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3: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11:18
明崇祯四年 辛未(1631) 一岁
十一月某日,兆骞生。父吴晋锡,母李氏,为晋锡侧室。徐釚《南州草堂集》卷二十九《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吴晋锡《半生自纪》。
崇祯十一年 戊寅(1638) 八岁
是年前后,入塾就读。塾师为计名。汪琬《说铃》、胡思敬《九朝新语》。
崇祯十二年 己卯(1639) 九岁
作《胆赋》数千馀言,见者惊异。翁广平《松陵四子传·吴汉槎传》,见《秋笳馀韵》附录,转引自李兴盛《江南才子塞北流人吴兆骞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少时简傲,不拘礼法,不谐于俗。同学无不被其狎侮,尝溺人所脱巾冠,其师计名惩之。汪琬《说铃》、胡思敬《九朝新语》。
崇祯十六年 癸未(1643)十三岁
自吴江入楚,途中写有《金陵》等六诗,为兄兆宽所激赏。《吴兆骞集·秋笳前集》卷五。
是年作赋,始命题为《出塞赋》,兆宽以为谶语。《吴江诗粹》卷二十。
清顺治六年 己丑(1649) 十九岁
冬,宋德宜、宋实颖、彭珑等发起慎交社,兆骞三兄弟佐之。不久,同声社继起,二者隐若敌国。同治《苏州府志》卷一四八引《震泽县志》。
顺治十年 癸巳(1653) 二十三岁
吴伟业等欲讲求二社和局,于本年多次举行各郡大会。吴氏兄弟联翩入座,如隋珠玉树,一座尽倾。兆骞尤踔厉腾越,与吴伟业等前辈耆宿即席唱和,名噪吴下。梅村以其与阳羡陈维崧其年、华亭彭师度古晋并称为“江左三凤凰”。《王随庵自定年谱》、杜登春《社事始末》、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等、陈维崧《五哀诗·吴汉槎》、杨钟羲《雪桥诗话》卷三。
顺治十一年 甲午(1654)年 二十四岁
与顾贞观相识,过从甚密。《秋笳余韵》卷上顾贞观壬寅十月与兆骞书。
顺治十四年 丁酉(1657) 二十七岁
八月,参加江南闱乡试,中式为举人。徐釚《南州草堂集》卷二十九《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
十一月,南闱科场案起。《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三顺治十四年十一月癸亥。
十二月,兆骞被仇人诬陷得罪,奉命入京参加复试。叶舒颖《叶学山先生诗稿》卷六甲子稿《吴汉槎于十月十八日客死京邸,诗以哭之》自注。
顺治十五年 戊戌(1658) 二十八岁
年初驱车北上时,尝托名金陵女子王倩娘题诗百余首于涿州驿壁,情词凄断,以自寓哀怨,三河两辅之间和者颇多。徐釚《续本事诗》卷十二,计东《改亭集》卷五《秋兴十二首》之三自注。
四月十三日,复试于瀛台,武士林立,持刀挟两旁,兆骞战栗未能终卷。见本文《考异》。
十一月二十八日,南闱科场案定案,兆骞与方章钺等八人遭除名,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并父母兄弟妻子流徙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戊戌十一月辛酉。
顺治十六年 己亥(1659) 二十九岁
闰三月初三日,自京师出塞,送其出关之作遍于天下。详见李兴盛《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资料汇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闰三月末,行抵沈阳,居二十馀日,与前大学士海宁陈之遴颇有交接。《秋笳集》卷八《与计甫草书》。
七月十一日抵戍所宁古塔旧城(今黑龙江海林旧街),城内外仅三百家,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人间,至此者九死一生。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九册(顺治十二年四月)、王家祯《研堂见闻杂录》、《清世祖实录》卷八十八顺治十二年正月癸丑魏裔介奏言等。
顺治十七年 庚子(1660) 三十岁
约是年秋,吴晋锡受兆骞事牵累至京师,将流徙塞外。翌年正月父母兄弟全家遇赦,殆以世祖驾崩、圣祖登极之故也。详见李兴盛考证,《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年谱》顺治十八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顺治十八年 辛丑(1661) 三十一岁
十一月,同徙之方拱乾父子遇赦南归。拱乾临行,托许尔安照拂兆骞,从此馆于许氏。《归来草堂尺牍》家书第七壬寅正月上父母书。
康熙四年 乙巳(1665) 三十五岁
夏,与张缙彦、钱德惟等结七子诗会。分题角韵,月凡三集,后以戍役分携而罢。《秋笳集》卷八《寄顾舍人书》。
康熙六年 丁未(1667) 三十七岁
正月初五日,将军巴海卧病,副都统某令兆骞迁往乌喇,次日动身,行至三日,险葬身雪海,幸巴海发觉,命飞骑追回,始免于难。《归来草堂尺牍》家书第九丁未七月廿一日上母书。
康熙七年 戊申(1668) 三十八岁
二月二十一日,朝廷特许优复绅袍,遂得为塞外散人。《秋笳集》卷八《寄顾舍人书》。
康熙十四年 乙卯(1675) 四十五岁
察哈尔之乱,都统唐公限合城满汉兵三日内俱迁往必儿汀避难。仓卒中兆骞诗文稿遗失百余篇。吴桭臣《秋笳集跋》。
康熙十五年 丙辰(1676) 四十六岁
