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我想了解并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35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22:54

以上回答均为搪塞。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史,可以读文化史概论之类,但要说到研究,必须先从文献学入手,还有就是必须读哲学。下面我可以把两年来研究中国文化所总结的经典书目罗列出来,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 古典文献举要
第一编 古典文学
第一章 古籍分类
一、经部:1.易类;2.书类;3.诗类;4.礼类;5.春秋类;6.孝经类;7.五经总义类;8.四书类;9.乐类;10.小学类。
二、史部:1.正史类;2.编年类;3.纪事本末类;4.别史类;5.杂史类;6.诏令奏议类;7.传记类;8.史钞类;9.载记类;10.时令类;11.地理类;12.职官类;13.政书类;14.目录类;15.史评类。
三、子部:1.儒家类;2.兵家类;3.法家类;4.农家类;5.医家类;6.天文算法类;7.术数类;8.艺术类;9.谱录类;10.杂家类;11.类书类;12.小说家类;13.释家类;14.道家类。
四、集部:1.楚辞类;2.别集类一(汉至五代);3.别集类二(北宋建隆至靖康);4.别集类三(南宋建炎至德佑);5.别集类四(金至元);6.别集类五(明洪武至崇祯);7.别集类六(国朝);8.总集类;9.诗文评类;10.词曲类。

第二章 诗文总集
第一节 《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1915年虚受堂刊;
2.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3.南宋朱熹《诗经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
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中华书局1958年版;
5.近代吴闿生《诗经会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二、《楚辞》:1.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2.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4.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5.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6.清戴震《屈原赋注》、《通释》,乾隆光绪刻本。

第二节 通代诗文总集
1.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附:《古诗十九首》,(先秦至梁初);
2.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南朝梁至晚唐五代);
3. 梁徐陵《玉台新咏》,(梁以前);
4.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魏至唐五代,兼及先秦歌谣);
5. 清杜文澜《古谣谚》,(上古至明代谣谚);
6. 清沈德潜《古诗源》,(先秦至隋);
7. 清王士祯《古诗选》,(汉至唐,也作《古诗笺》);
8. 明冯惟讷《古诗纪》,(上起古初,下迄陈朝);
9. 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至隋);
10.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至隋代);
11.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
12.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先秦至隋骈文);
13. 清王先谦《骈文类纂》,(先秦至清末骈文);
14. 清许连《六朝文絜》,(晋至隋骈文)。

第三节 断代诗文总集
1. 清康熙敕编《全唐诗》;孙望《全唐诗补逸》;
2. 清董诰等《全唐文》;陆心源《唐文拾遗》,《续拾》;
3. 唐代《唐人选唐诗》(十种):
(1) 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2)元结《箧中集》;
(3)殷璠《河岳英灵集》; (4)芮挺章《国秀集》;
(5)令狐楚《御览诗》; (6)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7)姚合《极玄集》; (8)韦庄《又玄集》;
(9)韦縠《才调集》; (10)佚名《搜玉小集》;
4.清吴之振等《宋诗钞》;曹廷栋《宋百家诗存》;管庭芬《宋诗钞补》;
5.陈焯《宋元诗会》;
6.南宋吕祖谦《宋文鉴》,(亦称《皇朝文鉴》);
7.清庄仲方《南宋文范》;
8.陈述《全辽文》;
9.清郭元釪《全金诗》,(亦称《全金诗增补中州集》);
10.清张金吾《金文最》,(收录金代骈散文);
11.元苏天爵《元文类》,(原名《国朝文类》);
12.清顾嗣立《元诗选》,席世臣补刻《元诗选癸记》;
1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元末明初至明崇祯间);
14.清朱彝尊《明诗综》;
15.明程敏政《明文衡》,(原名《皇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
16.清初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17.清卓尔堪《明遗民诗》,附其《近青堂诗集》;
18.《五朝诗别裁集》:
(1)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2)清张景星等《宋诗别裁集》;
(3)清张景星等《元诗别裁集》;(4)清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
(5)清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
19.清张应昌《清诗铎》。

第三章 诗文评
第一节 《文心雕龙》
1. 清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
2. 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

第二节 诗话
1.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收书二十八种;
2. 近代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收书二十八种,(唐至明);
3. 近代丁福保辑《清诗话》,收书四十二种;
4. 北宋阮阅《诗话总龟》;
5.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6.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7. 明胡应麟《诗薮》;
8.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9.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10. 清袁枚《随园诗话》;
11. 清赵翼《瓯北诗话》;
1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第三节 历代诗纪事及其他
1.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2. 清厉鹗《宋诗纪事》;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附《小传补正》;
3. 近代陈垣《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
4. 清陈田《明诗纪事》;
5.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6. 周钟游《文学津梁》,收书十二种;
7. 刘大櫆《论文偶记》。

第四章 词总集与词话
第一节 词总集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华连圃《花间集注》;
2. 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
3.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
4. 近人朱孝臧《强村丛书》;
5.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又名《御定历代诗余》;
6. 近人吴昌绶、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
7. 叶恭绰《全清词钞》
8. 陈乃乾《清名家词》;
9. 近人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10. 清朱彝尊《词综》,清王昶《补遗》。

