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4: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06:15
燕麦在中国属于小宗作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燕麦生产处于自发状态,无专门科研和管理机构,种植的燕麦品种都是农民自选自留自用。这些农家品种虽然具有独自的特点,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如茎秆偏高(110cm左右),细软易倒伏;籽粒较小,千粒重仅18~20g;产量低,当时的燕麦产量每公顷不足750kg。
50年代,随着省、地级科研机构相继成立,开始了燕麦品种的征集、引种、整理和保存。同时进行了地方良种评选和系统选育新品种工作。生产上推广的是比较好的农家品种三分三,等等。
60年代,在系统选育新品种和引进国外品种的基础上,华北地区开展了品种的区域联合试验,评选出华北1号和华北2号两个优良品种。华北1号是山西省怀仁县峁家皂公社李家场大队农家品种;华北2号是由苏联引进的品种ВИР1998。这两个品种很快在裸燕麦主产区推广,一般比三分三增产10%~30%。这个年代,全国燕麦平均每公顷产量为914.8kg。从60年代中期开始了裸燕麦品种间杂交育种,当时主要是利用华北2号与比较好的农家品种杂交。
70年代,在系统育种、裸燕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又开展了皮、裸燕麦间的杂交育种和物理诱变育种,从而评选和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一般比华北2号、华北1号增产10%~20%。如评选出的永492(小46-5,法国品种Nuprime),系统选育的坝选3号(原品种匈牙利的1-6-800)、晋燕2号(同系3号,原品种为山西宁武裸燕麦),裸燕麦品种间杂交选育的蒙燕7413、晋燕1号(雁红1号)、晋燕3号(雁红6号)、晋燕4号(雁红11号)、雁红10号。在此期间辐射育种和皮、裸间杂交育种已见成效,选出一批高代品系,有的已进入品种比较试验。这一时期推广的新品种,茎秆比较粗壮,株高平均101.5cm,抗倒伏能力增强,千粒重平均21.8g。产量普遍提高,全国平均每公顷产量1193kg。
80~90年代,在生产上又推广了一批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主要是通过裸燕麦品种间杂交和皮、裸燕麦间杂交选育成的。如冀张莜1号(578)、冀张莜2号(品1号)、冀张莜3号(品6号)、冀张莜4号(品5号)、冀张莜5号(品14)、冀张莜6号(品16)、品2号、坝莜1号、坝莜2号、蒙燕7312、内莜1号(鉴19)、内莜2号(1815)等。据统计,上述12个品种的株高平均为96.8cm,千粒重平均23.4g。显然,新推广的品种比70年代的植株降低了近5cm,而千粒重提高了1.6g。另外,由于生产条件的改善,保证了这些品种产量潜能的发挥,全国燕麦的产量显著提高,80年代平均每公顷1314.7kg,90年上升为1808.5kg。
从上述情况不难看出,我国燕麦品种的演变途径,由本国农家品种演变为本国农家品种与国外品种的杂交品种,以及皮燕麦与裸燕麦的杂交品种。这些杂交育成品种的茎秆由细软变得粗壮,而株高逐渐变矮,如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的品种株高为110cm左右,70年代为101.5cm,80~90年代降至96.8cm。因此,茎秆的抗倒伏能力显著增强。籽粒由小变大,千粒重逐渐提高,30年间由18~20g增至23.4g,提高了3.4~5.4g。由于茎秆粗壮,植株变矮,增强了抗倒能力,同时籽粒变大,丰产潜力增加,加之农业条件的改善,我国燕麦的单产大幅度提高,90年代每公顷的产量是60年代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