春,宁古塔将军移镇乌喇,兆骞遂失馆职。虽受业者犹不乏人,然日渐摇落,双鬓星星,妻复多病,颇觉悲辛。《秋笳集》卷八《寄顾舍人书》。
顾贞观结识纳兰性德,为兆骞求援于容若,未即许。冬,贞观寓居京师千佛寺,冰雪中忆及兆骞,赋《金缕曲》二阕以词代书,容若见之泣下,答词有“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之语,应允五载为期,营救兆骞入关。顾贞观《弹指词》卷下《金缕曲·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时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容若赋《金缕曲》,表明汉槎归计,一身任之之决心。《纳兰词》卷四《金缕曲·简梁汾时方为吴汉槎作归计》。
康熙十七年 戊午(1678) 四十八岁
正月十八日,清廷遣内大臣觉罗武默纳、一等侍卫对奏赉敕封长白山之神,祀典如五岳。《清圣祖实录》卷七十一正月庚寅。
夏,武默纳、对奏等封祀长白山后,于视察宁古塔等地时,向兆骞索诗赋。兆骞有《封祀长白山》、《奉赠封山使侍中对公》等诗赠之。并赋《长白山赋》数千言,词极瑰丽,藉使臣归献天子。此赋经圣祖御览,动容咨询,然有作梗者,召还未果。诗赋见《秋笳集》,事见《归来草堂尺牍·奉吴耕方书》、徐釚《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
康熙十八年 己未(1679) 四十九岁
冬,兆骞将徐釚《菊庄词》、顾贞观《弹指词》、性德《侧帽词》三册交骁骑校某带至朝鲜会宁府,该国*仇元吉、徐良崎以饼金购去,并各题绝句交骁骑校某带回中国。仇题《菊庄词》云:“中朝寄得菊庄词,读罢烟霞照海湄。北宋风流何处是,一声铁笛起相思。”徐题《弹指》、《侧帽》二词云:“使车昨渡海东边,携得新词二妙传。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见徐釚《菊庄词纪事》、阮葵生《茶余客话》。按:此事徐釚《菊庄词纪事》系于康熙十七年,李兴盛先生以为不确,是,故系于此。见《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年谱》,页145。
约是年,朝鲜使臣李云龙以事至宁古塔,兆骞应邀为撰《高丽王京赋》数千言,其国颇以兆骞为重。徐釚《续本事诗》卷十二。
康熙二十年 辛酉(1681) 五十一岁
经纳兰容若、徐乾学、徐元文、宋德宜、顾贞观、徐釚等戮力营救,醵金两千,以认修工程名义赎罪放还。徐釚《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
七月底,还乡诏下。九月二十日起行,十一月中抵京师。吴桭臣《宁古塔纪略》。
先是,顾贞观以奔母丧仓卒南归,写有书信告兆骞。至京,容若急欲晤对,一见即祈入城。
徐乾学设宴欢迎,即席有《喜吴汉槎南还》诗,和者后多至数十百人。详见李兴盛《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资料汇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馆于容若家,为容若弟揆叙授读。徐釚《孝廉汉槎吴君墓志铭》、查慎行《人海集叙》。
康熙二十一年 壬戌(1682) 五十二岁
上元灯夕,与陈维崧、严绳孙、朱彝尊、姜宸英及返京不久之顾贞观聚饮于花间草堂。姜宸英《蒋退庵遗稿·词稿序》、《湛园未定稿》卷八《跋同集书后》。
向顾贞观言及塞外多暴骨,贞观即商之于留都当事者,募多金,延关东僧心月,率徒遍历兴京、老城、萨尔浒、铁岭等古战场,为之掩埋无算。邹升恒《梁汾公传》,《顾梁汾先生诗词集》卷首。按:留都指入关前之都城盛京,李兴盛先生于《吴兆骞交游考·顾贞观》中以为“商诸京师当事”,误。
十二月底,归省吴江,多人为诗赠行。蒋景祁《吴汉槎孝廉自徙塞外二十五年矣,既许赎还,更蒙恩复南还拜母,人有赠言,率成四首》。《秋笳馀韵》附录。顾汧《送吴汉槎先生南旋》,《凤池园诗集》卷四。李振裕《送吴汉槎归吴江》,《白石山房稿》。
康熙二十二年 癸亥(1683) 五十三岁
春,至家,与生母李氏上觞称寿,相见如梦寐。构屋三楹,读书其中,故人汪琬之子汪士鋐题曰“归来草堂”。吴治谟《汉槎友札跋》,转引自李兴盛《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166。
与顾有孝、蒋以敏合编《名家绝句钞》,选明清两朝名家绝句。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十三《名家绝句钞序》,又见李兴盛《江南才子塞北名人吴兆骞年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页167之考证。
夏,得疾卧床累月,以此延归期。性德问讯数寄书信,速其返京。纳兰性德《通志堂集》卷十四《祭吴汉槎文》。
康熙二十三年 甲子(1684)五十四岁
春二月北上,三月中旬至京,重馆于性德家,为揆叙授读。见叶舒颖《叶学山先生诗稿》卷六《吴汉槎于十月十八日客死京邸,诗以哭之,即用徐学士旧韵》末句自注及《归来草堂尺牍·致卜令书》。
十月十八日(公历11月24日),客死京邸。见上。
临殁语其子曰:“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钓尺鲤松花江,挈归供膳,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耶?”徐珂《清稗类钞》第二十七册《吴汉槎为师于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