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9: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2 14:20
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老师常常没有办法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同伴之间也没办法彼此回应。所以孩子在课堂中常常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没有得到支持。
日复一日,从完不成学习任务直到最后放弃,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的学困历程。
十年前,我到东京大学跟随佐藤学教授做教育研究。我们在教研中最常见的做法是观察“教师如何教”,而佐藤学教授是观察和分析“孩子如何学”。他每天带我们到一线课堂中去观察、研究、研讨和反思,用这种方法来发现儿童真实的学习情况。这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为我开展研究打下了方法基础。
“学困生”从何而来?
佐藤学教授告诉我们:“教育研究要有‘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的视角融合和转化”。博士毕业我到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工作后,真正有机会以‘蚂蚁之眼’进行观察和研究。
最开始我观察全体学生,在教室里“巡视”,这样“巡视”了一年,有时会有失落感,什么都没观察到。
有一次,我很累不得不坐下来,坐在一个孩子边上听课,我把这个孩子从开始上课到下课整个过程完整观察和记录了下来,竟然有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学困生”是如何产生的?小孩不可能一入校就是“学困生”,而是慢慢变成了“学困生”,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
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公开课,老师肯定进行很好的教学设计了,但在这个课堂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学困生”产生的整个过程。
上课第1-5分钟,孩子们非常开心、愉悦。到15-20分钟,我们看这4个孩子,1和2有一个眼睛已经眯上了,3和4两个孩子在提笔写字。(为保护学生隐私,作者演讲中使用的四位学生的照片,均由网络图片代替)
这些孩子有没有在学习?有没有客观依据?有,就是学习单。这节课的老师有很想法,每个孩子有一个学习单。5、6年前就已经在用“学习单”了。
借助“学习单”,孩子头脑中想的东西,他的思维过程,可以可视化、具像化,孩子学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呈现在“学习单”上。如果课后把“学习单”收回来进行分析,还可以了解孩子上课的情况,这比周考、月考更及时。
通过“学习单”发现,1和2他们确实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整节课老师设计了10个题目,老师进行到第7个题目了,他们还停留在第1个题目。第3个孩子进行到了第2个题目。
(为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照片由网络图片代替)
第4个孩子最让我最震惊。原本我也认为他很认真,因为他一直在“写”,但我发现他的笔和纸隔着一段距离,“学习单”上一个字没有。
他看我走过去,感觉很尴尬,开始换笔芯,换了两只笔芯,但是一直特别不好用,他可能心里想:我换完笔芯你要走吧?但是我没走,站在他边上。然后他开始揉眼睛,他在回避我的目光:我不看你了,你总该走了。但我还是没走,一直站在他边上,直到30分钟,这个孩子是这个表情。意思就是说你拍吧,反正我就这样了,你也知道我的底细了。
(为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照片由网络图片代替)
而这个孩子,大家猜测一下,下课铃一响会有什么表现?对,“蹭”的一下从凳子上跳起来了,然后一下跑出去,像出笼小鸟一样活跃。
如果把这节课上学生们的状态进行回放,您是否发现了一个“学困生”的个人发展史?“学困生”最初也是投入学习的,他的状态也很好。但是,他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他会发出求救信号,需要有人能够帮助他。
但是,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我们常常没有办法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同伴之间也没办法彼此回应。孩子如果说话,还可能会被认为搞小动作,交头接耳。所以孩子在课堂中常常处在孤立无援的状态,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也没有得到支持。日复一日,从完不成学习任务直到最后放弃,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学困生”的学困历程。
虚假学习和浅表学习制造“伪学优生”
另外,我还发现:不少表面上看似认真学习的孩子,如果进行近距离、长时间的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在“虚假学习”。有小孩在课上忙得很,但走过去发现他在画花,有些看似坐得笔直,眼睛??逵猩竦乜醋藕诎澹?涫怠按竽浴痹缫蚜锖帕恕?/p>
同时,“虚假学习”的情况在小学三年级一直到初中二年级不断增加,因为孩子慢慢长大了,他们逐渐了解了课堂规则,也了解了老师的偏好。即便学习上遇到困难,不能持续下去,他们也想要保护自己,满足老师对他们的课堂要求,不自觉地表现出虚假学习的状态。
还有一种是“浅表学习”,上课的时候一直跟着老师转,老师说到哪就记到哪,老师说到哪就背到哪,但他的思维没有启动。
有一次课后,我问一个六年级的女孩:“上课的时候,你划线、做笔记做得很好,你能不能跟我交流一下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女孩说:“老师,我都记在笔记本上了。”我说:“没关系,你记住几点就说几点。”她说:“老师,你看笔记本就知道了。”
这样的孩子,通常到了初二年级左右,更多需要高阶思维的学习的时候就会出现疲态。特别是高中以后,会出现很多“伪学优生”,看起来学习还算优秀,但他的思维没有锻炼出来,一直处在低级学习层次,所以在学业难度增大时,“伪学优生”就突然暴露了,一些孩子到高中以后成绩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
还有一个是“虚假进度”。老师的教学历程和孩子的学习历程不匹配。比如说,一节课老师设计了10个题目,讲完10个题目了,但孩子的进度可能还在第2个题目。
我们做课例实验,让全班孩子都参与学习的话,一节课最多只能够完成2个题目。而且这两个题目如何设置,对老师也有非常高水准的要求。最需要跳进“书山题海”的其实是老师,进行学科本质的研究,然后把真正有挑战性,有难度、有核心价值的问题筛选出来,进行精巧的学习设计,才能让孩子获得完整的、真正的“学习”历程。
如果真正扎实学习、深度学习的话,孩子一般会经历怎样的学习历程呢?我们观察了成百上千的孩子发现:一开始孩子会产生认知冲突和困境,产生混沌,接着他要试错,寻找解决方案,而且找其他人论证他的解决方案,最后他还要改进错误。
一节课看似短短35、40分钟,但对课堂上的孩子而言,如果他的学习需求一次次得不到回应和满足的话,这个过程其实非常漫长。他渐渐就对学习失去兴趣,变成“伪学优”和“学困”。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如何“学教翻转”?
