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8 20:0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2:04
1、在《二十四孝图》中,作者说:“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通过这两件事来说明愚昧的封建孝道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绅士、将军者们不去实行,人们又何必要认真地去实行呢。
在这里,作者把封建的孝道揭露批判得体无完肤。作者对束缚青少年成长的封建教育制度极度厌恶,控诉这种教育对儿童心灵的摧残。
2、《五猖会》首先介绍了五猖会的盛况,接着描写作者要去看会时的兴奋和喜悦,正在作者兴高采烈地将要启程去看会时,父亲突然出现了,并严肃地让鲁迅“去拿你的书来”。接着写作者如当头浇了一盆冷水,最后父亲命令道:“给我读熟。背不出来,就不准去看会。”
接着写作者背书时的痛苦和无奈,写母亲、阿长等人无法营救及等待他背熟时的焦虑。最后作者终于背将出来,大家脸上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但作者这时已是索然无味,没了兴致。
这实际是对摧残少年儿童的封建教育制度的强烈控诉。全文以反问作结,实际上是作者对父亲这种行为的否定,也就是对束缚儿童成长的封建教育的否定。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对百草园的欢乐和三味书屋的乏味进行了强烈的对比。在百草园中作者的天性得到充分的显露,享受了生活的无限乐趣。作者把百草园看成是自己的乐园,回味无穷。
接下来介绍三味书屋,“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在这里只能是习字和对课,读那些枯燥无味和似懂非懂的文章。如果违犯了规矩,还要领教罚跪和戒尺的滋味。学生不能向老师提问课堂以外的问题。由于课堂的无聊,学生们毫无学习兴趣,所以乘老师读书兴致正浓之时,便开始各自的游戏。
这实际上是对于封建教育的一种自发的抵制和反抗。通过这些描写,说明童年的鲁迅对这种束缚人的封建教育是非常厌烦的。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从儿童时期接受启蒙教育,到南京求学,去日本留学三个阶段的学习生活,使对旧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感性的认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时代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北洋军阀**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朝花夕拾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2:04
朝花夕拾》是鲁迅小时生活的写照,其中当然也寄托着鲁迅幼年时候的美好理想抱负,但是其中也有个别的文章是鲁迅长大后回乡的所见所感所忆,在这其中其中就可以看到鲁迅的思想的变化。有幼时的想法天真到成年后对地位的看法,其中的无奈都可以看出。这样就让鲁迅很清晰的认识到当时的那个地位高低贵贱的世俗观;而《父亲的病》也是顺理成章的,由病痛求医很简单让鲁迅想到了当医生来救治病人的想法,此时的鲁迅的想法只是很单纯的认为落后的社会需要先进的医生来为病人治病;当在求医的过程中的一些经历之后,如同《藤野先生》一文所讲,自己的想法在这里受到了冲击,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里,单纯的学医救人已经无法把麻木的中国人所唤醒,所以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自己的笔杆子作*和旧社会的世俗观作战。这就是鲁迅在经历不同的时间之后,思想逐渐改变的大概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