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红土地:大地上的秋日油画] 云南东川红土地旅游攻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5 18: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22:01
红色的土壤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富足与幸福的象征,每到秋天,红土地总能为庄稼人增添更多的丰收喜悦。而秋天的东川,人们从红色土地上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谷物,更是充满泥土芬芳的斑斓秋色。
在云南省会昆明市东川区西南方向40多公里,有一个地方被人们称为花石头村。这个“花”字绝对是名副其实,因为每到初秋,被翻新的红土、刚刚种上的青稞、金*的成熟农作物、山间点缀着的小白花……所有属于秋天的颜色都汇聚在这里,随着连绵起伏的地势,一片一片荡漾到蔚蓝色的天边。
水坪子月亮梯田:月光下的琵琶语
东川红土地在海拔1800―2600米之间,在达到红土地大观之前,你会先和水坪子月亮梯田、松毛棚的落霞沟不期而遇。来到东川,你会明白,红土地的美,并不仅仅源于红土本身,更在于土地的红色与各种作物的颜色相互交织出的奇妙光影;而来到月亮梯田,你会发现,东川红土不仅是色彩的盛宴,更是各种优美线条交织出的交响曲。每一片风景,便是交响曲的不同章节,有着不同的节奏和风情。飘荡在月亮梯田之上的旋律,听起来就像一曲悠扬的《琵琶语》。
水坪子月亮梯田,顾名思义,景色中大部分是由层层叠叠的梯田组成,而成片的梯田就像月光般沿着山坡向下倾斜,流畅地落到土地的最低处,随后又跟着地势拾阶而上,如水浪一层一层地推挤着涌向高处。满眼缤纷,或黄或绿或红或橙,深深浅浅,明明暗暗,连绵成了看不到尽头的瑰丽。正为这色彩深深打动之时,又发现有一块碧绿色水田形似琵琶,静静的,有着古诗般的意境,让人忍不住想要伸手抚弄琴弦,为这美景和上一曲。
松毛棚落霞沟:铺满夕阳的山坡
早在我们进入松毛棚之前,便被“落霞沟”这个美艳异常的名字深深吸引;而待我们走进松毛棚,看清落霞沟的真实面目,更是被它攫住了精魂:群山之间,一块忽然下陷的洼地,洼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粉绿黄白间杂在一起,再混合上土地烈焰般的红色,如同仙女身上的霓裳落在群山之间……
高原上的云彩在天空快速流动,云朵清晰地投影在落霞沟上,随着风不断变幻着形状。正想要探头看个仔细,那浓烈的色彩便扑面而来,仿佛染了个满身,整个人好像立刻融入了这幅浓墨重彩的油画之中。于是,举手投足间,不自觉地放慢了动作,生怕一个不小心扰乱了画境。
秋日的高原天空完美地诠释了“苍穹”一词的意义,干净而灿烂的阳光从湛蓝的天空洒到我们肩上,又从我们的肩上去向了远方……微凉的风轻扫过耳旁,更让人深切感受到这色彩浓烈的油画中透出的宁静之美。
红土地大观:俯瞰红土地全景的观景台
月亮梯田与落霞沟就像是餐前的开胃菜一样,品尝过它们,会让你更期待有一道大餐的来临,比如,你会特别生出一种从高处俯瞰东川红土地全景的冲动,而红土地大观,就正好可以满足这个愿望。这里海拔2600米,是俯瞰东川红土地的最佳观景台。
很多人会把东川红土的景色,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红土地做比较,我无法品评出它们哪一个更美,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东川的红土地因为这里绵软的山形和村民的劳作,比起巴西红土地带给人的热烈感受来说,它更多了一分东方神韵,和来自劳动人民身上那种质朴的美感。
美景的底色是富于变化、各种层次的红,暗红、大红、粉红、紫红、砖红……只要你能想象出的红色,你在这里都能看到。当地人向我们介绍说,由于云南气候温暖湿润,土壤里的铁质经过长期氧化,慢慢沉积下来,这才渐渐形成了如此璀璨的土地。放眼望去,“红色画布”上被各色农作物一点一点地“晕染”上*、绿色、金色、白色……红色反倒变得不那么明显了,只是影影绰绰的显露出些许边角。
