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之旅散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08: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17:46
一
一个碧蓝空旷的天空。那天,1994年9月28日,我们准备去市郊林区散步,下午还得赶回接待亲家母。我们驱车约一个小时,远离繁华的汉堡市区,车子在大片平坦农田中的树林旁。这里已经稀疏的停放了七八辆小轿车,当然也是来此郊游的。
下车后,我和女儿背着果饮食物。德国孕妇后期,除规定每周几次做多种孕妇操、游泳等运动外,出门背上最好背几斤重的东西,以保持身体前后平衡,所以每次出游她都背不离包(一次她背了十来斤菜类进屋,令我心痛不已,她说,没事的。德国的孕妇享受着社区免费保健待遇,每周2-3个晚上约两小时的孕妇培训,丈夫陪同一起操练,平时在家里的地毯上定时练习。由于他们重视孕妇保健,30-40岁之间生头胎都很正常,德国孕妇剖腹生产率微乎其微)。
女婿扛着他的专用照摄等器材包。我抬头望去,我们置身于农田与树林的'交界处,这片高大的林木点缀着大片肥沃的土地。这里并不是山区,更非原始森林,而是胜过原始森林的德国很普通的农田防护林。我们步入那高耸入云的丛林之中,树杆高大粗壮而挺拔,枝繁叶茂。落叶和干枯树枝,坠落在一两尺多深的杂草丛中,脚踩在上面如棉絮一般。眼环四周,我们尤如迈进了深山老林,和真正的原始森林中除有山峦起伏、凹凸不平外,相差无几,叫人不可思议。不是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了满地斑驳倾斜的树影和光点,我们已辨别不出东西南北;要不是有了森林地图,十有*,迷路不可!
德国的农民耕作已经全面机械化,城乡、工农差别已经消失。由于粮食过剩,农田早已实行隔年轮休,农民的损失*补贴。轮休年农民种植各种肥田草,既肥田,花草鲜艳又美丽,装扮着辽阔的大地。当然,也吸引和凝聚了不少来乡间观光旅游的游客。
二
农田防护林,在德国人的心目中,是一大田园景观。周末、休闲时,驾着自家小车,走出都市,到有山有水有树有花的村寨,是他们最大的乐趣。所以农田防护林,也是城乡人们假日游玩的好处去。
我们走进茫茫“大海”似的农田防护林,看到荒草塞途的小径,盘错虬结的树木,枯枝朽木开始腐烂,必有野菇可采。
我们各自漫步,悠然自在,而又专心致至,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杂草落叶,寻“宝”找菇。“咳!这儿有!”“我这儿也有,好几个呢!”他俩都发现了蘑菇。我将眼睛睁得大大的,只见那厚厚的*树叶,不见蘑菇,真扫兴。我边找,边叨唠。女儿调侃我:“妈,你老花眼了,当然看不见喽!”丫头取笑我啦!我偏不信,蘑菇就躲着我?如是我改变方式,蜻蜓点水不行,采用地毯式扫描,啊,我也找到了!原来蘑菇带保护色彩,和树叶很难区别,稍不注意就让它溜过去了。可食、非食的蘑菇同样难分,易识优先,最后筛选。
走着,觅着,女婿落伍了,我回过头来,只见他呆在地面的树枝旁,手登照像机,不知他扑获了什么了猎物,如此聚精会神,啊,原来他正描准了一片绿色树叶,老半天也没按下快门。我好奇地来到他身边瞧过竟究。哎哟!一条手指粗壮、斑斓多彩、绿茸茸的小毛虫,令人毛骨悚然,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噤。一会儿,他又在一棵被砍掉树杆的树墩前,托着像机蹲了下来。啊,美极了!一组五层塔式,呈淡*,天生地造、美丽漂亮的重叠蘑菇球,真美,我都快叫起来了,第一次见到多层塔式蘑菇,难怪他如此精神集中,被他拍入了镜头。
婿对拍照兴趣盎然,是地道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他从中学时代起,不论外出旅行、串亲、访友,照像机成了他的随身伙伴。多年来,他拍了许多人物山水、花鸟鱼虫和自然风景照。欧洲各国留下了他足迹。他和女儿在伦敦凡尔赛宫,意大利的罗马等著名城市,有了美好的回忆;他去美国度假,花300马克租车自驾,周游全美,拍摄胶卷三十五圈之多。他当了父亲以后孩子成了他的随身扑捉对象,两个宝宝的滑稽脸普,留下许许多多永恒的纪念。家里的照片他按时间、地点有序成盒、本、箱和捆,进行珍藏。我刚去汉堡,如果不外出,他每天端出一盒,任我欣赏,一连数日,我足不出户,观遍了欧美两大洲的风土人情,城乡美景,身临其境。我建议他从这么好的照片中,挑选精品,邮寄投稿,准能录用或获奖。女儿说他只是业余爱好,对奖不感兴趣。
三
闲话少说,继续采菇。林中道路,羊肠小径,蜿蜒曲折,但路线清晰明显。我们为了采摘蘑菇,弃路不走,脚踏荆棘,到处盲行。时间已久,菇也满袋。肚感饥饿,我们便在一块从树枝透过一束束太阳光的地面上,摆好“宴席”,开始自备野餐——面包、糕点和水果等,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摆,为我们在林中“会餐”而欢呼高兴。
崎岖慢步中,出现一个大树墩子,就墩座歇,我提着满袋鲜菇,和女儿同坐一个树墩,“卡吱”女婿给我们母女留下了林中合影。
整个林区好像就我们三人,刚才进来时,停的那七八辆车子,也不见其人,到哪里去了?我们像掉进了森林海中的几滴水,渺渺茫茫,无边无际。走着,走着,眼前出现了林中小溪,溪上有座似桥非桥旧木桥。木桥的一角已开始腐烂,局部已经塌陷,不过单人还能免强通行,我掺扶孕妇女儿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度过小桥。我担心我们走得太远而迷路,便对女儿说:“我们已经走远,位置不清,回头乘车多难呀!”她翻译给女婿,他说:“没关系的,丢不掉的啦,有它呢!”他顺手从包里取出一本地图来,——就是前面提到的《农田防护林图》,瞧了瞧,叫我们继续前行,而他返回原地,开车子绕过树林,到正前方的林区边缘接应我们。
