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9:0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4:43
1.杧果扁喙叶蝉(ldioscopus incertus)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组织汁液,致使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每年发生多代,终年可见,田间世代重叠,每年2~4月为盛发期。
防治: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可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选用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50%稻丰散或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奏效。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药剂应轮换使用。
2.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俗称钻心虫。幼虫钻蛀嫩梢、花穗、叶柄等处危害,虫株率常达100%。被害梢、穗生势衰弱,多枯死。广西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枯枝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1~3月陆续羽化、交配。卵多产于嫩梢、花穗或叶柄上。
防治:①经常清除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又可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d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嫩梢或花轴伸长仅2~3cm时,喷洒20%灭扫利6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或50%杀螟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有良好的保梢效果。
3.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
幼虫在嫩叶内取食叶肉,并形成突起的虫瘿,叶片常见多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严重畸形、皱缩。幼虫老熟后破瘿弹跳入土化蛹,遂引起叶片穿孔并常诱发细菌性角斑病。严重影响幼叶生长,甚至造成梢枯。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幼虫入土3~5cm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前后羽化出土。雌虫交配后产卵于嫩叶。
防治:①新梢嫩叶刚抽出,即喷施20%灭扫利6000倍液,2.5%敌杀死、20%兴棉宝4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②果园经常中耕除草松土,破坏化蛹场所。
4.杧果螟蛾类
危害杧果的螟蛾类主要有杧果褐翅齿螟(食果蛾,Pseudonoorda minor)和蛀果蛾(学名待定)。褐翅齿螟以幼虫钻蛀果肉危害,受害果表面有一明显蛀孔,外有虫粪。蛀果蛾为近年新发现的害虫,以幼虫钻蛀果肉为害,受害果内有一隧道,可引起烂果和落果。褐翅齿螟在广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树皮裂缝中越冬。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果实表面或果柄上。5~6月果实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根据测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连续2~3次喷施2.5%敌杀死4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兴棉宝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于产卵前期。
5.杧果象甲类
危害我国杧果的象甲主要有杧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异名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杧果果核象甲(Curculio sp.)、杧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s Fabricius,异名Acryptorrhynchus frigis F.)和杧果剪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等4种。除剪叶象甲危害叶片外,其余3种均危害果实,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1)杧果果实象甲
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柬埔寨。幼虫危害果核,造成落果或使种核丧失发芽能力。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果核内或枝干裂缝处越冬,翌年2~3月飞出,在花序和嫩叶上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幼果的表皮,孵化后幼虫蛀入果核,取食子叶,6~7月份新成虫大量出现。
(2)杧果果肉象甲
分布于云南省及东南亚各国。幼虫蛀食果肉,并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充满虫粪,不堪食用。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次春活动,经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作补充营养后产卵于幼果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老熟后亦在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
(3)杧果果核象甲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景洪、勐腊)。幼虫蛀食果核,导致幼果脱落,象牙杧最易受害。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春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危害,被害果于幼虫接近老熟时脱落。
(4)杧果剪叶象甲
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现。成虫除取食嫩叶危害外,雌成虫在嫩叶产卵后便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受害新梢成为秃枝,严重影响树的生长势。卵随叶片落地,孵化后取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每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内越冬,每年3~4月羽化出土,为害嫩梢。
防治:①加强检疫,严禁到疫区调运种子、果实和苗木。新区一经发现,应坚决扑灭。②经常清除落果、果核、落叶,并集中烧毁。③冬季清园时堵塞树干孔洞,并向树冠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消灭越冬成虫。④幼果期用40%乐果乳剂和90%敌百虫各1000倍的混合液喷洒树冠,每次间隔7~10d,连续3~4次。
6.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幼虫钻蛀枝条和树干,常有一树多虫危害的现象,属毁灭性的杧果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交尾后的雌虫多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心部形成蛀道。被害枝干的外表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孔口外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志。整个幼虫期长达266~311d,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
