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战争输在谈判桌上”的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5 22: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2:38
中法战争是一场让中华民族都为之汗颜的战争~~
清军付出10000人的代价使法军在镇南关受阻,但最终死去将士的冤魂没有瞑目。1885年23日,盘踞谅山的法军倾巢出动,扑向镇南关,24日进犯,冯子材率士卒猛烈搏斗,终将法军击退。清军乘胜追击,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重伤东部法军统帅尼格里。法军陷入困境。镇南关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后,法国议会以306对149票否决军费追加案,总理儒尔·费里旋引咎辞职。
镇南关大捷本来使中国在军事上、外交上都处于有利地位,但清廷在整个中法战争期间,即使在宣战以后,也担心“兵连祸结”会激起“民变”、“兵变”,因此始终或明或暗、直接间接地向法国侵略者进行求和活动。李鸿章等人主张“乘胜即收”,把镇南关大捷当作寻求妥协的绝好机会,建议清*立即与法国缔结和约。2月,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清廷同意下,派其僚属金登干赴巴黎促进中法和议。4月4日,金登干和法国外交部政务司*毕乐在巴黎匆促签订停战协定(《巴黎协定书》)。之后,清*下令北越驻军分期撤退回国;法国解除对台湾和北海的封锁。中法战争至此停止,慈禧太后颁布了停战诏令。
6月9日,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即《越南条款》或《中法新约》,又称《李巴条约》,共十款,主要内容是:清*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承认法国与越南订立的条约;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日后中国修筑铁路,“应向法国业者之人商办”;此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法军退出台湾、澎湖。11月28日,此条约在北京交换批准。
1886~1888年,清*又*与法国签订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中法界务条约》、《中法续议商务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法国又得到很多权益。
中国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本来有可能取得最后胜利,只是由于清统治者的懦弱、妥协,胜利的成果才被葬送。使得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不过另一种说法是,在停战前,越南阮朝已受法国实质保护,越南90%以上领土都已落入法军手上,而清军只有镇南关成功防守,从未攻克大型都市,加上越南和广东海权已失,难以补给,越南实则上已落入法国手上。因此一种说法认为和约可说是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