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也是一个情感细腻之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3 03:1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2 07:47
近段时间读完了《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也是偶然间看到有人推荐,便拿来读读,却不料被季羡林老先生的细腻笔触和温柔情感所折服,便想再多读读季老的作品。
我喜欢季老的古文和现代文结合的语言风格,更喜欢他情感细腻的文字。但此文不是写季老,我还未达到谈论季老的水平,只是从季老的文字中有感而发,想起曾经我也是一个情感细腻之人。季老的散文里有亲情、友情、也有爱情,读这些故事颇让我动容,兴许我还有些情感在吧。
我虽不是生在荣华富贵的家庭,甚至有些贫苦,但我的母亲十分疼爱我。说起来,我的出身和季老有些相似,我们家是贫中之贫。但小时候我是感受不到贫穷是什么滋味的,母亲每年都会给我买新衣服和新鞋子,打扮比同龄人都时髦些。当然小孩子是不懂得时髦不时髦的,只觉得漂亮罢了。
小时候不懂金钱的概念,也从不忌恨贫穷,如果有,那就是在我们家受到旁人冷言冷语的时候。贫穷原也没有多可怕,可怕的是人心。除去父母因为“钱”的事争吵外,大部分时候家还是温暖的。小时候对亲情的向往是热切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一家人永远团圆和睦,那会我是一个十足的恋家之人。
小学直至中学,我最爱写的作文题材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亲情,比如写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爷爷等。每一件小事,我都记在心里,然后抒于纸上。虽然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题目,但文字却是有温度的,我写过很多作文,也受到老师不少的表扬,但能记住的还是这些情感细腻的内容。
从前谈到亲情,我可以为之悲,为之喜。一遇到亲情,我的泪点就很低,母亲的愁思令我心疼,父亲的窘境让我心酸,外人的轻视令我心寒,而我*,只好偷偷哭。但我们家在一起于我就是最大的喜,这足于抵御一切的悲。我常幻想着,长大后挣钱给父母过上好日子的那种其乐融融的画面。
可我的幻想在我没还有长大成年就已经破灭了,没了幻想,生活变得黑暗了许多。如今再谈亲情,我已不知“亲情”为何物了。我不知道该怪谁,是母亲的无情,还是贫穷的生活,或是旁人的口舌。我只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我能怪谁呢?旁人只会向我这个被抛弃的孩子投来同情和可怜的眼光,可这同情和可怜满到令我厌恶。
我还是*,只能躲在角落里偷偷哭,在深夜里偷偷哭,哭多了,也就没了眼泪,心也变得冷了。从此以后,只为自己而活,好像人也变得自私了。后来我的作文风格变成了所谓的“正能量”输出,没了希望的人能有什么正能量呢,只是照葫芦画瓢罢了。还好我的一点文笔还能支撑我上了大学,这也算万幸。
我本对这种情感的变化是没有多大感觉的,是一点点的伤痛累积成了现在的我,当我意识到时已经走过了漫漫长路。男友是一个很恋家的人,离开家后会有一种失落感,家于他而言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慰藉,我是羡慕他的。可我不能理解,一个二十多岁的大男人为什么像个小孩那般恋家,我大概是不能体会到他的心情的,否则我也不会责怪他。后来我设想了一下,假如我的幻想还在,假如我的母亲没有弃我而去,我或许依然是一个十足的恋家之人,也自然能理解他了。
无论怎样,人的情感总是会变的,当时的怨恨,现在也都释然了,再回望过往,也只如季老所言,“只道是寻常”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