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11 11:4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2 01:39
蛋白质构象病。
近年来研究发现,蛋白质空间结构异常变化可引起疾病的发生,称为蛋白质构象病(proteinconformationaldiseases)。若蛋白质的折叠发生错误,尽管其一级结构不变,但蛋白质的构象发生改变,仍可影响其功能,严重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有些蛋白质错误折叠后相互聚集,常形成抗蛋白水解酶的淀粉样纤维沉淀,产生毒性而致病,表现为蛋白质淀粉样纤维沉淀的病理改变。
扩展资料
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松散,不能形成结晶,易被蛋白酶水解。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主要是由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结构被破坏。天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通过氢键等次级键维持的,而变性后次级键被破坏,蛋白质分子就从原来有序的卷曲的紧密结构变为无序的松散的伸展状结构(但一级结构并未改变)。
所以,原来处于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大量暴露在分子表面,而亲水基团在表面的分布则相对减少,至使蛋白质颗粒不能与水相融而失去水膜,很容易引起分子间相互碰撞而聚集沉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变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蛋白质构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