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启示录3:为什么要让孩子接触“阴暗的世界”?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8 19: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2:53
童话对孩子的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童话也好,游戏也好,都是为了让年轻一代预演成年人的生活。我们要教会孩子们懂得善恶之间的分界、善恶之间的张力,学会辨别复杂的人际关系,也要引导他们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和冲动。这是他们在用“飞行模拟器”训练自己飞行。
1.童话里的阴暗面
在《格林童话》里,小孩子们会受到食人巫婆的威胁;狼会吞下两只脚走路的猪;灰姑娘是孤儿,而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姐姐为了让脚塞进小巧的玻璃鞋,居然会砍下脚跟上的肉,她们的眼睛最后会被鸟啄伤;狠毒的继母被绑在一根柱子上烧死;*的皇后*穿着烧红的铁鞋跳舞,最后被折磨致死。这还都是被删节、修订之后的版本,最早的《格林童话》,更黄更暴力。
你可能会说,格林童话是过去的童话,当时的人们还处在蒙昧状态,而且都是当时的大人编出来的故事,我们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了,我们的孩子不会接受这种令人不安的情节。
其实恰恰相反。我今天给你介绍的书是乔纳森·歌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写的《讲故事的动物》。歌德夏讲到,有一本书选录了学龄前儿童自己编的360个故事,这些故事中传达出了各种各样令人恐惧的事情。比如说小男孩用弓箭杀了全家人、一个男孩用大炮把人的眼睛给炸了出来、猎人杀死了三个婴儿,并且把它们吃掉。
戏剧学者布莱恩·萨顿-史密斯说,小孩子编出来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的情节是:被偷、被咬伤、被踩踏、逃跑、跌倒、掉进了深渊、愤怒、报警、奄奄一息。孩子们的故事描绘的是一个充满了混乱与灾难的世界。
你可能还会说,男孩子的故事充满了暴力,但女孩子的故事会温柔得多。是的,男孩和女孩的故事会很不一样。麦克阿瑟基金会“天才奖”得主薇薇安·佩利(Vivian Paley)曾经在幼儿园当过几十年老师,她写了一本书叫《男孩与女孩:娃娃家的超级英雄》(Boys and Girls: Superheroes in the Doll Corner)。佩利发现,男孩子在一起总是打打闹闹,而女孩子则安静地待在角落里玩洋娃娃。她们用各种衣服打扮自己,照顾她们的宝宝,聊各自的男朋友,而且通常会设法骗一两个男孩过来扮演王子或者是爸爸。可是,你要是仔细去听女孩子的故事,那里面一样有很多骇人听闻的细节。比如说,女孩的故事里会有:宝宝差一点喝下有毒的苹果汁,有个坏蛋想要偷走宝宝,宝宝骨头折断了,还差一点被火烧死,等等。
2.“飞行模拟器”理论
为什么小孩子想象出来的世界这么危险呢?那你再想想,我们成年人的故事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麻烦。有一位小说家巴斯特讲道:地狱是故事的常客。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里就已经注意到这种矛盾。我们之所以被故事吸引,是因为故事能够带给我们快乐,但事实上,故事里的大部分情节细想起来都会让人感到不安,比如焦虑、失败、婚变、疾病、死亡,甚至谋杀、*。既然这些情节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为什么我们还会喜欢这些灰暗甚至残忍的故事呢?
歌德夏介绍了一个理论,这个理论是心理学家兼小说家基思·奥特利(Keith Oatley)提出的。他说, 故事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飞行模拟器 。飞行模拟器能够模拟飞行中遇到的各种情景,让飞行员接受训练,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机毁人亡。故事也是一样。故事把我们丢进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我们可以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地去体验各种危险,同时又不会真的付出代价。我们体验了乱世中的感受、被社会遗弃的滋味、不按社会规范行事的刺激,但又不会真的落得家破人亡。故事中的英雄可以代替我们牺牲性命。
借用这个飞行模拟器理论,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孩子的童话里充满了阴暗面。这里面大致有三个原因:
第一,孩子要释放出自己的不满。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独特的现象,在童话故事里,后妈出现的概率很大,而且后妈基本上都是*的。这和现实中的情况并不一样,很多愿意抚养别人孩子的女性,反而是更有爱心和母性的。但是,这个故事里后妈其实是亲妈。妈妈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有两个形象,一个形象是非常温馨感人的,那是抱着他或她、给他或她喂奶、哼唱摇篮曲的那个妈妈,还有一个妈妈是*他或她写作业、不许他或她吃巧克力蛋糕,甚至打*的那个妈妈。你小的时候,有没有在气急败坏的时候幻想过,这不是我的亲妈,否则不可能对我这么不好,我的亲妈是在美国的,马上就要带着糖果来接我走啦。通过释放自己心中的负面情绪,孩子才能找到心理平衡。你有没有看到小男孩玩打打杀杀的游戏,踩死蚂蚁、切断蚯蚓、拿石头砸水里的鱼?这些小男孩是不是长大就会成为残忍的士兵呢?不是的,要想成长为一个真正热爱和平的人,反而需要对和平、杀戮都有些真实的感受。把一切负面、暴力的因素都排斥在外,反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第二是探寻边界。孩子在摸索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好比是在摸索两边的悬崖。如果他们看到了两边的悬崖在哪里,心中更加有数,反而就会更加从容,待在安全地带了。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小精灵,会*我们做一些错事和坏事,但哪些错误是致命的,这不能靠*的说教,要靠孩子自己的探索。这也就是我以前说过的,犯错要趁早,尽可能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一遍,但犯错就要改。
第三是学习掌握更为复杂的道德。道德比我们教给孩子的教条更为复杂。能不能撒谎?那要看情况了。只有像康德这样轴的哲学家才会认为,如果纳粹问你楼上有没有犹太人,你明知道说实话的话这些犹太人就会被逮捕、杀害,但还要按照古板的道德律实话实说。能不能偷窃呢?那要看情况了。普罗米修斯偷火,没有人谴责他,人们反而把他视为英雄。能不能搞破坏?那要看情况了。在很多时候下,不破不立,搞破坏是创新的第一步。善恶之间的分界是模糊的,成熟就是分寸感的把握。我们不可能只教孩子什么是好的、善良的,也要让他们习惯那些看起来更冲动、更粗暴、更阴暗的事物。 一位罗马尼亚哲学家萧沆(Emil Cioran)就曾经说过:“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