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4 16:4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6:52
杂交水稻杂交谷子历史性巧合
杂交水稻
1964年启动袁隆平开始杂交水稻研究,找到一株奇异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后结出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1970年第一次突破
1970年11月23日 袁隆平思想指导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南红农场找到“野败”,为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第一次成果 10月,袁隆平发表《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75年在全国推广。
1987年第二次突破 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思想指导下,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找到一株奇异的光敏核不育水稻。
1988年第二次成果(1) 袁隆平历经两年三代异地自交繁殖, 育成光敏核不育系,并通过省级鉴定,定名为“安农S—1光敏不育系”。荣获省1988年10大科技成果奖。
1995年第二次成果(2) 袁隆平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
1997年第三次突破 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
2000年第三次成果(1) 袁隆平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
2004年第三次成果(2) 袁隆平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二期目标,亩产850公斤。
杂交谷子
1969年启动 崔文生担任谷子杂种优势利用课题主持人,开始杂交谷子研究。
1970年第一次突破 崔文生对周边六十多个村跋涉调查在赤城刁鄂公社从红苗蒜皮白的品种中得到了三十二个“朝天穗”。经鉴定为雄性不育穗。
1973年第一次成果 崔文生培育出国内外第一个谷子高度雄性两系不育系 “蒜系28”及其两系杂交种“蒜系28×张农10号”。78年获省奖。(1983年10月24日记者李德存、杨玉如《张家口日报》第三版《一个探索者的脚印》)
1987年第二次突破 崔文生等从自己1980年选育的杂交组合F5代群中首次发现一不育穗。这也就是“谷子光(温)敏型法”的开始。(1994年《中国农业通报》第5期赵治海、崔文生写的《不同地区来源谷子杂交后代中的光敏雄性不育》 1989年10月1日《河北日报》记者何少明报道)
1989年第二次成果(1) 崔文生主持的谷子光敏感型雄性不育源“292”1988年9月27日国庆前,在石家庄谷子研究所通过专家鉴定。排名为主持人:崔文生、执行人:孔玉珍、赵治海、杜贵。谷子光敏雄性不育源“292”列为河北省十大成果之一。(1989年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记者蔺玉堂《崔文生等选育出谷子光敏型雄性不育材料》)
1995年第二次成果(2) 崔文生主持的在国内外首先育成的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1月19日通过省级鉴定,主持人崔文生、副主持人赵治海、执行人杜贵、孔玉珍。(1995年2月14日《张家口日报》(580期)头版头条发表冀观、姜云的文章《坝下农科所科研成果丰硕――育出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创国际领先水平》)
1997-2001年第三次突破 二代主持人赵治海接力主持、崔文生始终指导完成谷子光敏理论研究。1992年开始申报,1997年”谷子光(温)敏核不育育性转换机理研究”经省级鉴定。2001年“创造谷子光(温)敏不育技术与规律”课题通过鉴定。
2000年第三次成果(1)经两代人近40年的接力研究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一号”,通过省级鉴定;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
2007年第三次成果(2) 经两代人近40年的接力研究培育出的“张杂谷5号”亩产最高810公斤。2010年达到843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