防治方法参阅柑桔天牛类。
7.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rana)
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蛀道,并啃食树皮。被害树生长不良,枯枝多,产量低。
生活习性及防治部分请参阅荔枝害虫的有关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3 15:40
1.杧果扁喙叶蝉(ldioscopus incertus)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组织汁液,致使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每年发生多代,终年可见,田间世代重叠,每年2~4月为盛发期。
防治: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可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选用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50%稻丰散或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奏效。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药剂应轮换使用。
2.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俗称钻心虫。幼虫钻蛀嫩梢、花穗、叶柄等处危害,虫株率常达100%。被害梢、穗生势衰弱,多枯死。广西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枯枝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1~3月陆续羽化、交配。卵多产于嫩梢、花穗或叶柄上。
防治:①经常清除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又可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d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嫩梢或花轴伸长仅2~3cm时,喷洒20%灭扫利6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或50%杀螟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有良好的保梢效果。
3.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
幼虫在嫩叶内取食叶肉,并形成突起的虫瘿,叶片常见多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严重畸形、皱缩。幼虫老熟后破瘿弹跳入土化蛹,遂引起叶片穿孔并常诱发细菌性角斑病。严重影响幼叶生长,甚至造成梢枯。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幼虫入土3~5cm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前后羽化出土。雌虫交配后产卵于嫩叶。
防治:①新梢嫩叶刚抽出,即喷施20%灭扫利6000倍液,2.5%敌杀死、20%兴棉宝4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②果园经常中耕除草松土,破坏化蛹场所。
4.杧果螟蛾类
危害杧果的螟蛾类主要有杧果褐翅齿螟(食果蛾,Pseudonoorda minor)和蛀果蛾(学名待定)。褐翅齿螟以幼虫钻蛀果肉危害,受害果表面有一明显蛀孔,外有虫粪。蛀果蛾为近年新发现的害虫,以幼虫钻蛀果肉为害,受害果内有一隧道,可引起烂果和落果。褐翅齿螟在广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树皮裂缝中越冬。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果实表面或果柄上。5~6月果实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根据测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连续2~3次喷施2.5%敌杀死4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兴棉宝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于产卵前期。
5.杧果象甲类
危害我国杧果的象甲主要有杧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异名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杧果果核象甲(Curculio sp.)、杧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s Fabricius,异名Acryptorrhynchus frigis F.)和杧果剪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等4种。除剪叶象甲危害叶片外,其余3种均危害果实,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1)杧果果实象甲
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柬埔寨。幼虫危害果核,造成落果或使种核丧失发芽能力。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果核内或枝干裂缝处越冬,翌年2~3月飞出,在花序和嫩叶上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幼果的表皮,孵化后幼虫蛀入果核,取食子叶,6~7月份新成虫大量出现。
(2)杧果果肉象甲
分布于云南省及东南亚各国。幼虫蛀食果肉,并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充满虫粪,不堪食用。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次春活动,经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作补充营养后产卵于幼果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老熟后亦在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
(3)杧果果核象甲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景洪、勐腊)。幼虫蛀食果核,导致幼果脱落,象牙杧最易受害。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春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危害,被害果于幼虫接近老熟时脱落。
(4)杧果剪叶象甲
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现。成虫除取食嫩叶危害外,雌成虫在嫩叶产卵后便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受害新梢成为秃枝,严重影响树的生长势。卵随叶片落地,孵化后取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每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内越冬,每年3~4月羽化出土,为害嫩梢。
防治:①加强检疫,严禁到疫区调运种子、果实和苗木。新区一经发现,应坚决扑灭。②经常清除落果、果核、落叶,并集中烧毁。③冬季清园时堵塞树干孔洞,并向树冠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消灭越冬成虫。④幼果期用40%乐果乳剂和90%敌百虫各1000倍的混合液喷洒树冠,每次间隔7~10d,连续3~4次。
6.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幼虫钻蛀枝条和树干,常有一树多虫危害的现象,属毁灭性的杧果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交尾后的雌虫多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心部形成蛀道。被害枝干的外表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孔口外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志。整个幼虫期长达266~311d,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
