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26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1:05
1、推动了各国经济走向国际化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
经济全球化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各国经济突破国家界限,相互依存、互相 渗透,在所有经济部门和各个经济环节上紧密联系,实行程度不同的合作与调节,并向着资本国际化、贸易国际化、金融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体现,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地区经济集团化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
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3、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
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
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4、全球范围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差距的扩大。
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
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
5、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与机遇并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则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经济全球化给它们带来的利益远多于发展中国家。首先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
其次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再者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全球化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2:23
应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不论如何影响中国的经济建设,中国都应敞开大门,适应这一趋势,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把握其中机会,面对各种挑战,至于现在的影响是如果可以看一下这篇文章: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企业常常是大规模货币投机的主要责任者,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不断下降。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差距扩大。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国应主动参与
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为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就是企业不只在本国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资源,消费全球化则指消费者不只在本国市场而是在世界范围内买东西。在全球范围内从事生产和贸易,也就必然有统一的全球规则,WTO是一种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多边是优于双边的,至少有一个比较权威的仲裁机构解决反倾销和贸易纠纷。
人们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将给中国出口带来的利益,但中国的贸易得利还应反映在进口上,进口可以使消费者买到更多优质的东西,以更少的钱购买一些商品,消费者所得应是衡量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更重要的是,贸易和投资还带来许多外部效应,使中国的服务质量和态度大大改善,这在经济学上叫做技术外溢,它不同于技术转让,是不用付费的所得。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第四,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
第一是实行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化的关系。我们必须按国际上共同的规则来办事,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的保护措施上,尽早参与全球化贸易,就是要*着我们的企业改革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竞争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与缩小国际间差距的关系。
第三是扩大内需与增加外贸出口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内市场很大,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外贸的重要性。
中国在制定经济全球化战略时,应考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只有不断深化经济*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公司。由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3:58
(2014·荆门)某*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给了富人,其它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认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差距悬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5:49
积极影响:
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国际组织,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②发展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可以利用国际市场,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公司,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利益。
2)消极影响:
导致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出现“数字鸿沟”;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在经济增长中环境恶化,忽视社会进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7:57
1、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或核心是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因而必然会促进世界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增长。首先,科技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其次,促进国际分工;再次,提高世界经济的整体效率;最后,优化国际经济关系结构,即推动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等各类国际交易的发展及其比重的合理化。
2、推动世界经济有序运行:(1)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协调;(2)国际经济协调在当代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重要性;(3)当代国际经济协调的特点、作用和局限性。
第一、生产和国际化。
新技术*,使世界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技术群和种类繁多的新产品,各国在新的科技*中各有优势和劣势。为了更快的发展自己,各国都必须扬长避短,在生产领域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以达到节约本国社会劳动,获得较好效益的目的。
目前,各国公路上奔驰的汽车、只公桌上的各种电子计数器、以及居民家中的诸多电器设备虽然标明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但其中很多部件是在他国生产的。如波间公司将要推出的下一种型号的客机,将在华盛顿和日本设计,在西雅图组装,尾部整流将来自加拿大,机尾部分产于意大利,发动机将由英国制造。
又如:日本生产的袖珍计算器,其微处理器芯片来自美国,外壳由印度生产,一部分零件从韩国采购,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或阿尔及利亚装配,然后贴上“日本制造”的***,最后销往世界各地。
再比如:全球闻名的“耐克”球鞋年产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但是,美国“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选厂、监制和销售,而生产却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
美国前劳工*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任务》一书中说:“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从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一辆庞蒂克勒曼库汽车时,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零件制造商,700美元是西德设计师的报酬,400美元是用来购买台湾、新加坡的零部件,250美元付给英国的广告商,余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的通用汽车公司以及纽约的银行、保险公司分享。
第二、市场的国际化。
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现代经济活动,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发展速度极快。由于一国国内的生产和消费、产品和市场、资金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使得越来越我的企业冲破国家和地区的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求得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寻找更广阔的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不但发达国家为了争夺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角逐,而且发展中国家也为了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把外向型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这就使得各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
根据联合国有关统计资料,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0年为11.4%、1980年为14.1%、1990年为16.2%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30%,一些石油输出国和欧盟国家的外贸出口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0%。
不仅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国际化,就连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出趋向全球化。以VISA(维萨)信用卡为例,1991年全世界1.87亿人拥有此卡,几十个国家(地区)的650万家商店接受这种卡作为交易货币,每天的交易量为5.7亿美元,而VISA卡只是众多信用卡中的一种,真要谓“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第三、资金的国际化。
新科技*导致一系列新兴企业的崛起和一部分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更新。国际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各国资本的大规模*运动,形成资本的国际化。
*公司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经济向全球化迈进。据联合国的有关资料统计,1970年全球有7000家跨公司,1995年已超过37000家,共有海外子公司20多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最大的几家*公司,如通用汽车公司,年销售额2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丹麦、挪威、希腊、葡萄牙等国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据报道,1992年全世界外汇市场日平均成交额1万亿美元,同年1月,世界十大银行的外汇储备总额是5556亿美元,日交易额几乎比全部储备多1倍,单是伦敦的欧洲美元市场的年交易额,至少是世界贸易额的25倍。
第四、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
由于新科技*劳动起的新产业技术群涉及范围广,科技开发投入多、风险大,仅靠个别国家完全独揽新技术已成为不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分享新技术*的成果,必须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道路。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世界技术贸易总额60年代为30亿美元,70年代为120亿美元,80年代为500亿美元,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第五、信息传播国际化。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说:“在把我们这个星球转变为‘地球经济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两项发明是喷气式飞机和通信卫星。其中通信卫星大概是最重要的发明。”电子时代的到来,一日千里地改变着交通和通讯的面貌,缩短着人们之间的距离。新技术*带来的新技术使全球性经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
1993年9月15日,美国克林顿*宣布,美国将实施一项“永久改变美国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沟通的方式”的全国信息网络建设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信息高速公路”不仅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届里,人们了将可望真正实现“秀才不出门,可看天下事,可知天下事,可购天下物”,地球真的成了一个“小村庄”了。从市场经济的特征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0:22
地球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