第二节 词话
1. 清徐釚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
2.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3.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第五章 戏曲与小说
第一节 散曲总集与戏曲丛刊
1. 明臧懋循《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
2. 明人辑《元明杂剧》;
3. 明沈泰《盛明杂剧》;
4.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又名《杂剧新编》;
5. 明毛晋《六十种曲》;
6. 明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
7. 清玩花主人、钱德苍《缀白裘》;
8. 金董解元撰、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
9. 元高明注、钱箕校注《琵琶记》;
10. 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
11. 清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

第二节 戏曲论著丛书
1. 近人陈乃乾《曲苑》,收书十四种,1921年;
2. 陈乃乾《重订曲苑》(石印本),收书二十种,1925年。

第三节 小说集
1.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汉至宋初);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
2. 明嘉靖间洪梗编《清平山堂话本》,谭正璧《话本与古剧》;
3. 明末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第二编 历史要籍
第六章 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二十四史
1.西汉司马迁《史记》,130卷; 2.东汉班固《汉书》,120卷;
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120卷; 4.晋陈寿《三国志》,65卷;
5.唐房玄龄等《晋书》,130卷; 6.南朝梁沈约《宋书》,100卷;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59卷; 8.唐姚思廉《梁书》,56卷;
9.唐姚思廉《陈书》,36卷; 10.北齐魏收《魏书》,130卷;
11.唐李百药《北齐书》,50卷; 12.唐令狐德盏等《周书》,50卷
13.唐魏征等《隋书》,85卷; 14.唐李延寿《南史》,80卷;
15.唐李延寿《北史》,100卷;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100卷;
1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225卷; 1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150卷;
19.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74卷; 20.元脱脱等《宋史》,496卷;
21.元脱脱等《辽史》,116卷; 22.元脱脱等《金史》,135卷;
23.明宋濂等《元史》,210卷; 24.清张廷玉等《明史》,332卷。

第二节 二十五史
1.《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或“前四史”;
2.唐人将前四史和《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总称为“十三史”;
3.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称“十七史”;
4.明人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二十一史”;
5.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予以合刻,名“二十二史”;
6.乾隆四十年(1775)武英殿汇印各种正史,在“二十二史”之外加上《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为“二十四史”;
7.1921年,柯劭忞修成《新元史》,遂有“二十五史”;
8.*初年,赵尔巽等编成《清史稿》,但不在“二十五史”之列。

第七章 编年体史书
1. 东周孔丘《春秋》;
2. 东周左丘明《左传》;
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4.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1977年更名为《春秋左传集解》;
5. 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6. 南宋胡三省《通鉴注》;
7.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
8.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高宗朝);
9.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辽金元);
10. 明末清初谈迁《国榷》,(明代);
11. 清陈鹤《明纪》,(明代);
12. 清夏燮《明通鉴》,(明代)。
13. 宋刘恕《通鉴外纪》,(上起伏羲,下迄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14. 清蒋良骐、王先谦等《十一朝东华录》,(清太祖天命元年至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第八章 纪事本末体史书
1.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取材于《资治通鉴》);
2.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取材于《左传》,扩充南宋章冲《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3. 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两宋);
4. 明陈邦瞻等《宋史纪事本末》;
5. 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
6.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
7.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
8. 明陈邦瞻等《元史纪事本末》;
9.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0. 近代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1. 清马骕《绎史》,(上古至秦末);
12. 清同治年间江西书局本《纪事本末五种》。
第三编 目录学
第九章 常用综合性目录
第一节 史志书目
清道光五年(1825),日本人汇刻《八史经籍志》。

第二节 私人藏书目
1.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2.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第三节 四库总目及其相关书目
1.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清阮元等《四库未收书提要》;
3. 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近人孙殿起《清代*知见录》;
4.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5. 清周中孚《郑堂读*》;
6. 张之洞、缪荃孙《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7. 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

第十章 专科目录
第一节 诗文别集目录
1. 明张溥著,今人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2. 万曼《唐集续录》;
3. 近人陈乃乾《清代文集经眼目录》;
4.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第二节 戏曲曲艺目录
1. 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
2. 近人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北婴《曲海总目提要补编》。

第四编 古代汉语
第十一章 语文辞书
第一节 《尔雅》、《说文》、《广韵》及有关辞书
1. 汉初学者《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4. 近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5.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
6. 北宋丁度等《集韵》。

第二节 常用字典
1.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
2. 清阮元《经籍籑诂》。

第三节 文言虚词词典
1. 清刘淇《助字辨略》;
2. 清王引之著、孙世经补《经传释词》(附补及再补),吴昌莹《经词衍释》;

第四节 古代方言俗语词典
1. 西汉杨雄《方言》,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
2. 清翟灏《通俗编》;
3. 清钱大昕等《恒言录》、《恒言广证》;
4. 清钱大昕等《迩言等五种》。

第十二章 与古汉语有关的书目和论文索引
1. 清谢启昆《小学考》,近人罗福颐《小学考补目》;
2. 清末黎经诰《许学考》。

第五编 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
第十三章
1. 清冯云鹏等《金石索》;
2. 清王昶《金石萃编》;
3. 清孙星衍等《寰宇访碑录》;
4.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

