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5 08: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1 03:46
记忆痕迹来源于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记忆衰退说。
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将“记忆痕迹”用于解释“记住”(remembering)这个概念。根据他们的传统解释,“记忆痕迹”就是心理表征。它已成为认知科学特别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记忆是储存在大脑中的,但储存的形式究竟是“记忆痕迹理论”还是“突触可塑性理论”,在20世纪饱受争议。直到近期记忆痕迹细胞和记忆环路的发现,这两个理论才得以整合。近年来认为,学习和记忆是突触发生形态和功能改变的结果,这些改变发生在大脑储存记忆的部位。
拓展知识:
记忆痕迹是指用来解释记忆印象之保持的假设机制。是对经验保持的最古老解释。其依据是常识。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认为,若经验在心理的白板上“书写”,则该经验的痕迹必定存在于心的某处。从脑神经生理学方面研究,只是近30多年的事。
当代理论认为,神经元可以有新的联结或新的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经验的结果而形成,并假定新的网络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下去。生理心理学家提出了巩固论、突触增长说、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变化说以及反响回路说等进行解释。这些解释分别得到部分实验结果的支持。
该研究分析了Baddeley工作记忆模型中关于复述作用的不足,认为复述不仅仅激活了记忆痕迹,更加深了记忆痕迹,复述的策略是尽可能地复述当前呈现的项目。提出的基于复述及消退理论的数学模型,不仅明晰了复述及消退的作用,也逐步揭示了记忆容量有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