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客观地评价一下网络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青年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6 19: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2 03:47
转:
现在,方兴未艾的网络文学势头强劲,风头正足.”榕树下”、 “黄金屋”、 “红袖添香” 、“幻剑书盟” 等原创网站已经享有相当的知名度,新浪、网易、搜狐等门户大网不约而同地都为网络文学开辟专区,加大扶持力度.与此同时,一些传统文学刊物也纷纷与互联网联姻.网络写手痞子蔡、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等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炙手可热.有人扬言,网络文学是一种全新文学,使文学的概念发生了*性的变化,极有可能是未来文学的主流样式:有人则对网络文学不屑一顾,认为不过是文学的卡拉ok和大众游戏;有人慎言网络文学尚在襁褓,还没有形成具有独立成熟的文本样式,目前无定论……一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李寻欢在<<我的网络文学观>>中描述了他理想中的网络文学的样子: “我希望网络文学始终是业余而纯净的.不要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质生存支撑点,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我希望网络文学是得到尊重的.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传统媒体,网文作者的劳动成果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我希望网络文学是清新自由的.不要沾染上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习惯,那些使文学变成世故和技术的习惯.”〔4〕那现实的网络文学是什么样的状况呢,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 网络写家良莠不齐,水平差距大.网络写家的情况不一,他们的生活经历、年龄状况、个人信念五花八门.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共同的特点在于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虽说网民的年龄空间很大,下至七八岁孩童,上至八旬老翁.但网民主体是青年和少年群体,网络写家的主体也以 “七十年代的人” 和 “八十年代的人”为主,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网络文学的特质.他们基本上没有过巨大的生活冲击,生活于较为宽松的环境之中,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但也缺乏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学生或工作不久的年轻人,社会阅历浅.上网的最初目的是与人交流、聊天,并非冲着文学而来. <<大话西游>>的流行从侧面也反映了网上 “新新人类”的人生观念.
从网络写家的整体特点可以看出,网络文学的参与人由于自身条件决定,网络文学的广度和深度较传统文学都有相当差距.网络文学文体简单,且趋于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写家年龄群体范围的扩展,网络文学的前景应该是非常乐观的.王蒙对于年轻的网络写家们这样的评价: “他们比我们年轻,对年轻人有更多的了解,所以写出来的文章更能与青年读者产生共鸣;其次,他们写作的姿态比较放松、自在,有一种精神的自由感.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四溢、豪情万丈,既敢于幻想,也敢于纪实,而这和我们写作的时候是完全不一样的.”〔5〕
2.网络文学题材灵活且相对集中、短小精悍、风格独特.结合网络写家们的情况来看,网上写作流行以下几年常见类别:
(1).情爱题材作品:其中爱情又占绝大多数,初期多为青春期的个人经历,网恋种种,文笔随性,感性重于理性.继而部分网络写手有意识地创作此类作品时,或用调侃语气,或精巧设置情节,或撷取片断摄影于文字,行文风格有所变换.但是欠缺全面把握的功力,极少有鞭辟入里的深度,更多充满留恋、失落、惋惜、痛悔诸多情调,或弥漫玩世不恭的迷惘气息,却脱离时代社会的背景点睛.文学对生活的反映要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而网络文学往往具备了前者,缺乏了后者.
(2).搞笑题材作品:各种搞笑题材的网文在网上大行其道.譬如 “鸡为什么过马路”的滑稽阐释,为鸡过马路附加了种种意义,最终达到对所加意义的讽刺嘲弄,成为网络文学中不可忽视的 “鸡过马路现象”.针对各种节日庆典,每个文化界热点,媒体大腕名流,作者一发而就,典型的网络文学快餐.不追求如何深刻透彻,就是逗人乐呵,对某某人冷嘲热讽,有时近乎无理取闹.除了应景式的时效性搞笑网文,拽古人来表演喜剧作品也络绎不绝.大凡历史名人,从秦始皇到水浒好汉,从七仙女到观音如来,尽皆穿上小丑服装滑稽上场.世间万物,没有什么不能用来搞笑的了.由此可知,此类作品多属快速消化、快速消亡的搞笑网文,与文学本质有很大的差距,能够称得上精品的寥寥无几.
(3).武侠题材,鬼故事 、童话、杂文及其他:金庸古龙是网上永远说不完的话题,大批网民在虚拟的武侠天地中留连驻足,笑傲江湖.郭靖、乔峰、令狐冲、黄蓉……皆是常说常新的焦点,其评论数量也令人叹为观止.网民迷恋于扣人心弦的情节起伏、刀光剑影,津津乐道于主人公性格爱好、行为取舍,从而忽视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好其表不究其里.因此网民创作的武侠小说鲜有大气之作,谋篇布局短小,中短篇为多,偶有新意.此外,以宁财神为代表的鬼故事系列带来了极大刺激性,然而观者云集,作者却屈指可数.纵观之,雷同者多,模式固定,离纯文学有很大一段距离.杂文则是网文中一大奇观,随心所欲,任性发挥,气象万千.童话在创作中并不突出,但它洁净无尘,折射淡淡光明.
3.网络文学的创作开始向功利化的方向跃进.不少评论家都曾强调过网络写作的非功利性,但非功利性一说值得商榷.网络作家发布自己的文章,冠之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如<<爱情蚂蚁>> <<活得像个人样>><<蚊子遗言>>等以及为自己取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绰号,本身就反映了被 “点击”的希望,而且点击次数越多越好,这是一种对被承认、被欣赏或者说成就感的追求.现在,各大出版社纷纷将网络文学结集出版,使之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从而在其文学性之外附加上了商品性.同时网络作家的隐蔽性已失去,不少成名作家都从幕后走到前台来亮相,成为传媒炒作和评论的热点.过去默默无闻的网络写家通过自己的特色写作名利双收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将成为网络文坛的新偶像,从而影响和带动广大的创作队伍向功利化的方向跃进.李寻欢就坦言: “至于能不能成为一年传统作家,也就是按传统的方式去创作,去出书,我想得到了当然也好,我不拒绝名利.”〔6〕当然也有些写家在名利*中依然故我的存在.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33721.html?s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