第六编 科技史料与古文教学
第十四章
1. 清戴震《考工记图》;
2.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
3.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4.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5.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6. 乾隆年间官修《授时通考》;
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8. 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康熙年间《广群芳谱》;
9.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10. 清阮元《畴人传》,黄钟骏《畴人传四编》。

第七编 诸子集成
第十五章
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2. 清焦循《孟子正义》;
3. *王先谦《荀子集解》;
4. 周李耳撰、晋王弼注、唐陆德明音义《道德经》;
5. 清魏源《老子本义》;
6. *王先谦《庄子集解》;
7.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8. 周列御寇撰、晋张湛注《列子》;
9.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
10. 清戴望《晏子春秋校注》;
11. 秦商鞅《管子校正》;
12. 清严可均校《商君书》;
13. 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慎子》;
14.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
15. 周孙武撰《孙子十家注》;
16. 周吴起撰、清孙星衍校《吴子》;
17. 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尹文子》;
18.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
19. 汉陆贾撰《新语》;
20. 汉刘安撰、高诱注、清庄逵吉校《淮南子》;
21. 汉桓宽撰《盐铁论》;
22. 汉扬雄撰、晋李轨注《扬子法言》;
23. 汉王充撰《论衡》;
24.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
25. 汉荀悦《申鉴》;
26. 晋葛洪《抱朴子》;
27.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8. 北宋颜之推撰《颜氏家训》。

第八编 常用类书
第十六章
1. 隋唐间虞世南《北堂书钞》;
2.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3. 唐徐坚等《初学记》;
4. 唐白居易《唐宋白孔六帖》,宋孔传续;
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6. 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
7. 宋王应麟《玉海》;
8. 明解缙等《永乐大典》;
9. 明俞安期《唐娄函》;
10. 清张英等《渊鉴类函》,扩充《唐娄函》;
11. 清张廷玉《子史英华》;
12. 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第三部分 现代文献举要
第九编 现当代“经史子集”研究
第十七章 集部研究
第一节 《楚辞》
1.《离*全图》,1935年商务印书馆;
2.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3.姜亮夫校注《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沈祖锦《屈原赋正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5.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朱秀海《楚辞解故》,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
7.谭介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
8.游国恩《离*纂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9.王泗原《离*语文疏解》,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10.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陆侃如等《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5.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7.文怀沙《屈原离*(九歌•九章)今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诗文集
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傅璇琮、孙钦善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9年版;
3.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近代陈衍《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版;
6.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004年版;
7. 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清文汇》,上海国学扶轮社1909年石印;
8. 张璋《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 唐圭璋《全宋词》,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0.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 程千帆、严迪昌等《全清词》,中华书局1994年版。

第三节 戏曲小说集
1. 隋树森《全元散曲》,陈加《全元散曲补遗》;
2. 卢前《饮虹簃所刻曲》;
3. 任讷《散曲丛刊》;
4.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5.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沈》;
6. 函芬楼《孤本元明杂剧》,亦称《也是园藏古今杂剧》,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
7. 郑振铎《清人杂剧》;
8.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
9. 傅惜华、杜颖陶《水浒戏曲集》;
10.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
11. 顾肇仓《元人杂剧选》;
12.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
13. 赵景深、胡忌《明清传奇选》;
14. 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
15. 吴晓铃《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
16.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关汉卿戏曲选》;
17.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汤显祖集》;
18.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19. 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
20. 吴曾祺《旧小说》,(汉代至清代);
21. 鲁迅《古小说钩沉》,(先秦至隋);
22. 汪辟疆《唐人小说》;
23.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
24. 缪荃孙《京本通俗小说》;
25. 傅惜华《宋元话本集》;
26. 吴晓铃等《话本选》;
27. 胡士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
28.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白话小说集》。

第四节 文学评论集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2. 简夷之等《中国近代文论选》;
3.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
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5. 林纾《春觉斋论文》;
6. 罗根泽《两宋诗话年代存佚残辑表》;
7. 罗根泽《两宋诗话辑校叙录》;
8.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
9. 郭绍虞《宋诗话考》;
10. 刘师培《论文杂记》;
11.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
12. 唐圭璋《词话丛编》;
13. 唐圭璋《宋词纪事》;
14. 上海六艺书局《增补曲苑》;
15. 中华书局《新曲苑》;
16.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十八章 史部研究
1. 王伯祥《史记选》;
2. 王利器等《史记选注》;
3. 顾廷龙、王煦华《汉书选》,冉昭德、陈直等《汉书选》;
4. 束世澄《后汉书选》;
5. 缪钺《三国志选》;
6. 韩席等《左传分国集注》;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附《春秋左传注附图》,沈玉成《左传译文》;
8.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
9. 朱东润《左传选》;徐中舒《左传选》;
1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11. 瞿蜕园《通鉴选》;
12. 王仲荦《资治通鉴选》;
13. 广雅书局《纪事本末汇刻;
14. 上海文盛书局《历朝纪事本末》。

