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7 12: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14:45
小说:用白话文创作突出思想启蒙的作用先锋小说.这些小说有强烈的现实关照性,凸显新文学*提倡的人道主义精神.例如:问题小说.代表作品:冰心《斯人独憔悴》、《超人》;庐隐《海滨故人》《灵魂可以卖么》等.王统照《山雨》叶绍钧: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许地山:《命命鸟》《商人妇》《醍醐天女》《缀网劳蛛》;中篇《玉官》(1939) 1949发表的《春桃》和1940发表的《铁鱼的鳃》标志着许地山创作的转向. 2、乡土小说:乡土小说家:许杰、王鲁彦、王任叔、许钦文、徐玉诺、台静农、彭佳煌、黎锦明、废名、蹇先艾等. 许杰是那时“成绩最多的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家”,最长的《惨雾》是那时候一篇杰出的作品.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 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在小说创造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代表作: 1、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 2、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高峰,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对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成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许多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祝福》《离婚》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狂人日记》《长明灯》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肥皂》《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在鲁迅小说中,还“常常回响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成为“复调小说”. (2)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多方面创造: 在艺术风格上,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如《伤逝》《孤独者》等)和杰出的讽刺小说(如《高老头》《肥皂》等),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如《故乡》《风波》等). 在格式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他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狂人日记》采用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段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离婚》则主要写了船上和尉来老家的这两个场面. 在表现手法上: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人物的性格的需要设置和提炼情节,使之有严谨、凝练、蕴藉深厚的特点. 在塑造人物方面,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办法,还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 鲁迅的小说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有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鲁迅的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深远的影响着中国现代小说以至整个新文学的发展. 3、《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开端. 4、《阿Q正传》,最早被介绍到世界上的中国现代小说. 对阿Q形象的基本特征问题,学术界曾长期有争论,目前学术界趋向于认为阿Q是一个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1)阿Q首先是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 (2)阿Q的不觉悟,更突出的表现在他对*的态度和认识上; (3)阿Q最突出的特点他的精神胜利法. 《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画出了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 5、《故事新编》,历史小说写法上有“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和“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这两大类型.写作上的鲜明特点: 1)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 2)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3)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1、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2、初期白话新诗勇于尝试: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1912年2月),具有象征意味;刘半农《瓦釜集》用江阴方言创作的民歌体新诗;刘大白《旧梦》中的《卖不谣》《田主来》具有古乐府民歌的特点. 3、当时新诗创作的主要流派: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以《诗》《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为阵地,聚集了风格相近的诗人群,致力于新诗探索. 代表作:1922年6月,朱自清、俞平伯、周作人、刘延陵、徐玉诺、郭绍虞、叶绍钧、郑振铎等8位诗人出版诗合集《雪朝》. 艺术主张:承袭初期白话诗人关注现实、表同情于下层平民的写实主义精神,反对贵族文学,提出“血和泪的文学”的口号,直面普通民众的不幸人生.在诗中或鞭挞现实,或同情底层社会不幸,或展示自我复杂矛盾的情感世界,探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真正做到了“为人生”. (2)浪漫派:20年代初,创造社诗人郭沫若、田汉、成仿吾、郑伯奇等人接受西方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 20年代新诗 1、1917年《新青年》刊出胡适《白话诗八首》,是最初公开发表的新诗尝试之作. 2、初期白话新诗勇于尝试:周作人受法国象征派诗人波特莱尔散文诗的影响,写出了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的《小河》。