事实上,因为东川的红土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所以农民们就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地种植着耐寒抗旱的农作物,于是,这里的农田呈块状分布开来,正是这种随性与因地制宜,造就了东川红土色彩绚烂的独特景观。这是一片玉米地,那里却是刚种下的青稞;这边的土地上农作物早已不见踪影,路出原本的红色,晒干的*秸秆随意的堆积在路旁,那边星星点点的小白花已聚集成了厚实的棉絮状……每一件事物都如此的平凡,在大自然的组合下却变得震撼人心。
头顶是蔚蓝的天空,抬起头深吸一口略带凉意的空气。晴空之上,云朵恰是骏马的形状,这云倒映在色彩斑斓的画布上,一阵风吹来,马儿便在红土地上“驰骋”起来,于是你的心也随它奔跑在红土地上。之前一切美好的、曾怀疑是否真实的景象,格外真切的浮现在了画布上。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请在这里多停留片刻,感受红土地大观在朝阳中的甜美,正午烈日下的热情,夕阳中朦胧的神秘,甚至是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如少女般羞涩的美景;又或者去参拜那棵被当地居民尊为神树的龙树。据说这棵龙树已经生长了上千年,曾经枯死,却又在三年后重新吐芽,乡民们认为正是这千年龙树庇护着他们,他们才能在这里安居乐业。
打马坎:东川的红土从这里醒来
欣赏过红土地大观,便来到了著名的“T”字路口。向左走或者向右走,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景:向左走,是乐普凹、螺蛳湾和最适合欣赏日落的瓦房梁子;向右走,是七彩坡、锦绣园和最适合观看日出的打马坎。
两种美我们都不愿错过,于是只好辛苦一点,将两条路都走一遍:先是向左走,去看乐谱凹、螺蛳湾,欣赏瓦房梁子娇艳艳的夕阳;接下来折返,向右,向着打马坎壮丽的日出进发。打马坎海拔2600米,由于这里地势极高,而它又恰好处在太阳升起之时面向阳光的那一面,因此这里也就成了观看日出的最佳观景地。
在打马坎度过了宁静的一夜之后,终于欣赏到了打马坎的日出。在清晨的稀薄空气中,站在打马坎上,迎来了第一缕阳光,阳光的颜色如同蜜糖一般,又温暖又澄澈。俯瞰打马坎村,勤劳的乡民们已经开始劳作,缕缕青烟从各家各户的屋顶缓缓升起,在与阳光相接后霎时又消散在空气中。耳旁传来山林里鸟儿美妙的叫声,一天从此刻开始最美不过!
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东川,美丽的红土地给予无数人心灵的震撼,这震撼来自于自然界的斑斓色彩,更来自于那早已融入泥土里的乡情。
行走在东川的山路间,任一个转弯,你都会邂逅身着少数民族服饰下地干活的乡民,高原上的风与阳光,将乡民们的脸庞变得又黑又粗糙,但这丝毫不妨碍他们的美丽。他们的美,美在一种纯朴的气质。他们的眼神中没有太多复杂的讯息,他们的笑容干净又纯粹。又或者,你会遇上正在嬉戏玩耍的农家稚子,尽管他们身上穿着简陋的补丁衣裳,可他们的快乐却丝毫不显简陋,他们那毫无顾忌的笑声、歇斯底里的欢闹,能让你彻底卸下心上的束缚。偶尔还有驾着骡马去20公里外法者乡(现更名红土地镇)赶集的乡民从你面前路过,骡车破烂,可他们脸上满足的笑容,不经意地向你说明了谁是最快乐的人。
待一日劳动结束,在秋日温暖的阳光下,人们背着沉甸甸背篓归家,背篓的重量让他们弓着身子,面朝红土一步步前行,这原始的负重姿势,在广袤而美丽的土地上,映着远处房屋上袅袅的炊烟,是一种尘埃落定的踏实感。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怡然自得的南山吗?
自然,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厚待乡民:无法保持水分和营养的松软红土让乡民只能种植青稞、玉米等低经济价值农作物。然而,他们远离富裕的同时,也远离了金钱和世俗的*。在你需要的时候,乡民定会放下手中的活儿,热情地给予你帮助,不索求任何的物资回报。这里朴实的乡民用辛勤的耕耘,为这片土地编织了美丽的外衣,土地也缱绻着这淳朴的乡情,向所有人展示这里万物的美好。有人说,东川红土地是上帝的调色盘,而在我眼里,它更像是庄稼人无意绘成的绝美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