第十九章 子部研究
1. 马叙伦《老子校诂》;
2. 高亨《老子正诂》;
3. 朱谦之《老子校释》;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5. 刘武《庄子集释内篇补正》;
6. 杨伯峻《列子集释》;
7. 高亨《墨子校诠》;
8. 谭介甫《墨辩发微》;
9. 岑仲勉《墨子诚守各篇简注》;
10. 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
1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
13. 谭介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14. 杨宽、沈廷国《吕氏春秋集释》;
15. 王利器《新语校注》;
16.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17. 何宁《淮南子集释》;
18.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19. 汪荣宝《法言义疏》;
20. 黄晖《论衡校释》;
2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释》;
2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第二十章 经学研究
第一节 《诗经》
1. 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
2. 闻一多《诗选与校笺》;
3. 余冠英《诗经选》;
4. 余冠英译《诗经选译》;
5. 李长之选译《诗经试译》;
6. 陈子展选译《国风选译》,《雅颂选译》;
7. 金启华译《国风今译》;
8. 高亨注《诗经今注》;
9. 张西堂注《诗经六论》;
10. 孙作云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11. 朱东润著《诗三百篇探故》;
12. 王力著《诗经韵读》;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

第二节 其他经书索引
1. 燕大引得特刊《周易引得》;
2. 顾颉刚《尚书通检》;
3. 燕大引得《礼记引得》;
4. 燕大引得特刊《春秋经传引得》;
5. 燕大引得特刊《论语引得》;
6. 陈立夫《四书章句速检》;
7. 叶圣陶《十三经索引》。

第十编 常用丛书
第二十一章
1. 张元济编辑《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商务印书馆1919—1936年影印;
2.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
3. 《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陆续印出;
4.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版;
5.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1982年编辑出版;
6. 《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29—1937年版。

第十一编 期刊
第二十二章 中文旧期刊
1. 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
2.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辛亥*时期期刊总目》;
3. **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4. 三联书店《东方杂志总目》、《国闻周报总目》、《新中华总目》。

第二十三章 外文新书通报
1. 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3. 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4. 南京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南京地区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5. 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研究中国问题数目索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22:55

以上回答均为搪塞。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史,可以读文化史概论之类,但要说到研究,必须先从文献学入手,还有就是必须读哲学。下面我可以把两年来研究中国文化所总结的经典书目罗列出来,仅供参考
第二部分 古典文献举要
第一编 古典文学
第一章 古籍分类
一、经部:1.易类;2.书类;3.诗类;4.礼类;5.春秋类;6.孝经类;7.五经总义类;8.四书类;9.乐类;10.小学类。
二、史部:1.正史类;2.编年类;3.纪事本末类;4.别史类;5.杂史类;6.诏令奏议类;7.传记类;8.史钞类;9.载记类;10.时令类;11.地理类;12.职官类;13.政书类;14.目录类;15.史评类。
三、子部:1.儒家类;2.兵家类;3.法家类;4.农家类;5.医家类;6.天文算法类;7.术数类;8.艺术类;9.谱录类;10.杂家类;11.类书类;12.小说家类;13.释家类;14.道家类。
四、集部:1.楚辞类;2.别集类一(汉至五代);3.别集类二(北宋建隆至靖康);4.别集类三(南宋建炎至德佑);5.别集类四(金至元);6.别集类五(明洪武至崇祯);7.别集类六(国朝);8.总集类;9.诗文评类;10.词曲类。

第二章 诗文总集
第一节 《诗经》与《楚辞》
一、《诗经》:1.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1915年虚受堂刊;
2.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
3.南宋朱熹《诗经传》,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
4.清姚际恒《诗经通论》,顾颉刚标点,中华书局1958年版;
5.近代吴闿生《诗经会通》,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二、《楚辞》:1.东汉王逸《楚辞章句》;
2.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
3.南宋朱熹《楚辞集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4.清王夫之《楚辞通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
5.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6.清戴震《屈原赋注》、《通释》,乾隆光绪刻本。

第二节 通代诗文总集
1.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附:《古诗十九首》,(先秦至梁初);
2.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南朝梁至晚唐五代);
3. 梁徐陵《玉台新咏》,(梁以前);
4.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汉魏至唐五代,兼及先秦歌谣);
5. 清杜文澜《古谣谚》,(上古至明代谣谚);
6. 清沈德潜《古诗源》,(先秦至隋);
7. 清王士祯《古诗选》,(汉至唐,也作《古诗笺》);
8. 明冯惟讷《古诗纪》,(上起古初,下迄陈朝);
9. 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汉至隋);
10.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古至隋代);
11.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上起先秦,下迄明代);
12.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先秦至隋骈文);
13. 清王先谦《骈文类纂》,(先秦至清末骈文);
14. 清许连《六朝文絜》,(晋至隋骈文)。

