子作《春秋》是为了要褒贬善恶,用以劝世或告诫,因此记下商臣的恶行,让千年以后的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件事。”李弘说:“不是不能让这种事流传,而是我不忍知道有这样的事,请让我改读别的书吧。”郭瑜向他拜曰:“‘里名胜母,曾子不入;邑号朝歌,墨子回车’。殿下资质敏睿,既然不忍听闻这些不好的凶事,臣听说要安定上位、治理人民,莫过于精通于礼。不懂礼则无以事天地之神、辨君臣之位,所以先王重视此道。孔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那么请殿下就停止读《春秋》,改读《礼记》吧。”李弘接受这个提议。
661年,命令许敬宗、许圉师、上官仪、杨思俭等人收集古今文集,选录出五百篇,编集成《瑶山玉彩》,668年,请求追赠颜回为太子少师、曾参为太子少保,高宗同意。
当时在征辽的士兵,如果有逃亡或期限内没报到的,不但找到后要斩首,家人也要充官。李弘进谏:“如果士兵有因病而逾期不到的,或是中途不幸溺死压死,军法不但不会认为他们是战死的,反而连同队的人与他的家属都要连坐。于法而言那叫逃亡,实际上士兵如果真的死了,连家人也要跟着陪葬,但他们有很多人背后因素是值得同情的。《左传》有言:‘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臣希望可以修订法律,以后家中有士兵逃亡者,不用再受连坐之罪。”高宗也同意了这个请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李弘,因为有个皇帝叫弘历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0:18
李治并不如史书中懦弱*,相反他是高明的政客,做事不留痕迹,他在世的时候,牢牢掌握军政大权,丝毫不让任何人染指,武后在李治晚年生病期间代理了一些政事,但并未掌握大权,李治直至病危都未曾放权,而武后则一直是他的*伴侣。
李弘、李贤二人皆是李治在世时死的,要让皇帝的儿子死,显然只有大权在握的李治办得到,而非武后,如果李治不同意杀他们,武后是绝不能杀的。
萧淑妃和王皇后的死因也很明朗,李治初登基时,长孙无忌狼子野心,不断揽权,李治基本上是傀儡皇帝,并无实权,李治和武后二人同心协力对付长孙无忌集团,此时在后宫中,萧王二人由最初的与武后争宠到为长孙无忌做内应,出卖李治,这让李治颇为气恼,这才是她们真正的死因,而非传说中的被武后打击至死,李治在铲除了长孙无忌集团后,便向萧淑妃和王皇开刀了,李治下了诏书赐死,由武后执行,试问,如果李治不同意杀萧淑妃和王皇后,如果他没有下诏书,武后哪来的权利杀死她们?所以,杀死萧淑妃和王皇后的人是李治,而非武后,试想,从古至今,皇帝鲜有杀害曾经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女人,萧淑妃为李治生育过三各子女,而李治为何要杀萧王二人,原因就是她们参与了朝廷的权利斗争,出卖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