孩子一旦陷入“学困”似乎永远沦为“学困”。所以,我们想研究在什么情况下“学困生”可以发生转变,假如改变“学困生”产生的机制和情境,是不是有可能避免课堂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我们发现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可以。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本质上是建立温暖润泽、平等互助的人际关系,让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协同的方式进行高品质的学习。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经常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习,这跟小组学习有什么区别?我们的学生这样回答:“初中的时候老师也用过小组合作学习,不过是40分钟当中的3分钟或者5分钟的一个环节,老师提问,让我们小组讨论,讨论之后也不会关注我们的讨论结果,而是拿到正确答案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讲解。”我们是否真正信任孩子,是否给了每个孩子以最大的学习自主权,这应该是最本质的区别吧。
学习共同体课堂充分信任孩子的学习能力,从头到尾彻底的“学教翻转”,设计有趣且高挑战的学习任务,先让孩子充分地学,充分地交流,只有当孩子遇到真正困难的时候老师才出手。佐藤学把课堂的流程分为“活动(作业)——协同学习——公共发表”三个方面,而把教师的工作分解程“倾听——串联——反刍”三个方面。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孩子有个最大的感受:这个课堂是我自己的,这个课堂我必须努力,这是我自己的舞台,所以我要把它用好。
如何做到“学教翻转”?必须问题导向,而且设置冲刺挑战性问题。老师先要把这节课到底想干什么先弄清楚:如果设立一个核心教学目标,到底设置在哪里。而且课堂环节一定要少,研究的问题也一定要精,孩子们才能对整个研究课题进行充分思考和不断重构,才能实现“深度学习”。
我们现在采用的一个方法就是设计三单:预习单、学习单和作业单。
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简单基础性东西放在“预习单”上。老师上课时研究冲刺挑战性课题,对于优等生也有一定困难的课题。问题也许只有一两个,但课上集中思考,集中讨论,有时候一个问题可以把这个单元,甚至整本书核心东西体现出来,这样的问题则放在“学习单”上;“作业单”则是拓展、延伸的部分或变式练习。
“三单”设计流程
用这种方式,我们把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希望孩子学会的东西,先分类分层归纳好,上课就不会慌乱,也不会花费孩子很多时间,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创造。
在尝试“学教翻转”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孩子在学习单发下去后会发呆或不知所措,为什么?习惯了别人讲给他,让他主动加工信息时,他反而表现出迟缓、不适应。
如果一个孩子失去主动的思维加工能力,只是吸收别人的东西,另一个孩子是通过主动思考获取知识,他们成绩或许完全一样,但是这两种学习对孩子的意义完全不同。
在课堂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如果课堂上讨论的都是冲刺挑战课题,而不是一般的基础性课题,“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概念反而变得非常模糊。有时候学优生没有所谓的“学困生”反应快,因为很多学优生都是被动接受的能手,主动学习反而有困难。所以,我们倡导同伴互助下的自主探究,“学教翻转”的学习共同体的课堂。
如何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为核心,我们建了这样一个“学习力模型”。
学习力模型简图
两个坐标轴分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倾听能力。
如果学生的自主思维没有运行起来,其实无法实现独立学习。所以我们既要给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机会,同时让孩子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家要互相倾听,互相学习。
创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首先要建立倾听关系,然后设计“三单”,特别是设计冲刺挑战性的课题,要把知识进行归纳,挑选出真正有挑战性的,对孩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接下来我们可以采用“学教翻转”的方式,同伴互助的探究。
学习共同体的“黄金三角”与“二元互动”
当我们开始着手设计高品质学习任务时,学科本质研究变得非常重要。学习共同体的教师都是从最开始的教学能手逐渐转变为学科专家。必须要有这个转变,如果没有学科专家的这个背景的话,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很难持续。
如果是作为综合课程,不考虑学科,只考虑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准备的话,那就要不断强化倾听关系,以及不断升级冲刺挑战性课题,这样才能把孩子的学习引入深度。
在这个基础上,学习共同体的课程还将重构教育生态。所以,学习共同体实际上是一个三层的同心圆结构。
学习共同体的“同心圆”结构
总结一下,学习共同体以相互倾听的关系作为基础,以平等协同的关系来取代“孤立竞争”的关系,从而形成了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种安全的氛围中解放儿童的学习力。
老师亲自示范倾听,对所有的学生都表现出高度的耐心、高度的期待,并且设计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冲刺挑战性课题,老师以倾听、串联、反刍为主要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自主思考和深度学习的快乐。
学校则通过系列化的课例研究为老师们创设这样的专家成长的环境,并让家长和社会人士都能参与进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互相理解和包容、良性互助和互信的教育生态。
这种整体教育生态的变化是学习共同体所追求的,不但是课堂转型和学校变革,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转型发展,所有人将在这场变革中受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