第三节 断代诗文总集
1. 清康熙敕编《全唐诗》;孙望《全唐诗补逸》;
2. 清董诰等《全唐文》;陆心源《唐文拾遗》,《续拾》;
3. 唐代《唐人选唐诗》(十种):
(1) 佚名《唐写本唐人选唐诗》;(2)元结《箧中集》;
(3)殷璠《河岳英灵集》; (4)芮挺章《国秀集》;
(5)令狐楚《御览诗》; (6)高仲武《中兴间气集》;
(7)姚合《极玄集》; (8)韦庄《又玄集》;
(9)韦縠《才调集》; (10)佚名《搜玉小集》;
4.清吴之振等《宋诗钞》;曹廷栋《宋百家诗存》;管庭芬《宋诗钞补》;
5.陈焯《宋元诗会》;
6.南宋吕祖谦《宋文鉴》,(亦称《皇朝文鉴》);
7.清庄仲方《南宋文范》;
8.陈述《全辽文》;
9.清郭元釪《全金诗》,(亦称《全金诗增补中州集》);
10.清张金吾《金文最》,(收录金代骈散文);
11.元苏天爵《元文类》,(原名《国朝文类》);
12.清顾嗣立《元诗选》,席世臣补刻《元诗选癸记》;
13.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元末明初至明崇祯间);
14.清朱彝尊《明诗综》;
15.明程敏政《明文衡》,(原名《皇明文衡》);黄宗羲《明文海》;
16.清初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17.清卓尔堪《明遗民诗》,附其《近青堂诗集》;
18.《五朝诗别裁集》:
(1)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2)清张景星等《宋诗别裁集》;
(3)清张景星等《元诗别裁集》;(4)清沈德潜等《明诗别裁集》;
(5)清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
19.清张应昌《清诗铎》。

第三章 诗文评
第一节 《文心雕龙》
1. 清黄叔琳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
2. 黄侃著《文心雕龙札记》。

第二节 诗话
1.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收书二十八种;
2. 近代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收书二十八种,(唐至明);
3. 近代丁福保辑《清诗话》,收书四十二种;
4. 北宋阮阅《诗话总龟》;
5.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6. 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7. 明胡应麟《诗薮》;
8.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9. 清吴景旭《历代诗话》;
10. 清袁枚《随园诗话》;
11. 清赵翼《瓯北诗话》;
1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第三节 历代诗纪事及其他
1. 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2. 清厉鹗《宋诗纪事》;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附《小传补正》;
3. 近代陈垣《辽诗纪事》,《金诗纪事》,《元诗纪事》;
4. 清陈田《明诗纪事》;
5. 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
6. 周钟游《文学津梁》,收书十二种;
7. 刘大櫆《论文偶记》。

第四章 词总集与词话
第一节 词总集
1. 五代后蜀赵崇祚《花间集》;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华连圃《花间集注》;
2. 近人林大椿《唐五代词》;
3. 明毛晋《宋六十名家词》;
4. 近人朱孝臧《强村丛书》;
5. 清沈辰垣《历代诗余》,又名《御定历代诗余》;
6. 近人吴昌绶、陶湘《影刊宋金元明本词》;
7. 叶恭绰《全清词钞》
8. 陈乃乾《清名家词》;
9. 近人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
10. 清朱彝尊《词综》,清王昶《补遗》。

第二节 词话
1. 清徐釚撰、唐圭璋校注《词苑丛谈》;
2. 清张宗橚《词林纪事》;
3.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

第五章 戏曲与小说
第一节 散曲总集与戏曲丛刊
1. 明臧懋循《元曲选》,又名《元人百种曲》;
2. 明人辑《元明杂剧》;
3. 明沈泰《盛明杂剧》;
4. 清邹式金《杂剧三集,又名《杂剧新编》;
5. 明毛晋《六十种曲》;
6. 明冯梦龙《墨憨斋定本传奇》;
7. 清玩花主人、钱德苍《缀白裘》;
8. 金董解元撰、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
9. 元高明注、钱箕校注《琵琶记》;
10. 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长生殿》;
11. 清杨潮观著、胡士莹校注《吟风阁杂剧》。

第二节 戏曲论著丛书
1. 近人陈乃乾《曲苑》,收书十四种,1921年;
2. 陈乃乾《重订曲苑》(石印本),收书二十种,1925年。

第三节 小说集
1. 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汉至宋初);邓嗣禹《太平广记篇目及引书引得》;
2. 明嘉靖间洪梗编《清平山堂话本》,谭正璧《话本与古剧》;
3. 明末抱瓮老人《今古奇观》。

第二编 历史要籍
第六章 纪传体史书
第一节 二十四史
1.西汉司马迁《史记》,130卷; 2.东汉班固《汉书》,120卷;
3.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120卷; 4.晋陈寿《三国志》,65卷;
5.唐房玄龄等《晋书》,130卷; 6.南朝梁沈约《宋书》,100卷;
7.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59卷; 8.唐姚思廉《梁书》,56卷;
9.唐姚思廉《陈书》,36卷; 10.北齐魏收《魏书》,130卷;
11.唐李百药《北齐书》,50卷; 12.唐令狐德盏等《周书》,50卷
13.唐魏征等《隋书》,85卷; 14.唐李延寿《南史》,80卷;
15.唐李延寿《北史》,100卷; 1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100卷;
17.宋欧阳修等《新唐书》,225卷; 1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150卷;
19.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74卷; 20.元脱脱等《宋史》,496卷;
21.元脱脱等《辽史》,116卷; 22.元脱脱等《金史》,135卷;
23.明宋濂等《元史》,210卷; 24.清张廷玉等《明史》,332卷。

第二节 二十五史
1.《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或“前四史”;
2.唐人将前四史和《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总称为“十三史”;
3.宋人加《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称“十七史”;
4.明人加《宋史》、《辽史》、《金史》、《元史》为“二十一史”;
5.清乾隆初年修《明史》成,予以合刻,名“二十二史”;
6.乾隆四十年(1775)武英殿汇印各种正史,在“二十二史”之外加上《旧唐书》、《旧五代史》,称为“二十四史”;
7.1921年,柯劭忞修成《新元史》,遂有“二十五史”;
8.*初年,赵尔巽等编成《清史稿》,但不在“二十五史”之列。

