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9 10: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0:23
徐家汇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
晚明文渊阁大学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在此建农庄别业,从事农业实验并著书立说,逝世后即安葬于此,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
因地处肇嘉浜与法华泾两水会合处,故得名“徐家汇”。
道光27年(1847年)
法国天主教耶稣会江南教区择地徐家汇这个世代笃信天主教的徐光启后裔居住地建造耶稣会会院。
此后,一批以文传道的耶稣会会士相率入境,兴建教堂,创办学校,传播西方宗教文化,徐家汇地区因之成为西方文化输入的窗口。
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一些教士为研究中国文化,汇集了大量书籍,但当时教士大多聚集北京,藏书楼也建于北京。
1842年传教士重来中国,其文化重心移至上海徐家汇地区。
1847年教士开始从青浦横塘移驻徐家汇,藏书楼也随之创建。
当时藏书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西洋书籍,大多是希腊文、法文、英文、德文版图书,约有8万余册,其中有许多是古本书。
下层为中文书,约12万册,志书2100余种,还有全国各地有名的碑帖,都分门别
类,并编有卡片目录。
圣依纳爵公学今徐汇中学,创建于前清道光30年(1850年),
它是上海第一所教会办的中学,因求学者日益增多,于光绪4年 (1878年)增建了一座三层西式教学楼,学校分设中西文课程,西文课有希腊文、英文、法文及各种学科,学生毕业后或送震旦,或进外洋大学专科。
天文台始建于明末时
耶稣会传教士在南京北极阁建有观象台,清同治12年(1872年)由法国传教士商镐发起,在上海肇嘉浜岸边创建一座平房式的天文台,这是中国沿海的第一座天文台。
光绪27年(1901年)迁移至徐光启墓东边扩建改造后的新台址,分别为天文学、气象学、地震学、磁气学四部。
后天文学部迁至佘山,磁气学部迁往昆山。
徐家汇天文台专测天候气象,电告长江一带航行的军舰和轮船公司。
该台每日上午9时及下午2时,专将气候图表及报风旗悬挂在外洋泾桥报风塔上。
在气象台东南隅一座方厅内
还设有地震仪,能记录世界各地的地震情况,海外共有四百多所气象地震机构与徐家汇天文台保持联系。
博物院同治7年(1868年)
由精通物理学和动植物学的法国传教士韩伯禄发起,创立了上海第一所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
院中搜罗珍禽异兽水族昆虫等,制成栩栩如生的标本,尤其以麋鹿为最丰,法国翰林院将韩伯禄所著《说鹿》一书定为科学善本并颁奖。
院内还设藏书楼,专收中西动植物科学善本。
因场所偏狭,难以扩建,后博物院迁移至震旦大学内。
土山湾前清道光时
徐家汇南面的肇嘉浜沿岸一带,因疏浚河道,堆泥成阜,积在湾处,故得名“土山湾”。
1864年,土山被削为平地,在此遗址上创设孤儿院(前身为1855年法国传教士薛孔昭创办的横塘育婴堂),专收六至十岁的教外孤儿,抚养
之余,教他们学工艺美术,并创办五金、土山湾工艺厂,先后开
设木工、制
鞋、编织、绘画、照相、印刷等工场,中国近代不少新工艺、新技术皆发源于此,如西洋油画、镶嵌画、彩绘玻璃生产工艺、珂珞版活体铅字印刷工艺、石印工艺、铜锌玻璃版照相工艺等,尤其是画馆,被誉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
土山湾工艺厂掀开了中国文化史上重要一页。
在徐家汇商业区有便捷的交通,周围的百货商店处处皆是,在汇金百货边上有徐家汇公园,及新建的百思买电器电子商品店。
而在徐家汇公园内,有一条汇金湖,占地面积之大,并且还有一块篮球场地是休闲的好地方,人们在购物,饮食,玩耍之后的好去处。
未来徐家汇交通将更加的便捷,地铁9号线、10号线、11号线将陆续开通,其西部地块也将树立起更多的新地标,超豪华的星级酒店和高档办公楼宇以及全新的超级购物中心将为徐家汇这个上海之星添光增彩。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