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为什么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5 08: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21:26
辽国人自己有独特的选拨人才机制,只是控制辽人不许参加汉人的科举而已。辽国区域辽阔,管辖范围内汉人太多,而辽廷也急需汉族人才来协助管理辽国上上下下的大小事务,因此延续了汉人的科举,以选拔优秀的汉人,为辽国服务。
辽国选拔人才有三种机制,刚才说的科举仅仅针对汉人,辽国人自己选拔人才通常是通过世选制度。可以这么会所,辽国选拔人才对外族来说,绝对是种族歧视,而对契丹人来说,却是一种保护契丹贵族利益,统治辽国中高阶层的一种保护措施,一定要确保在官僚体系上以契丹人的核心地位。所谓世选制度,便是从功臣士大夫的子孙中选拔能力者。中原王朝一般是世袭制,即老子当大王,儿子将来也是大王,老子当大官,儿子将来继承老子的官衔。而世选制度,是契丹这个种族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固有的传统选官制度,这样可以保障契丹种族一辈一辈的优良,淘汰不努力的二代。比如南北院大王这样的超级大官,需要经过世选产生;各地方节度使、枢密使,需要经过世选产生;太医,狱官等专业官吏,需要世选产生。在辽国建国初期,甚至大可汗的地位,都是由上界的可汗选出。
由于世选制度在选拔人才上的局限性,科举制度在辽国也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给有学识有胆识的汉人以及渤海族人们无限的渴望和机会。在辽国的发展中,汉人一样可以通过层层科举以及自己的努力做到大官。据《续通志》记载,有很多人做到南枢密院的职位。科举制度在辽朝影响越来越大,汉族世家都以科举中榜为荣,这也影响到了契丹族人。
辽国禁止契丹人参加科举考试后,第一个打破先例的是耶律庶箴的儿子耶律薄鲁。薄鲁从小博通典籍,学识渊博,他不想通过世选的方式进入官廷,如果这帮被选中觉得是因为自己契丹人的身份,这样对世人不公平。因此他化名后偷偷的报名,参加了科举考试。没想到竟然中举,夺得了进士学位。辽帝知道此事后,大发雷霆,我大辽国契丹贵族怎能参加科举,儿子的错误父亲也要承担,马上下令“庶箴擅令子就科目,鞭之二百”。老爹吃了亏,儿子受不了,找辽帝理论,辽兴宗说道,我们大辽国以武树国,你文采了得,手脚上的功夫,不一定好到哪里去。辽兴宗说完心中高兴,薄鲁憋了一口气。后来再一次打猎中,薄鲁跟随辽兴宗,看树林中一起跑出三只野兔,不等辽兴宗开口,薄鲁策马扬鞭串了出去,啪啪啪三发利箭一出,连中三元,辽兴宗心中佩服,从此再也不提科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