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城镇建设工作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6:0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3:4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乡的*差距逐渐加大。“十二五”新阶段,国家提出自上而下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开展“五个统筹”工作。为城乡关系调节,区域格局优化以及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发展战略平台。传统的小城镇规划对于促进整体区域发展以及调动空间因素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乡规划;区域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注重于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并打破传统的户籍等因素*,致使城乡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致使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差距进一步加大,甚至有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土地荒废”的不良现象。大量的留守儿童以及老人维系着农村的生产生活。尽管,这些人口流动对城市的繁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提出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结构等理念,并大力推进小城市建设工作进程。
一 当前国内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的规划定位不够准确
小城镇建设工作中,首先就要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有些小城市的规划定位上,规划者根本就没有给予其准确的定位,城镇的特色也不够鲜明,其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划方案,从而导致规划过于理论化,实际的操作性偏低;甚至有些小城镇的建设者并没有特意去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而是效仿其他城镇,这种更加的偏离了当地的实际发展需求。
(2)城镇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由于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城镇在供水、排水以及园林和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诸多功能的缺失,导致小城镇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很难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更加促使人们对大城市的向往。
(3)金融融资渠道欠缺
很多小城镇,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并且,还不具有各种资源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于投资商来讲,其并不是一个良好的投资对象。而这种缺乏产业支撑,又五经济增长点的落后格局,更加成为融资困难的又一内因。
二 加快改革步伐,促进小城镇发展
(1)突出小城镇当地特色,进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对于小城镇建设工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来讲,小城镇一般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那么在规划的过程中,就要注重长远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结合当地的生产特色,充分考虑当地的本土优势。将城镇划分为多功能区域进行统一管理
,例如:划分成公共服务核心区、商业区、工业园区以及农业生产区。另外,还可以大力开展特色旅游业务,吸引全国各地的人到此参观、旅游。既可以增加多项服务收入,还可以增加外来经济投资几率。
(2)完善功能设施建设
尽管城乡之间的*差距有所加大,但是,整体来讲,小城镇的居民生活水平还是有明显提高。因此,其对各种物质以及文化需求也有了更好的要求。因此,小城镇建设,要对其生活需求方面多下功夫。要注重对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农民经济适用房、公共卫生、娱乐以及道路交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要进一步加快,进而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城镇生活环境。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利用大城市的建设经验,将小城镇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上去。使得城镇居民在当地就能感受到大城市的气息。进而更加努力的投身到家乡的建设中去。
(3)积极引导,加快市场运作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更加偏向于网络来收集各种所需信息。小城镇建设工作更是要大力的借助与无处无在的网络。利用网络收集各种有助于小城镇建设的融资信息,并在市场机制的积极引导下,吸引外来投资,盘活当地资源,进而在多元投资的模式中,充分的借助外力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步伐。
(4)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
发展小城镇的实质是发展小城镇经济,促进人口向小城镇集中。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快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管理
。积极调整就业*,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竞争公平、运作有序、*有力、服务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用市场机制调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进程,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凡是在小城镇内有固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固定的住所的农民,可迁入小城镇,列入小城镇的户籍管理
。在发展城镇人口上,应根据乡镇实际情况出台一系列*,对于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给予适当的照顾,为发展城镇人口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逐步放宽外来人员进镇条件。为使进入小城镇的农民专心致力于所从事的产业,积极参加小城镇建设,乡镇可以为其提供加工场地,实行优惠*,减免部分规费,子女入学、就业、购房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利。新进镇农民有了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生活,才能放心的离开土地,丢掉农村宅基地真正成为小城镇人口,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在小城镇内投资兴办相当规模产业并能安置部分人员就业的农民,*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 总结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缓解城乡矛盾,推动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一项重大战略。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城乡交流,逐步打破城
乡二元化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空间的逐步融合、扩大内需,拉动城市经济的增长。 对于当前的城市建设和生态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吴松伟,张集彩.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 2012(04)[3]杨爱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2012(06).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03:47
小城镇建设方面很广,主要包括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又是相辅相成,有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1、主抓经济建设,只要*能够给地方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2、主抓基础建设,只有把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更好的创造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的生活品质和追求。
1、经济建设主要包括:
税收:民企、私企、外企、合资企、国企。
创收:找出当地有特色的企业进行扶持、有发展的项目进行投资、引进更多的合作型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发展当地的经济。
2、基础建设主要包括:
A、医疗基础建设:了解医疗环境,是不是可以满足小城镇的看病需求,解决看病难。
B、教育基础建设:了解教育环境,看看能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教育和受教育的需求, 幼升小,小升初高等方面。
C、出行基础建设:了解出行难的难点,是道路建设不完备,还是车辆太多的问题,还是交通执法混乱等等,是否还有公共停车和小区停车问题。
D、环境基础建设:了解城市垃圾、社区垃圾的排放、排污、清理,垃圾再循环等方面的共组进展如何,是否能给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居住条件和良好的空气状况。包括城市绿化、公园和道路绿化在内。
E、娱乐基础建设:休闲公园、居民健身设施等的布局是否足够,是否到位,能不能满足基本的娱乐环境需要。
F、基础能源保障建设:如水力、电力、燃气、暖气、煤炭,能不能满足居民的基础生活需要,从采购源头、销售环节、使用和安全环节等考虑。
G、行政基础建设:如*、检察机关、*、教育局、卫生局、财政局、银行等等基础行政工作,这些部门是否在各司其职,是否在良好的、有序的解决*发展想要去解决的问题,是否为国计民生在出谋划策,这些需要执法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总之,想管理好小城镇,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不断的付出和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