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心学案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8-04 03: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7:39
(王阳明提出心是无善无恶的,心即理即万物.心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以此推之,则万物亦应是无善无恶的.万物既无善恶,而心亦无善恶,则人所处的环境因素和内部因素都是无善无恶的.那么人的恶是怎样产生的呢? )
看到这个问题,让我很开心。原因有两个:一是可以通过这个问题让我考虑到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秩序,即社会人共同遵守的法则。二是通过这个问题启发了我,使我想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人的善恶,不能以人自在的准则来衡量,我们所言之善恶来源于我们自己而非善恶本身。
按照无善无恶的观点我们是无法推理出善恶本身,那善恶从何而来呢?刚才已经提到,我们是社会人,我们为了相互制约,为了自身利益,制订了这样那样的规则,如礼,当我们没有按照这样的规则为人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社会*,甚至法律的制裁,也就有了善恶了。按部就班、保守派为善,非常规、激进派、改革派为恶。规则变化,善恶的标准也将随之改变。所谓善恶在任何一种以利益为纽带的社会里都将是惟利是图的,都具有极大的偏差。就先谈到这吧。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目前正在台湾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