防治方法参阅柑桔天牛类。
7.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rana)
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蛀道,并啃食树皮。被害树生长不良,枯枝多,产量低。
生活习性及防治部分请参阅荔枝害虫的有关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4:43
1.杧果扁喙叶蝉(ldioscopus incertus)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组织汁液,致使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每年发生多代,终年可见,田间世代重叠,每年2~4月为盛发期。
防治: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可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选用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50%稻丰散或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奏效。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药剂应轮换使用。
2.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俗称钻心虫。幼虫钻蛀嫩梢、花穗、叶柄等处危害,虫株率常达100%。被害梢、穗生势衰弱,多枯死。广西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枯枝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1~3月陆续羽化、交配。卵多产于嫩梢、花穗或叶柄上。
防治:①经常清除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又可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d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嫩梢或花轴伸长仅2~3cm时,喷洒20%灭扫利6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或50%杀螟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有良好的保梢效果。
3.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
幼虫在嫩叶内取食叶肉,并形成突起的虫瘿,叶片常见多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严重畸形、皱缩。幼虫老熟后破瘿弹跳入土化蛹,遂引起叶片穿孔并常诱发细菌性角斑病。严重影响幼叶生长,甚至造成梢枯。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幼虫入土3~5cm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前后羽化出土。雌虫交配后产卵于嫩叶。
防治:①新梢嫩叶刚抽出,即喷施20%灭扫利6000倍液,2.5%敌杀死、20%兴棉宝4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②果园经常中耕除草松土,破坏化蛹场所。
4.杧果螟蛾类
危害杧果的螟蛾类主要有杧果褐翅齿螟(食果蛾,Pseudonoorda minor)和蛀果蛾(学名待定)。褐翅齿螟以幼虫钻蛀果肉危害,受害果表面有一明显蛀孔,外有虫粪。蛀果蛾为近年新发现的害虫,以幼虫钻蛀果肉为害,受害果内有一隧道,可引起烂果和落果。褐翅齿螟在广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树皮裂缝中越冬。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果实表面或果柄上。5~6月果实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根据测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连续2~3次喷施2.5%敌杀死4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兴棉宝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于产卵前期。
5.杧果象甲类
危害我国杧果的象甲主要有杧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异名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杧果果核象甲(Curculio sp.)、杧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s Fabricius,异名Acryptorrhynchus frigis F.)和杧果剪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等4种。除剪叶象甲危害叶片外,其余3种均危害果实,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1)杧果果实象甲
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柬埔寨。幼虫危害果核,造成落果或使种核丧失发芽能力。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果核内或枝干裂缝处越冬,翌年2~3月飞出,在花序和嫩叶上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幼果的表皮,孵化后幼虫蛀入果核,取食子叶,6~7月份新成虫大量出现。
(2)杧果果肉象甲
分布于云南省及东南亚各国。幼虫蛀食果肉,并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充满虫粪,不堪食用。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次春活动,经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作补充营养后产卵于幼果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老熟后亦在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
(3)杧果果核象甲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景洪、勐腊)。幼虫蛀食果核,导致幼果脱落,象牙杧最易受害。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春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危害,被害果于幼虫接近老熟时脱落。
(4)杧果剪叶象甲
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现。成虫除取食嫩叶危害外,雌成虫在嫩叶产卵后便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受害新梢成为秃枝,严重影响树的生长势。卵随叶片落地,孵化后取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每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内越冬,每年3~4月羽化出土,为害嫩梢。
防治:①加强检疫,严禁到疫区调运种子、果实和苗木。新区一经发现,应坚决扑灭。②经常清除落果、果核、落叶,并集中烧毁。③冬季清园时堵塞树干孔洞,并向树冠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消灭越冬成虫。④幼果期用40%乐果乳剂和90%敌百虫各1000倍的混合液喷洒树冠,每次间隔7~10d,连续3~4次。
