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查下报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5:27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07:41
从“包袱”到“聚宝盆” ———北京密云水库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
--------------------------------------------------------------------------------
2005年08月05日
□ 本报记者 陶国峰
作为首都的生命线,密云水库供应着北京2/3的饮用水。图为几名全副武装的*战士正在水库上巡逻。 陈杰摄
7月21日,北京市笼罩在暑期降雨前的闷热之中,记者专程到密云县采访水源保护方面的情况。
在铺绿叠翠的植被重重围护下,北京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密云水库静静地展现在酷烈的阳光下,没有人们想象的烟波浩淼,反而像一个只有少半杯水的杯子,在炎热而干旱的夏季更使人感到缺水这个话题的沉重。
就是这“少半杯水”提供着北京市三分之二的饮用水,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水还没有被污染。水库周边的居民非常热心地向所有来访的人介绍,密云水库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如同一些旅游胜地的居民向旅游者介绍神仙显灵的奇迹。密云水库可以直接饮用并非夸张,这里的水质确实达到了能够直接饮用的二级标准。
和许多地方一样,北京曾经是一个以甘泉著称的城市。不仅玉泉山水闻名天下,整个海淀区到处都是捧起来就能喝的净水。海淀者,像海那样大的水淀子也。到了夏天以后,莲蓬、嫩藕、菱角是小贩沿街叫卖的时鲜。冬天把天然的冰块窖藏起来,夏天可以卖刨冰。
然而到了现在,一处未经消毒可以直接饮用的水,却让我们有一种圣洁和童话境界的感觉。
密云水库是北京的命脉所在,这里供应着整个北京三分之二的饮用水。有人说:缺了啥都不能缺了密云水库。此话不假,所有的北京人都对保护了密云水库的密云百姓心存感激。而现在的密云县不仅仅是北京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还是北京市一个经济与环保良性循环前景无量的发展亮点。
密云水库与因涵养水源形成的优良生态环境是密云人的骄傲。
只要到了密云县,就有人不厌其烦地告诉你,密云水库是北京市唯一没有污染的饮用水源,密云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密云的土壤是没有污染的净土,密云的空气常年高于二级,库区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在一级。全县森林覆盖率高于60%,而库区高于80%,空气中负氧离子高于市区10倍。正如密云工业开发区主任李永军说的,环境是密云的核心竞争力。
保水
在密云是第一位的
不少密云人对于水库的感情并非一直这样。密云水库修建于1958年,1960年竣工。修水库占用了密云的大部分良田,很多村庄被淹没,密云当地为建水库做出了很大牺牲。水库建成之后,则因为保水而使密云的工业发展受到了严格控制。
上世纪80年代后,经济发展的大潮在全国涌动,密云也不例外,几乎是不可遏止地冒出来100多个工业项目。但是工业发展再一次向保水让了步。
1985年,北京市发布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京密引水渠环境保护条例》。这个条例的发布,导致密云县164个工业和旅游项目立即关停或拆迁,其中包括投资2000万元的国际游乐场和投资760万元的陡岭铁矿。铁矿是密云传统优势产业,从西汉就开始开采和冶炼。为了保水,铁矿业被严格禁止了。
保水是密云一切工作的中心,但也是密云人发家致富的沉重包袱。一些致富心切的密云人焦躁起来:“都是水库闹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牢*而已。
*是不断调整的
青山净水可不是说有就有的
不少密云人对于水库的看法,直到工业开发区红火起来之后才有了根本转变。他们突然发现,为保水而保护下来的生态环境原来是独特且最有价值的资源,就像是一个人背着一个自己认为没有好处且不堪重负的包袱,有一天突然发现里面是魅力无穷的无价之宝。
1999年5月的一天,清华大学高科技工业园区操场上出现了激动人心而有戏剧性的一幕。
清华同方掌握着世界一流的民用核技术,这些技术中有的和国外同行不相上下,有些方面还高于国外。其开发的“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是国家“863”攻关项目。当时海关总署正准备采购一批国外生产的此种设备,一位国家领导人指示要求必须购买一套国产设备,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进步。海关把这一套设备的订单给了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同方威视的设备研制出来之后,专家们发现其性能优于国外设备,价格又低很多。这一天,外经贸部、海关总署、科技部、教育部、清华大学的负责人、有关专家和100多名记者聚集在清华大学高科技工业园的操场上,举行清华同方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一套以加速器为辐射源的集装箱检查系统验收仪式。设备顺利通过验收后,外经贸部一位副*受托当场宣布:我们要长中国人的志气,全部采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话音未落,全场200多人掌声雷动。
这一幕就发生在密云工业开发区。清华同方威视是密云工业开发区比较有代表性的高科技企业。这家企业2004年产值达到了12亿元,其中90%的产品出口国外。用户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占有全球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些没有污染的高科技企业,在密云形成环保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保水使环境得到了保护一样,密云开发区把招商引资的目标盯住高科技企业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
