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5: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0:30
(一)历史渊源
东明县位居中原、濒临黄河、历史悠久、开发较早,仅县境东部。就有原始社会遗址十多处,如窦堌堆文化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刀、石斧、荆台集文化遗址出土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这些历史文物充分说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繁衍生息。这些古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了3-5米,上层1米左右为战国、秦汉文化层,中间一米为商周文化层,下层属龙山文化层。均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过对远古十多处遗址的发掘得知,在夏商周时期,境内已有多处地方建立了村庄、城邑。如葵邱、武文、煮枣、吕都等,由于农业发达,城邑并起,这里也就成了各诸候国争先占有的地方。据《春秋左传集解,僖公上》,九年夏公会周公、齐候、宋子、卫候、郑伯、曹伯于葵邱;《读史方舆记要》,“东明县东南五霸岗、春秋时齐晋会盟处也亦日霸王岗”。史称“五霸会诸候”,为纪念葵邱聚会之事,便改此地为五霸岗,1978年五霸岗村出土的明代“会盟记事碑”的碑文刻记有“春秋五霸会盟处也”。
(二)文物古迹
东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但因处黄河冲积平原,多被埋藏地下,损毁者很多。现经多年发掘,有窦固堆古文化遗址、沙固堆古文化遗址、荆台古文化遗址、朱岗寺古文化遗址、庄寨古文化遗址等十多处。均属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及秦汉文化层。还出土了大量石刀、石斧、陶片、陶罐等文物,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有文庙大城殿,始建于1468年、1888年重修、砖木结构。系四角四榨,硬山武、一斗二升五斗拱建筑,进深11米,宽21米,高8.8米,着黄绿色琉璃瓦。殿脊有鲫鱼、海马、滚龙鸡构件,*中被拆。1986年维修时装上大吻、鲁头、麒麟宣顶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山行宫,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泰山圣母殿。原有大殿、后殿及配殿20余间。古墓有孙敦化墓、单雄信葬、陈兵备墓、马军营古墓群等均为县级保护单位。
1、庄寨古文化遗址
在县城北12公里的庄寨村北,紧靠黄河大堤,1600余平方米。遗址北端有庄子墓,南端有庄子观。观中佛金对联:“生于蒙城地,逍遥漆园村”横批“漆园旧泽”。庄子(周)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创始人。大半生在漆园(我县裕州屯村)为吏,著书立说。著有《庄子》三十三篇,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庄子后代一直定居在此。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大名正堂曾为庄寨立“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徭碑”至今尚存。
2、齐王阁
据《程氏家诸》记载:公元前475年,齐国国王到民间巡视,路过此地,该地有一阁,齐王曾在阁内避过署,故人称此阁为“齐王阁”。后此地村名为齐王集。
3、满城
据县志记载:“满城数村系旧济阳县旧址,汉光武生济阳宫即此”。据传:西汉建于元年(公元前六年),光武帝刘秀生于此(今城关镇满城村),光照一室,满城红光,故名满城。
4、东明县
“七十二牌坊” 明朝立48座,其中有记载古迹的南华遗址坊、户牖旧村坊,二贤故里坊;有颂杨官史功德的汉承相陈平故里碑,忠义坊、大司空坊、太子少保坊、三世宫宝坊、天官大夫坊;有登科及第的进士坊,冲霄坊;有褒奖贞女节妇的乾坤正气坊、贞节坊、节孝坊、节高今古坊、正气维风坊等。至1933年尚存40余座。此后十余年自然损坏一些,1948年黄河抢险时,拆掉一部分。建国后,县城建设又拆除一批,到1965年仅存文庙内的一座棂星坊,只可惜*中拆除。
5、东明古城
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避河(黄河)患,东明县城从旧城(东昏镇)迁至冤句县故地(今东明集镇)设县。历150余年。迁来后,重修城寨,立四门。东门曰“朝阳”,西门谓“迎爽”,南门叫“户牖”,北门称“东昏”。明洪治三年(1490年)又以东明故地设县,县城设在大单集(今县城),至今已500余年。建城墙七里四十步,高二丈五尺,城门四座。东门匾日“东作”,南门匾写“南讹”,西门匾写“西成”,北门匾书“迎恩”。池深(护城河)一丈五尺,宽六丈余。后经历代修葺,或城墙加高,或城门加多,或炮楼,女墙,池濠者,者在牢固城池。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东明城曾四次解放,城垣渐破,现仅存原址痕迹和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