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5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03
黄甲鱼也叫黄骨鱼,学名黄颡。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
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体长123-143mm,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
黄颡体长,腹面平,体后半部稍侧扁,头大且扁平。吻圆钝,口 裂大,下位,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该鱼属温水性鱼类。生存温度0~38℃。最佳生长温度25~28℃。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 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
黄颡鱼生长速度较慢,常见个体重200~300g。在自然大水域1龄鱼可长到体长56mm,体重5.7g。2龄鱼可长到体长98.3mm,体重20.6g。3龄鱼可长到135.5mm,体重36.1g。4龄鱼可长到160.1mm,体重58.2g。5龄鱼可长到177.7mm,体重81.3g。黄颡鱼雄鱼一般较雌鱼大。1~2龄鱼生长较快,以后生长缓慢,5龄鱼仅为250mm。个别种类,生长十分缓慢,且攻击其它家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03
黄甲鱼也叫黄骨鱼,学名黄颡。又名黄腊丁、嘎牙子、黄鳍鱼、黄刺骨,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
黄颡多在静水或江河缓流中活动,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湖水底层,夜间则游到水上层觅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之在不良环境条件下也能生活。幼鱼多在江湖的沿岸觅食。
食用禁忌:
一、结核病患者服药时要忌吃鱼。
二、出血性患者不宜多吃鱼。
三、痛风患者吃鱼不宜。
四、肝硬化病人应禁食鱼。
扩展资料:
黄颡鱼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在生殖时期,雄鱼有筑巢习性。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昼伏夜出。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04
黄甲鱼也叫黄骨鱼,学名黄颡。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广布于中国东部各太平洋水系。
黄颡鱼,为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长约20cm,腹面平直,体后半部侧扁,尾柄较细长。头大且扁平,吻短,圆钝,上、下颌略等长,口大,下位,两颜及腭骨上有绒毛状齿带。眼小,侧位。
须4对,鼻须末端可伸至眼后,上颌须1对,最长,颐须2对,较上颌须短。体裸露无鳞,侧线完全。杂食,主食底栖小动物、小虾、水生小昆虫和一些无脊椎动物等。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
黄颡鱼食性是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觅食活动一般在夜间进行,食物包括小鱼、虾、各种陆生和水生昆虫(特别是摇蚊幼虫)、小型软体动物和其它水生无脊椎动物。有时也捕食小型鱼类。其食性随环境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在春夏季节常吞食其它鱼的鱼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04
黄甲鱼不是甲鱼,是一种鱼叫黄刺鱼,也有叫角角鱼 黄叉子 黄刺 黄蜡丁等,可以吃、注意鱼刺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8:05
甲鱼又称鳖或团鱼,是一种卵生两栖爬行动物,属于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无弓亚纲、龟目、鳖科、鳖属。其头象龟,但背甲没有乌龟般的条纹,边缘呈柔软状裙边,颜色墨绿。甲鱼常在水底的泥沙中生活,喜食鱼、虾等小动物,瓜皮果屑、青草以及谷物等也吞食。江西各地的江河湖泊中都有甲鱼的踪迹。其中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为最多,品质亦最佳。十年前,南昌市郊区大吉岭水库建起了人工繁殖甲鱼基地,现有甲鱼数已逾万只,成了一项颇有前途的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