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仲:对仗是对联的最本质特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3:2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15
<对仗是对联的最本质特征>
王国仲
一
对联的定义,因角度不同而呈多样化,但均与“对偶”或“对仗”相关联。《现代汉语词典》“对联”条:“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该释义不妥,将对联做“对偶语句”看待,不认同对联的文体性质且定语显得啰嗦而且笨拙,定语不可能列举全面。该词典相关词条:“对子”条:对偶的句子,对联;“对仗”条:(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对偶”条: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对仗讲到字音平仄和字义虚实较准确,“对偶的语句”和对联释义相同。
再来看几则对偶和对仗的定义性文字。“对仗,本属一种艺术上的修辞手法,从魏晋以后已在诗文中大量运用。但在近体诗中,它则被吸收为构成格律的要素之一。”(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仗’是唐代百官奏事的一种方式,即所谓‘对仗奏事’,这里的‘仗’指皇帝出行时宫殿前两两相对排列的仪仗队以及仪仗队所持的仪仗,后来就把诗词中两两相对排列的句式称为对仗。从修辞角度说,它体现了对偶修辞格,即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去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义,借以加强表达效果。”(徐超《对联艺术》)。“对偶,又称对仗、俪辞。把两个字数相等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互关联的语言单位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蔡富有郭龙生主编《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对仗是“诗中用同类词句成对排列。又称‘对偶’。”(王洪田军主编《唐诗百科大辞典》)。这几段文字,是据手头资料查得的,角度不同,表述有异,繁简不一,归纳起来说出几层意思:对仗是近体诗格律要素之一;体现出对偶修辞格;和对偶等称。
多年阅读,感觉对偶、对仗用的有些乱。例如,有的在《文心雕龙·丽辞》解释中,对偶、对仗混用。对仗和对偶毕竟有同有异,并不是等同概念,把二者完全等一是不对的。我注意到,我所查到的书中,没有把“对仗”列入修辞格的,“对偶”则均列入修辞格,大多认为对仗是律诗的格律要素。王力倾向于二者同一,他在《汉语诗律学》中说“对仗是律诗的必要条件”,在《诗词格律》里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又是什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他还特意提到对联:“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字不能重复)。他在该书讲到对仗上的问题时讲到:“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周振甫《诗词例话》在修辞部分列“对偶”例条,未列“对仗”条,他认为律诗中的对偶要讲平仄,一般的对偶要求没有这样严格,“不过发展到后来的对联,也要讲究平仄和避免重复的字了”。他把律诗的对偶看做特殊对偶,以有别于一般对偶。邱崇丙《汉语文化论集》列举俗语修辞4类28组88种辞格,没有对仗格,对偶在此组词类,解释为“两句字数相等,句法相似,意思相对,讲究对仗声韵,对应部位词性相同而避免同字,内容相辅相成,形式整齐对称,音韵和谐,给人以美感。”提到“对仗声韵”。对仗对偶概念混淆的结果,把对偶和对仗相互注释,不区分内涵和外延地混同混用。还有一种混淆,就是不区别对偶、对仗的不同成熟期和发展期,一概硬性套用。例如,对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关于丽辞四种形式,“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拿来解释后来的对仗形式,视“反对为优,正对为劣”为常规。实际上,南朝梁代刘勰丽辞讲的是骈体文,这种文体崇尚对偶,写作多由对偶句组成,又叫排偶或骈偶,对仗是唐代成熟起来的。对仗和对偶的不同点,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对偶的功能主要在修辞,应用范围较广,诗文皆可,对仗的功用主要在谋篇构章形式兼及句、段、篇的修辞,重点用于诗词曲赋联;对偶不严格讲究平仄和避讳同字相对,对仗要求平仄交替对立,一般不得同字相对(个别情况如“之”一类虚词可以);在成句上,对偶句不一定字数相同,对仗句,尤其是律诗、对联须字数一样;句子结构上,对偶句相对宽松,对仗句一般较为严格。同样使用对仗,联与诗词曲赋也有相异之处。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它的对仗是全面、彻底、严格、整齐、灵活、多变的,所以冠之“对仗文体”、“对仗文学”之名。别致的两行平行体结构使得对联的全对仗明显区别于诗词曲赋的部分对仗。律诗是半骈半散,词曲一般是散多骈少。律诗在固定的位置上使用对仗,对仗联是律诗的组成部分,承担承、转的任务,它的独立文学性相对较低。词、曲中的对仗,是以句子形态存在的,也是篇中之句,在句子字数上可以有出入,还有领字、垫字、衬字之说,平仄有严处也有宽处,相对较宽泛,比如句脚平仄没有对联那么严密。曲有“逢双必对”的说法,对法在曲中用的特别频繁,对式很多,有的样式是对联所没有的。
......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8:15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又称楹联和对偶,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也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区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对仗要比所谓的诗对联工整。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对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下联以异物对之,或和其意,或驳其意。意义及深之对句,散文对联亦不可说不行。特点: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三,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本要求。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