文学欣赏的基本途径 感受、体验与分析、阐释。
文学作品的双重结构:情感、心灵层面与事实、思想层面。情感、心灵层面的接受途径是感受、体验,事实、思想层面的接受途径是。
感受、体验是文学欣赏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和方式。文学作品中那些活的灵动的生命信息,如音韵节奏中的意味,字词的暗含意味,语气语调,情调,格调,风格,神韵等等,必须亲身感受体验才能把握。
感受、体验是指以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作品,拥抱作品,心灵与心灵相对话,感情与感情相交流。在这里,欣赏者心理中没有概念的干扰,没有逻辑的介入,一切都是感性的、直觉的。
在这一过程中,欣赏者面对作品那活泼流动的生命信息,心有所感,情有所动,意有所悟,全身心处于愉快陶醉之中(马斯洛心理学称之为“高峰体验”)。这是精神的盛宴,是心灵的狂欢,这是最大的艺术享受。
必须通过感受体验才能把握的艺术因素,也不应排斥和拒绝“过程”之外的分析、阐释。分析、阐释可以使感受体验更明确更稳定更深刻。
文学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对于要表达的东西往往不直说,而是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深地寓于形象背后,如果仅凭感受往往很难把握它。这就需要借助于一些理性分析,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炼和阐释。
而且,愈是优秀的作品愈需要分析,愈有分析探索的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二、作品的构成因素 关于文学作品的构成,古今中外的说法各不相同。
西方结构主义美学将作品分为符号层、形象层、深层结构层;现象学美学将作品分为语音层、意义单位层、再现客体层、图式化观相层。中国人一般把作品分为言、象、意三层。
笔者认为言、象、意三层次说最切合文学作品实际,简单明快,易于理解,易于把握。这里我们就这一分法略作一些解说。
言——语言层1、音韵、节奏的意味;2、字词的暗含意;3、语气与文体。言——语言,相当于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色彩,音乐艺术中的声音、旋律,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媒介、材料。
文学由语言组成,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是作品的外形式,因而也是读者接受作品的中介、桥梁和通道。
(一)有音和义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参与了文学的艺术建构,成为文学的艺术性的构成因素。
1、美包括音韵和节奏两方面。2、文学中字词除了字面直接意义外,往往还有暗含义(双关义、比喻义、象征义、引申义、联想义等)3、在语言层面,还应该注意把握的是语气(在叙事作品中表现为叙事语调)和文体。
语气能传达发言者或叙述人的情感态度,文体能体现作者的创作个性,创造特殊的意味。象——形象层 运用语言的直接任务在于描绘、创造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
透过语言,在自己心理屏幕上复活出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一个生命世界,一个情感世界。1、抒情性作品里表现为意象、意境、氛围;2、在叙事性作品中表现为人物、情节、环境(背景)、景物等。
意——意蕴层1、表层意蕴,2、深层意蕴。言、象、意的抽象,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人为的拆解,是运用理性所进行的逻辑分析,其结果是将整体化为具体因素。
这些因素如七宝楼台的雕梁画栋,碎拆下来,不成片段,然而合在一起却通体皆活,俨然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生命体。这个活的生命不是诸具体因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融合。
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1>2),所以当诸因素融合成一个整体时,整体就具有了超越各具体因素之外的系统质、综合质。正如人的生命体由各器官组成,但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又远远超越各生理器官的具体功能。
系统质、综合质主要表现为风格、神韵、气势、色调、基调、格调、趣味等等。(中国式的整体、直觉、模糊) 艺术因素的组合不是自发的,艺术整体的建构不是自动的,而是人为的,是作家调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获得的。
表现手法和技巧的使用,是艺术创造的基本手段,是艺术效果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艺术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是极其丰富而多样的,主要的有:结构的安排、叙事角度的选择、象征、情节的提炼、隐喻、夸张、变形、白描、写意等手法的采用等等。
(西方式的分解到最小的部分,各个因素的功能分析。)要透彻地理解作品,还要注意了解作家使用了哪些表现方法和技巧。
作家要创作出优秀作品,首先要尽可能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接触时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敏的感受力(过敏叫神经质,轻则称多愁善感),对人生有深刻的悟性、有洞察能力、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并善于构思,会融思想感情于形象、声音等感官对象中,最后,是具备过人的语言塑造能力,熟悉特定体裁的妙处。文学创作过程,是将生活中的物象,积累成为记忆中的表象,再将生活积累的表象,生成能够传达作家审美体验的审美意象,把审美意象巧妙转换成文学语言的过程,以传达作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思想情感。
欣赏的过程,是读者将语言解码编辑,根据作品的蓝图,调用自己的生活储备(包括语词记忆、表象记忆、情绪记忆),在自己心中重构审美意象,并进行二度审美体验,将作品变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从而感受、释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