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行政主体的概念、特征及种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27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6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6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5

  中国当今行政主体概念、特征与分类浅析

  sunxiao

  内容提要:行政主体是个抽象的概念,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对于我们学习和理解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具体的分析了行政主体的概念和特征,比较了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异同,并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行政主体的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地介绍。

  关键词:行政主体 概念 特征 分类

  一、行政主体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法律上的行政主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能成为行政主体,只有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具有*、组织法规定的行政职权,它可以成为行政主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非经法律、法规的特别授权,不能行使国家行政权和实施行政行为,因而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能否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管理是判定一个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的标准。比如被委托的组织虽然在委托范围内也可以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实施某些行政行为,但它们不是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而是以委托它的行政机关的名义实施的,因而被委托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一个组织是否是某项活动中的行政主体,重要的标准是看其是否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如果仅仅实施行政活动,但并不负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那么,这个组织就不是行政主体。如某个社会团体接受行政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活动,但并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责任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承担,受委托的社会团体就不是行政主体,主体只能是委托的行政机关。再如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由公务员来行使,但公务员的职务行为,并不由其本身对外承担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公务员不能作为被告应诉。公务员实施的职务行为,由其所在行政机关对外承担行*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由其所在机关为被告应诉。因而,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

  (4)行政主体一般由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提当。行政主体主要是由行政机关担任,但又不限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某种非行政机关社会组织行使某项行政职权,实施某种行政行为,该组织即取得行政主体地位。

  二、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区别

  主体是一定关系的参加者,行政主体是行政关系的参加者,是行政关系中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一方。多数情况下,行政关系中的行政主体是由行政机关担当,但行政主体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生活中用语,行政主体则是一个法学上的概念。其区别在于:

  (1)行政主体是行政组织在行政关系中的一种地位,只有在行政机关参加进一种行政管理关系时,它才在这种关系中具有行政主体地位。所以不能在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两个概念中间划等号。

  (2)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而,某个*机构可能是行政机关,但它并不一定就能成为行政主体。例如*内部的某个办事机构、协调性机构,它们仅负责管理、协调内部事务,并不对外行使职权,不能与相对人之间形成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因此也就不会有什么责任需要承担,因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3)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可以具有双重身份,即民事主体与行政主体。它即可以民事主体的身份从事活动,如到商店购买办公用品,也可以行政主体的身份从事行政活动,如作出行政处罚。当行政机关租用办公用房、购买办公用品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当其以行政职权享有者的身份进行管理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在不同的活动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在行*上关注的是行政机关的行政主体身份。

  (4)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在行*上,行政主体是以行政职权的享有者身份出现的,行政职权为行政机关所享有,因而,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但行政机关对行政权并不构成独占。在许多情况下,非行政机关的社会团体也可能享有行政权,在行*上具有行政主体身份。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国家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展,公共职能不断扩张,许多事情授权于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实施,它们因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取得行*上的行政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http://www.fafawang.com/bbs/dispbbs.asp?boardid=15&id=13949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20:36

行政主体的概念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职权,能以自己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作出影响相对*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的行政组织。

行政主体的特征

(1)行政主体是具有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2)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
(3)行政主体必须是能够承担行政活动的法律后果的组织。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主要有两类:行政机关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物流师证书就业前景 大话西游之战歌,齐天小圣,能吃几个1000年的蟠桃,才能变摸样? 高手们啊... 大话西游外传刚上来怎么就给的齐天小圣是紫色品阶的 大话西游之战歌。齐天小圣怎嘛打技能 大话西游外传怎么获得变色齐天小圣 大话西游外传领变异齐天小圣的是什么序列号 如何设置代理服务器(如何设置代理服务器地址) 家庭劳动有什么? ...和“而” 字的 用法 比如想介词啦 并想用学而实习之 之和而中点一...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是什么类别的学校 以纵向一体化实现产业的垂直整合,有什么意义 偏头痛是什么原因? 乡镇政府是不是行政主体 微笑是一条曲线,它能把一切都拉直是什么意思? 多选 下列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的是? 偏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村委会属于行政主体么 vertical integration 纵向整合什么意思 公共行政的主体 偏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 非关联式多角化的定义是什么? vertically integrated是什么意思 市政府办公室属于行政主体吗 垂直搭建是什么意思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不是行政主体 下列属于行政主体的是()A审计局B会计事务所C省民政局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 求解:什么事垂直整合模式? 行政主体 公司的垂直统一管理是什么意思 国务院办公厅是行政主体吗 偏头痛有哪些症状呢? 公安机关是不是行政主体? 偏头痛有什么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行政管理主体是什么 偏头痛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行政机关和行政主体的关系是什么 偏头痛有哪些症状? 为什么会出现偏头痛呢? 偏头痛有哪些显著的症状 偏头痛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偏头痛的症状有哪些? 偏头痛有什么危害? 偏头痛有什么好的方法可治愈? 被投诉虚假宣传一般怎么处理? 患上偏头痛,有什么办法能缓解疼痛感? 红楼梦:薛家怎么住进了贾府? 淘宝网店被投诉虚假发货 会怎么处理? 红楼梦中薛家是如何败落的? 红楼的同人小说名字,一个重生或者穿越过去的考试连中三元的 红楼梦中的薛家是皇商,那他们家都做些什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