密云工业开发区办起来之后,有三个明显的不利因素影响到招商引资。其一是位置偏远。其二是税收等方面没有亦庄、中关村等开发区优惠。其三又是水库因素,污染环境的企业不能引进。在不少人看来,保水再次成为制约密云经济腾飞的障碍。
但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不能引进污染环境的企业,密云开发区就千方百计以优惠的条件引进不污染环境的高科技企业,而没有污染的环境又成了开发区吸引投资的最重要条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名牌大学纷纷把自己的投资项目落户密云工业开发区,使得开发区迅速形成了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等特色产业,并孕育出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外都很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到2004年底,密云工业开发区里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达到55家。
但这样的成绩对于密云工业开发区来说仅仅是开始。
由于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等优惠*是按区域划分的,因此虽然很多企业看好了密云工业开发区的环境和其他条件,但是由于考虑到现实的经济利益还是把企业放在了中关村等税收优惠的开发区里面,或者是把生产基地放在密云,总部却设在其他交税少的开发区。
密云人以保水的吃亏精神和长远的眼光看待这种情况。即便是在密云占地生产却在别处交税的“两地分居”企业,也一样给予周到高效的服务和热诚支持。他们相信密云的环境和自己优异的工作将使密云工业开发区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的优惠是暂时和变化的,而环境则是不可替代的。税收优惠期满或者*变化,会有更多的企业选择密云。那些“两地分居”的企业最终也会把家安在密云工业开发区。实际上有些企业正是这么考虑的。
密云工业开发区主任李永军的话底气十足:“*是不断调整的,青山净水可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我国正在酝酿将按区域给高新技术企业以税收优惠改为更科学合理的按照行业给予优惠,如果这一改变成为现实,无疑将是密云工业开发区的一次大好机遇。
投资企业不难找
就怕你没有好的环境
一些地方都把招商引资当作头等大事,而把环境保护方面的*看做吸引投资的不利因素,因为有些污染环境的企业要被排除在外,而这些企业的利润一般来说都比较丰厚。密云工业开发区的情况却提供了相反的证明。
有些企业投资是要找地方污染,而有些企业是要躲开污染。投资企业不难找,就怕你没有好的环境。在密云工业开发区投资的一批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正是这样。我国乳业巨头伊利集团的最大酸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绿润集团华北生产基地,国内冰淇淋五巨头之一的宏宝莱集团华北总部,韩国世界头号泡菜品牌宗家府韩国以外最大生产基地和中国市场总部都落户密云工业开发区。这些企业看上密云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密云没有污染的生态环境。
食品加工在我国是一个发展迅猛的行业,绿色食品更是食品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竞争的核心正是生产和加工环境。
世界粮农组织2004年在一份报告中认为,未来食品企业的竞争将由产品品质转向生产环境的竞争。食品企业要想在新的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对产品品质做出更高的保证。因此,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环境这个后来因素将会占据更重的砝码。密云人已经把这个“更重的砝码”牢牢握在了手里。
高新技术企业和食品加工业没有造成密云的环境污染,而是为保护环境提供了新的保障和动力。经济的发展使密云县有能力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库区老百姓的富裕使其看到和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好处。
水源涵养区大批的农民在开发区和其他企业找到满意的工作,使这些地区的人口特别是劳动力减少,直接减轻了水源保护的压力。退耕还林等措施可以顺利实施。
开发区吸纳的1.31万劳动力中,一多半来自密云当地农村,其中多数是为了保护水源从库北水源涵养地迁出的农家子弟。食品加工企业则使绿色农业的发展有了可靠的保障,因为农民不再为产品的销售操心。沿水库周边种植板栗,是密云保护水源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措施之一,过去农民一直不敢放心种植,最担心的就是销售。
现在,华北最大的板栗加工企业就在家门口,而且和农民早早就签订了购销合同。种植板栗的积极性不用动员就起来了。
在密云,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了密云最大的财富之源,水愈清人愈富,则成了密云人的共识。
图为密云工业园区内某企业里正在忙碌中的工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07:41
从“包袱”到“聚宝盆” ———北京密云水库实现环保与发展双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6 07:41
找了半天没找着,我觉得北京晚报应该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