第七章 编年体史书
1. 东周孔丘《春秋》;
2. 东周左丘明《左传》;
3.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4.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1977年更名为《春秋左传集解》;
5. 清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6. 南宋胡三省《通鉴注》;
7.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宋);
8.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高宗朝);
9.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宋辽金元);
10. 明末清初谈迁《国榷》,(明代);
11. 清陈鹤《明纪》,(明代);
12. 清夏燮《明通鉴》,(明代)。
13. 宋刘恕《通鉴外纪》,(上起伏羲,下迄周威烈王二十二年);
14. 清蒋良骐、王先谦等《十一朝东华录》,(清太祖天命元年至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第八章 纪事本末体史书
1. 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取材于《资治通鉴》);
2.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取材于《左传》,扩充南宋章冲《春秋左传事类始末》);
3. 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两宋);
4. 明陈邦瞻等《宋史纪事本末》;
5. 清李有棠《辽史纪事本末》;
6. 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
7. 清张鉴《西夏纪事本末》;
8. 明陈邦瞻等《元史纪事本末》;
9.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
10. 近代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11. 清马骕《绎史》,(上古至秦末);
12. 清同治年间江西书局本《纪事本末五种》。
第三编 目录学
第九章 常用综合性目录
第一节 史志书目
清道光五年(1825),日本人汇刻《八史经籍志》。

第二节 私人藏书目
1. 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全称《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
2. 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

第三节 四库总目及其相关书目
1. 清永瑢、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 清阮元等《四库未收书提要》;
3. 清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附补遗);近人孙殿起《清代*知见录》;
4. 清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5. 清周中孚《郑堂读*》;
6. 张之洞、缪荃孙《书目答问》,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
7. 近人孙殿起《贩书偶记》。

第十章 专科目录
第一节 诗文别集目录
1. 明张溥著,今人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2. 万曼《唐集续录》;
3. 近人陈乃乾《清代文集经眼目录》;
4.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第二节 戏曲曲艺目录
1. 元钟嗣成《录鬼簿》,(外四种);
2. 近人董康等《曲海总目提要》,北婴《曲海总目提要补编》。

第四编 古代汉语
第十一章 语文辞书
第一节 《尔雅》、《说文》、《广韵》及有关辞书
1. 汉初学者《尔雅》,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
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书;
3.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4. 近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
5. 北宋陈彭年等《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
6. 北宋丁度等《集韵》。

第二节 常用字典
1. 清张玉书等《康熙字典》;
2. 清阮元《经籍籑诂》。

第三节 文言虚词词典
1. 清刘淇《助字辨略》;
2. 清王引之著、孙世经补《经传释词》(附补及再补),吴昌莹《经词衍释》;

第四节 古代方言俗语词典
1. 西汉杨雄《方言》,吴晓铃《方言校笺及通检》;
2. 清翟灏《通俗编》;
3. 清钱大昕等《恒言录》、《恒言广证》;
4. 清钱大昕等《迩言等五种》。

第十二章 与古汉语有关的书目和论文索引
1. 清谢启昆《小学考》,近人罗福颐《小学考补目》;
2. 清末黎经诰《许学考》。

第五编 文字资料与实物资料
第十三章
1. 清冯云鹏等《金石索》;
2. 清王昶《金石萃编》;
3. 清孙星衍等《寰宇访碑录》;
4. 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

第六编 科技史料与古文教学
第十四章
1. 清戴震《考工记图》;
2.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
3.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4.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5.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
6. 乾隆年间官修《授时通考》;
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8. 明王象晋《群芳谱》,清康熙年间《广群芳谱》;
9.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10. 清阮元《畴人传》,黄钟骏《畴人传四编》。

第七编 诸子集成
第十五章
1.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2. 清焦循《孟子正义》;
3. *王先谦《荀子集解》;
4. 周李耳撰、晋王弼注、唐陆德明音义《道德经》;
5. 清魏源《老子本义》;
6. *王先谦《庄子集解》;
7.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8. 周列御寇撰、晋张湛注《列子》;
9.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
10. 清戴望《晏子春秋校注》;
11. 秦商鞅《管子校正》;
12. 清严可均校《商君书》;
13. 周慎到撰、清钱熙祚校并辑逸文《慎子》;
14. 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
15. 周孙武撰《孙子十家注》;
16. 周吴起撰、清孙星衍校《吴子》;
17. 周尹文撰、清钱熙祚校《尹文子》;
18. 秦吕不韦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
19. 汉陆贾撰《新语》;
20. 汉刘安撰、高诱注、清庄逵吉校《淮南子》;
21. 汉桓宽撰《盐铁论》;
22. 汉扬雄撰、晋李轨注《扬子法言》;
23. 汉王充撰《论衡》;
24. 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潜夫论》;
25. 汉荀悦《申鉴》;
26. 晋葛洪《抱朴子》;
27.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28. 北宋颜之推撰《颜氏家训》。

