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08 09: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8:49
入室盗窃古代人们给这种小偷起了个比较雅的外号,叫“翻高头”,他们是蹿房越脊、高来高去。这些被称为“翻高头”的小偷中,还有一种不用借助绳索、钩子等就能翻身上房的小偷,被称作“上手把子”,而借助竹竿,撑杆跳,还有绳索等翻身上房的小偷叫“下手把子”。
这类盗贼的下手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他们都是有讲究的,《宋史》里就有这样的记载,当时抓住了一个入室行窃的小偷,审问他,这个小偷就把他们这行的作案习性都交代了,他们一般选择什么时候盗窃,九月至二月(农历),夜长天寒,动物都冬眠了,人也懒了,爱睡回笼觉,这时候下手正合适。就是在这段夜里入室行窃,成功率比较高,所以是入室行窃的一个高峰期。
小偷入室盗窃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掀开屋顶的砖瓦,弄个窟窿,顺着绳索下去的,这叫“开天窗”,还有一种掘壁穿穴的小偷叫“开窑口”,也称“开桃源”,他们把墙钻个窟窿,进入墙穴偷取财物。
入室盗窃,从古至今,最常用的方法,还是拧门撬锁。撬门行窃的小偷叫“排塞赃”,其中,天未亮时活动的叫“踏早青”,大白天动手的叫“白日闯”或者“白日鬼”,黄昏时出人不意行窃的叫“跑灯花”,专门趁着主人锁门外出、撬锁入户偷盗的小偷,名叫“吃恰子”,“恰子”就是锁,这一类小偷的秘密武器,就是凭借的是自配的“*”。
中国古代其实盗贼多种多样,分工明确!而且种类繁多,偷什么的都有,比如说,偷鸡摸狗,这个成语。古代,管专门偷鸡的叫“拾帐头”,专门偷牛的叫“牵鼻头”。
专门乘人不备,偷别人晾晒衣物,名叫“收晒朗”。专门进船舱偷窃者,叫“钻底子”,“底子”指的是船,用长竿等工具“钓”财物的,叫“挖腰子”。这个在今天盗贼们,也有继承和发展。船是不偷了,大冷天的,现在船开的也快,游泳追不上。能追上的那些都在索马里了,当海盗去了。
在街上偷东西的小偷也挺多的,在人群中偷窃的小偷叫“插手”!这里边还细分了门类,徒手行窃的,叫“清插”,借助剪子、刀片等行窃的,叫“浑插”,“浑插”中还有“剪绺”、“小利”,“绺”是北宋的城里人佩戴的一种丝络组合成的袋子,和今天的钱包差不多,不过“绺”是拴在衣服上的,剪下去,才能偷走。
古代的小偷还以行窃的区域来分类,城外的小偷叫“草窃”,城里的小偷叫“市偷”。当时的人们称这些防不胜防的“市偷”为“妙手空空儿”。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在接送孩子上放学的途中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出门后一定要锁好门窗,并教会孩子一些防盗的安全常识。
摘自:思量红嫩秀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