6.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幼虫钻蛀枝条和树干,常有一树多虫危害的现象,属毁灭性的杧果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交尾后的雌虫多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心部形成蛀道。被害枝干的外表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孔口外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志。整个幼虫期长达266~311d,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
防治方法参阅柑桔天牛类。
7.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rana)
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蛀道,并啃食树皮。被害树生长不良,枯枝多,产量低。
生活习性及防治部分请参阅荔枝害虫的有关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4:43
1.杧果扁喙叶蝉(ldioscopus incertus)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组织汁液,致使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每年发生多代,终年可见,田间世代重叠,每年2~4月为盛发期。
防治: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可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选用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50%稻丰散或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奏效。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药剂应轮换使用。
2.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俗称钻心虫。幼虫钻蛀嫩梢、花穗、叶柄等处危害,虫株率常达100%。被害梢、穗生势衰弱,多枯死。广西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枯枝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1~3月陆续羽化、交配。卵多产于嫩梢、花穗或叶柄上。
防治:①经常清除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又可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d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嫩梢或花轴伸长仅2~3cm时,喷洒20%灭扫利6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或50%杀螟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有良好的保梢效果。
3.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
幼虫在嫩叶内取食叶肉,并形成突起的虫瘿,叶片常见多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严重畸形、皱缩。幼虫老熟后破瘿弹跳入土化蛹,遂引起叶片穿孔并常诱发细菌性角斑病。严重影响幼叶生长,甚至造成梢枯。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幼虫入土3~5cm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前后羽化出土。雌虫交配后产卵于嫩叶。
防治:①新梢嫩叶刚抽出,即喷施20%灭扫利6000倍液,2.5%敌杀死、20%兴棉宝4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②果园经常中耕除草松土,破坏化蛹场所。
4.杧果螟蛾类
危害杧果的螟蛾类主要有杧果褐翅齿螟(食果蛾,Pseudonoorda minor)和蛀果蛾(学名待定)。褐翅齿螟以幼虫钻蛀果肉危害,受害果表面有一明显蛀孔,外有虫粪。蛀果蛾为近年新发现的害虫,以幼虫钻蛀果肉为害,受害果内有一隧道,可引起烂果和落果。褐翅齿螟在广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树皮裂缝中越冬。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果实表面或果柄上。5~6月果实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根据测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连续2~3次喷施2.5%敌杀死4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兴棉宝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于产卵前期。
5.杧果象甲类
危害我国杧果的象甲主要有杧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异名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杧果果核象甲(Curculio sp.)、杧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s Fabricius,异名Acryptorrhynchus frigis F.)和杧果剪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等4种。除剪叶象甲危害叶片外,其余3种均危害果实,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1)杧果果实象甲
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柬埔寨。幼虫危害果核,造成落果或使种核丧失发芽能力。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果核内或枝干裂缝处越冬,翌年2~3月飞出,在花序和嫩叶上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幼果的表皮,孵化后幼虫蛀入果核,取食子叶,6~7月份新成虫大量出现。
(2)杧果果肉象甲
分布于云南省及东南亚各国。幼虫蛀食果肉,并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充满虫粪,不堪食用。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次春活动,经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作补充营养后产卵于幼果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老熟后亦在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
(3)杧果果核象甲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景洪、勐腊)。幼虫蛀食果核,导致幼果脱落,象牙杧最易受害。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春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危害,被害果于幼虫接近老熟时脱落。
(4)杧果剪叶象甲
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现。成虫除取食嫩叶危害外,雌成虫在嫩叶产卵后便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受害新梢成为秃枝,严重影响树的生长势。卵随叶片落地,孵化后取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每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内越冬,每年3~4月羽化出土,为害嫩梢。
防治:①加强检疫,严禁到疫区调运种子、果实和苗木。新区一经发现,应坚决扑灭。②经常清除落果、果核、落叶,并集中烧毁。③冬季清园时堵塞树干孔洞,并向树冠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消灭越冬成虫。④幼果期用40%乐果乳剂和90%敌百虫各1000倍的混合液喷洒树冠,每次间隔7~10d,连续3~4次。