第八编 常用类书
第十六章
1. 隋唐间虞世南《北堂书钞》;
2. 唐欧阳询等《艺文类聚》;
3. 唐徐坚等《初学记》;
4. 唐白居易《唐宋白孔六帖》,宋孔传续;
5.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
6. 宋王钦若、杨亿等《册府元龟》;
7. 宋王应麟《玉海》;
8. 明解缙等《永乐大典》;
9. 明俞安期《唐娄函》;
10. 清张英等《渊鉴类函》,扩充《唐娄函》;
11. 清张廷玉《子史英华》;
12. 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

第三部分 现代文献举要
第九编 现当代“经史子集”研究
第十七章 集部研究
第一节 《楚辞》
1.《离*全图》,1935年商务印书馆;
2.姜亮夫《楚辞书目五种》,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
3.姜亮夫校注《屈原赋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4.沈祖锦《屈原赋正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5.刘永济《屈赋通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朱秀海《楚辞解故》,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3年版;
7.谭介甫《屈赋新编》,中华书局1978年版;
8.游国恩《离*纂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9.王泗原《离*语文疏解》,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10.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游国恩《楚辞论文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2.蒋天枢《楚辞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王力《楚辞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4.陆侃如等《楚辞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5.马茂元《楚辞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6.郭沫若《屈原赋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17.文怀沙《屈原离*(九歌•九章)今译》,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8.《楚辞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第二节 诗文集
1.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 傅璇琮、孙钦善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9年版;
3. 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 近代陈衍《近代诗钞》,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 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版;
6. 李修生主编《全元文》,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2004年版;
7. 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清文汇》,上海国学扶轮社1909年石印;
8. 张璋《全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 唐圭璋《全宋词》,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0. 唐圭璋《全金元词》,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全明词》,中华书局2004年版;
12. 程千帆、严迪昌等《全清词》,中华书局1994年版。

第三节 戏曲小说集
1. 隋树森《全元散曲》,陈加《全元散曲补遗》;
2. 卢前《饮虹簃所刻曲》;
3. 任讷《散曲丛刊》;
4. 徐沁君《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
5. 隋树森《元曲选外编》,赵景深《元人杂剧钩沈》;
6. 函芬楼《孤本元明杂剧》,亦称《也是园藏古今杂剧》,郑振铎《跋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孙楷第《也是园古今杂剧考》;
7. 郑振铎《清人杂剧》;
8. 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
9. 傅惜华、杜颖陶《水浒戏曲集》;
10. 阿英《红楼梦戏曲集》;
11. 顾肇仓《元人杂剧选》;
12. 周贻白《明人杂剧选》;
13. 赵景深、胡忌《明清传奇选》;
14. 吴晓铃《关汉卿戏曲集》;
15. 吴晓铃《大戏剧家关汉卿杰作集》;
16.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关汉卿戏曲选》;
17.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汤显祖集》;
18. 徐朔方、杨笑梅校注《牡丹亭》;
19. 王季思等校注《桃花扇》;
20. 吴曾祺《旧小说》,(汉代至清代);
21. 鲁迅《古小说钩沉》,(先秦至隋);
22. 汪辟疆《唐人小说》;
23. 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
24. 缪荃孙《京本通俗小说》;
25. 傅惜华《宋元话本集》;
26. 吴晓铃等《话本选》;
27. 胡士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选》;
28.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代白话小说集》。

第四节 文学评论集
1.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
2. 简夷之等《中国近代文论选》;
3.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
4.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5. 林纾《春觉斋论文》;
6. 罗根泽《两宋诗话年代存佚残辑表》;
7. 罗根泽《两宋诗话辑校叙录》;
8.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
9. 郭绍虞《宋诗话考》;
10. 刘师培《论文杂记》;
11. 山东大学中文系古代文艺理论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料目录汇编》;
12. 唐圭璋《词话丛编》;
13. 唐圭璋《宋词纪事》;
14. 上海六艺书局《增补曲苑》;
15. 中华书局《新曲苑》;
16. 中国戏曲研究院编校《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第十八章 史部研究
1. 王伯祥《史记选》;
2. 王利器等《史记选注》;
3. 顾廷龙、王煦华《汉书选》,冉昭德、陈直等《汉书选》;
4. 束世澄《后汉书选》;
5. 缪钺《三国志选》;
6. 韩席等《左传分国集注》;
7.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附《春秋左传注附图》,沈玉成《左传译文》;
8. 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
9. 朱东润《左传选》;徐中舒《左传选》;
10.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11. 瞿蜕园《通鉴选》;
12. 王仲荦《资治通鉴选》;
13. 广雅书局《纪事本末汇刻;
14. 上海文盛书局《历朝纪事本末》。

第十九章 子部研究
1. 马叙伦《老子校诂》;
2. 高亨《老子正诂》;
3. 朱谦之《老子校释》;
4.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
5. 刘武《庄子集释内篇补正》;
6. 杨伯峻《列子集释》;
7. 高亨《墨子校诠》;
8. 谭介甫《墨辩发微》;
9. 岑仲勉《墨子诚守各篇简注》;
10. 马非伯《管子轻重篇新诠》;
11. 黎翔凤《管子校注》;
12.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
13. 谭介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
14. 杨宽、沈廷国《吕氏春秋集释》;
15. 王利器《新语校注》;
16.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
17. 何宁《淮南子集释》;
18.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
19. 汪荣宝《法言义疏》;
20. 黄晖《论衡校释》;
2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释》;
22.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