德国的地图种类之多,线路之详细,内容之丰富,真叫人赞叹。除一般市区交通、浏览图外;另外有什么市区自行车路线图;郊区、乡镇步行图;山区森林图;农田防护地图......小到步行散步都有图可查,为人们提供了非常详尽行路指南和资料。
我们初次出门采菇,以免误食中毒,为了慎重起见,女婿拎着蘑菇去找当地林区管理站,请他们帮助识别,站内无人。返家途中,我们路过市区菜场,并见有菇类出售,售货员说:“我们虽然出售鲜菇,但识别不太懂行,不过这些菇一般没有问题。”女婿还是将信将疑,吃怕中毒,丢弃可惜,沮丧不以。下午簿幕时分,回到家里,他仍分秒必争,抓紧空隙,查看资料__识别蘑菇手册。我不识德文,有了手册也能识别。彩色图样与实物对照,一目了然。可食的图上有“勺”的标致。有毒的在勺上画有X。几经鉴别、查对,按理说剩下的大可放心食了,然而女婿还踌躇不已。
准备迎客,一切皆停,女婿等待电话,迎接母亲大人。
朱自清散文欧游杂记瑞士
瑞士,这个被誉为“欧洲的公园”的国家,以其绝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无论是湖光山色,还是那些仿佛出自画中的风景,都让人心生向往。在这里,每一处都是风景如画,仿佛大自然在这里格外青睐,将最美的景色都汇聚于此。瑞士的山水之美,大半由于其天然之美,小半则是人工的巧夺天工。瑞士人深知旅游的...
朱自清散文欧游杂记瑞士
瑞士瑞士有“欧洲的公园”之称。起初以为有些好风景而已;到了那里,才知无处不是好风景,而且除了好风景似乎就没有什么别的。这大半由于天然,小半也是人工。瑞士人似乎是靠游客活的,只看很小的地方也有若干若干的旅馆就知道。他们拚命地筑铁道通轮船,让爱逛山的爱游湖的都有落儿;而且车船两便,票在手里,爱怎么...
【急求】名家游记散文
钢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数十百元一具,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胡琴只要两三角钱一把,虽然音域没有小提琴之广,也尽够演奏寻常小曲。虽然音色不比小提琴优美,装配得法,其发音也还可听。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剃头店里有之,裁缝店里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里有之。 倘能多造几个简易而高尚的...
欧游杂记伦敦杂记内容简介
朱自清的欧洲之旅始于一九三一年三月,结束于一九三二年七月。彼时,他已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这次旅行,不仅丰富了他的个人生活,更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以散文名家的身份踏上了欧游之路,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记录下了欧洲的风土人情,以及在异国他乡的所思所感。在《欧游杂记》中,朱自...
最优美的散文
最优美的散文一 此次经欧洲来美,一路上喝得最多的是矿泉水。因为其他各种五颜六色的饮料,价钱既贵又不解渴。只有矿泉水,喝起来清清淡淡中略带苦涩,倒似乎别有滋味。外子说矿泉水其实就是山泉,如果泡的是冻顶乌龙,那就更有味道了。我一向不懂得品茶,在旅途疲劳中,能有一杯自己现泡的热...
余秋雨的《华语情节》
回答:《千年庭院》《小人》《抱愧山西》《一个王朝的背影》《可怜的正本》 《苏东坡突围》《这里真安静》《夜航船》《书海茫茫》《莫高窟》、《遥远的绝响》 《狼山脚下》《寂寞天柱山》《洞庭一角》《江南小镇》《柳侯祠》《流放者的土地》 《西湖梦》《庙宇》《十万进士》《酒公墓》《文化苦旅》...
走吧,去欧洲作者简介
让我们一同踏上欧洲之旅,探索一段文学的瑰宝。朱自清,这位现代中国文学的巨匠,以其独特的散文风格闻名于世。他的文字朴素而深邃,清丽而沉郁,像一股清泉,流淌着真情实感。他的散文作品,如《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以其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谁介绍几本关于欧洲的旅游游记散文之类的书?
作为凤凰卫视欧洲之旅的嘉宾主持,从2000年8月到2001年1月,余秋雨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15年来,余秋雨开始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作为考察中华文明的记录,以《千年一叹》作为考察伊斯兰文明的记录,以《行者无...
读《欧洲之旅》心得
读完了余秋雨的《欧洲之旅》,余秋雨先生是一个文化学者,特别擅长用文字夹带文化印记来叙述旅行地点的见闻,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在每个地方都与中国同时期的文化作对比。比如在谈到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时,提到了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一下子拉近了国人距离,很妙。在这本书里面我读到了这些:我读...
想看游记或游记散文,喜欢异域风情的,最好是大家写的。想拓展眼界,并且...
它没有沙滩,只有礁岩,没有优良的大港口,没有现代化的城市,也谈不上什么文化古迹,离欧洲大陆远,航线不能直达…… 可是游客还是一日多似一日的涌来“玛黛拉”。 当地政府,很明白这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小岛,要吸引游客总得创出一样特色来才行,于是,他们选了鲜花来装饰自己,没有什么东西比花朵更能美化环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