6.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幼虫钻蛀枝条和树干,常有一树多虫危害的现象,属毁灭性的杧果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交尾后的雌虫多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心部形成蛀道。被害枝干的外表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孔口外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志。整个幼虫期长达266~311d,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
防治方法参阅柑桔天牛类。
7.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rana)
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蛀道,并啃食树皮。被害树生长不良,枯枝多,产量低。
生活习性及防治部分请参阅荔枝害虫的有关部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4:43
1.杧果扁喙叶蝉(ldioscopus incertus)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幼嫩组织汁液,致使幼芽、花穗枯萎、幼果脱落;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该虫每年发生多代,终年可见,田间世代重叠,每年2~4月为盛发期。
防治:①避免不同杧果品种混种,以免抽梢先后不一。注意控制肥、水,力求果园抽穗一致,以便于集中防治。对于结果树,更可控制夏梢,中断其食料,以达到控制虫口密度的目的。②选用50%叶蝉散、50%马拉硫磷、50%稻丰散或25%亚胺硫磷1000~1500倍液;20%速灭杀丁或10%高效灭百可乳油6000~8000倍液;40%乐果+80%敌敌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喷雾均可奏效。为防止害虫产生抗性,药剂应轮换使用。
2.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俗称钻心虫。幼虫钻蛀嫩梢、花穗、叶柄等处危害,虫株率常达100%。被害梢、穗生势衰弱,多枯死。广西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在枯枝内或树皮下越冬,翌年1~3月陆续羽化、交配。卵多产于嫩梢、花穗或叶柄上。
防治:①经常清除枯枝、朽木,刮除粗皮,减少合适的化蛹场所。又可根据幼虫化蛹的习性,在树干基部绑扎稻草引诱老熟幼虫化蛹,每隔8~10d收捕一次,效果显著。②嫩梢或花轴伸长仅2~3cm时,喷洒20%灭扫利6000倍液,或2.5%敌杀死4000倍液,或50%杀螟松、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每周1次,连续2~3次,有良好的保梢效果。
3.杧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cola)
幼虫在嫩叶内取食叶肉,并形成突起的虫瘿,叶片常见多头幼虫危害。致使叶片严重畸形、皱缩。幼虫老熟后破瘿弹跳入土化蛹,遂引起叶片穿孔并常诱发细菌性角斑病。严重影响幼叶生长,甚至造成梢枯。一年发生十几代。以幼虫入土3~5cm化蛹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前后羽化出土。雌虫交配后产卵于嫩叶。
防治:①新梢嫩叶刚抽出,即喷施20%灭扫利6000倍液,2.5%敌杀死、20%兴棉宝4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②果园经常中耕除草松土,破坏化蛹场所。
4.杧果螟蛾类
危害杧果的螟蛾类主要有杧果褐翅齿螟(食果蛾,Pseudonoorda minor)和蛀果蛾(学名待定)。褐翅齿螟以幼虫钻蛀果肉危害,受害果表面有一明显蛀孔,外有虫粪。蛀果蛾为近年新发现的害虫,以幼虫钻蛀果肉为害,受害果内有一隧道,可引起烂果和落果。褐翅齿螟在广西每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枯枝、树皮裂缝中越冬。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交尾产卵,卵散产在果实表面或果柄上。5~6月果实受害最为严重。
防治:根据测报,在成虫羽化盛期,每隔7~10d,连续2~3次喷施2.5%敌杀死4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20%兴棉宝4000倍液,将成虫消灭于产卵前期。
5.杧果象甲类
危害我国杧果的象甲主要有杧果果实象甲(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异名Acryptorrhynchus olivieri Faust)、杧果果核象甲(Curculio sp.)、杧果果肉象甲(Sternochetus frigis Fabricius,异名Acryptorrhynchus frigis F.)和杧果剪叶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等4种。除剪叶象甲危害叶片外,其余3种均危害果实,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
(1)杧果果实象甲
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缅甸、柬埔寨。幼虫危害果核,造成落果或使种核丧失发芽能力。云南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果核内或枝干裂缝处越冬,翌年2~3月飞出,在花序和嫩叶上取食,补充营养,交尾后产卵于幼果的表皮,孵化后幼虫蛀入果核,取食子叶,6~7月份新成虫大量出现。
(2)杧果果肉象甲
分布于云南省及东南亚各国。幼虫蛀食果肉,并形成不规则的纵横蛀道,充满虫粪,不堪食用。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树干裂缝、树洞等处越冬,次春活动,经取食嫩梢或幼果皮层作补充营养后产卵于幼果果内。孵化后,幼虫在果内取食果肉,老熟后亦在果内化蛹。成虫羽化后咬破果皮而出,取食杧果嫩梢幼叶。
(3)杧果果核象甲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景洪、勐腊)。幼虫蛀食果核,导致幼果脱落,象牙杧最易受害。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次春出土活动并产卵于幼果内。孵化后幼虫钻入果核危害,被害果于幼虫接近老熟时脱落。
(4)杧果剪叶象甲
在广西、海南、云南、广东、福建等省(区)均有发现。成虫除取食嫩叶危害外,雌成虫在嫩叶产卵后便将叶片从基部咬断,使受害新梢成为秃枝,严重影响树的生长势。卵随叶片落地,孵化后取食叶肉,老熟后入土化蛹。每年发生7~9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土内越冬,每年3~4月羽化出土,为害嫩梢。
防治:①加强检疫,严禁到疫区调运种子、果实和苗木。新区一经发现,应坚决扑灭。②经常清除落果、果核、落叶,并集中烧毁。③冬季清园时堵塞树干孔洞,并向树冠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消灭越冬成虫。④幼果期用40%乐果乳剂和90%敌百虫各1000倍的混合液喷洒树冠,每次间隔7~10d,连续3~4次。
6.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幼虫钻蛀枝条和树干,常有一树多虫危害的现象,属毁灭性的杧果害虫。每年发生一代,跨年完成。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2~4月化蛹,4~5月大量成虫出现,交尾后的雌虫多产卵于枝条近端部的芽痕或伤口的皮层与木质部之间的缝隙中。幼虫孵出后即蛀入枝条内并往下向主干方向钻蛀,在木心部形成蛀道。被害枝干的外表出现无数距离不等、大小不一的通气孔,孔口外粘附由树液、木屑、虫粪等黑褐色的混合物,这是此虫危害的重要标志。整个幼虫期长达266~311d,老熟幼虫在原蛀道内作室化蛹。
防治方法参阅柑桔天牛类。
7.相思拟木蠹蛾(Lepidarbela barana)
幼虫钻蛀木质部形成蛀道,并啃食树皮。被害树生长不良,枯枝多,产量低。
生活习性及防治部分请参阅荔枝害虫的有关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