第二十章 经学研究
第一节 《诗经》
1. 郑振铎《关于诗经研究的重要书籍介绍》;
2. 闻一多《诗选与校笺》;
3. 余冠英《诗经选》;
4. 余冠英译《诗经选译》;
5. 李长之选译《诗经试译》;
6. 陈子展选译《国风选译》,《雅颂选译》;
7. 金启华译《国风今译》;
8. 高亨注《诗经今注》;
9. 张西堂注《诗经六论》;
10. 孙作云注《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
11. 朱东润著《诗三百篇探故》;
12. 王力著《诗经韵读》;
13.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

第二节 其他经书索引
1. 燕大引得特刊《周易引得》;
2. 顾颉刚《尚书通检》;
3. 燕大引得《礼记引得》;
4. 燕大引得特刊《春秋经传引得》;
5. 燕大引得特刊《论语引得》;
6. 陈立夫《四书章句速检》;
7. 叶圣陶《十三经索引》。

第十编 常用丛书
第二十一章
1. 张元济编辑《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商务印书馆1919—1936年影印;
2.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
3. 《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5—1937年陆续印出;
4. 《中国丛书综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1962年版;
5.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上海图书馆1979—1982年编辑出版;
6. 《万有文库》,商务印书馆1929—1937年版。

第十一编 期刊
第二十二章 中文旧期刊
1. 全国第一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
2. 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辛亥*时期期刊总目》;
3. **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4. 三联书店《东方杂志总目》、《国闻周报总目》、《新中华总目》。

第二十三章 外文新书通报
1. 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2.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外文新书通报》;
3. 上海图书馆《上海市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4. 南京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南京地区外文新书联合目录》;
5. 北京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研究中国问题数目索引》;

第二十四章 情报刊物
1.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社科编辑部《国外社会科学》;
2.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社科动态编辑部《国外社会科学动态》;
3.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社科参考资料编辑部《国外社会科学参考资料》;
4.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外社会科学著作提要》;
5. 中国社科院情报研究所文摘编辑部《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6.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动态组《文学研究动态》;
7. 中国图书进口公司国外书讯编辑组《国外书讯》;
8. 冯蒸《近三十年“中国学”工具书简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22:55

看看二十四史吧,特别是《史记》;
如果觉得乏味看不进去,就先看蔡东藩的演义小说,也挺好的。

文学方面,有四大名著打底,在看汉赋、唐诗、宋词、明小说吧。

lz加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22:56

先读《史记》交好 一定要对比的看结合当时背景因为有的史书是有冲突的 也要根据著者来看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6 22:56

非常重要又简单:你跨出学门,有关于工作或前程理想的内容就该着重深造,爱好是日常填充料。单单历史 古代文学要立足于社会,应向专业教授级以上请教。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山外面包一个病旁是什么字 我的笔记本电脑显示电源的灯一直在绿色和橘红色之间闪烁,这是怎么回事... 笔记本电脑3个灯笔记本电脑这几个指示灯分别是啥意思 ...我的y470.第3个指示灯是橘红色的,开不了机,不知道怎么了?就开不了... QQ空间皮肤的代码是怎么放进去的啊. 为什么我在地址栏中输入皮肤代码按回车键,但一按空间就没有了 请教个问题哈~关于qq空间背景代码的,我在IE栏里输了代码,为啥每次弹出 ... win10删除多余的输入法 win10怎么删除多余的输入法 win10输入法怎么删除 win10输入法删除方法 如何做出爽口不腻、口味纯正的孟和尚粉肠? 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什么?被林庚成为什么。 布衣情怀解释 求一些好诗 送给林庚的挽联是什么?有什么寓意 新秋之歌 林庚 学校要诗歌朗诵,请帮忙找一找背景音乐。 “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怎样理解 怎么关闭IPHONE的iCloud照片共享功能啊 仿照林庚的说木叶写一篇关于月的小练笔 关于林庚《唐诗综论》的一些~ 为何林庚先生称西游记为童心之作 李白与杜甫诗风的比较与研究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相关分析、资料 林庚的人物评价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是什么? 林庚的生平简介 林庚:布衣情怀 林庚的风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写? 林庚的《风筝》,作者在本文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请举出1例句作赏析... 康熙王朝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我是大清的孝懿仁皇后》txt全集下载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青与绿 林庚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流年不顺如何化解 运势不好如何化解? 什么是流年不利,流年不利怎么办求解答 流年不利是什么 流年不利的化解方法 流年不利,怎么破解? 男朋友本命年,流年不利,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呀? 2022年犯太岁怎么化解? 本命年一直诸事不顺利,如何破解 读傅雷家书有感 本命年不顺怎么破解? 本命年倒霉怎么破 本命年,流年不利,怎么解救啊? 小米摄像机APP单独在桌面 今年流年不利有什么办法可以去晦气 怎样化解破太岁的流年不利?在街上看到残疾人就捐钱?放生能化解犯太岁... 我今年流年不利,如何破解? 小米监控摄像头app收费吗? 流年不利,华盖运怎么办? 本命年运气很差,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