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方法谈】 整体感知课文的方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8 09: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3:13
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它在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具有诸多美点。如同一朵花,整体观赏十分美丽,如果花瓣、花蕊、花托都去掉,就失去了花朵固有的美丽。同样,阅读课文,我们只有先从整体上感知,才能更好地去解读、领悟,从而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所谓整体感知,又叫整体感悟,就是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即识文体、明中心、理思路、知特色,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正如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所说,整体感知(感受)课文是阅读理解的起点。
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整体感知呢?
一.凝神静思读导语
七至九年级每篇课文前的方框内都有一段导语,它是一把开启整体感知、自主感悟大门的钥匙。如《〈论语〉十则》一文前的导语:“本课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学习时要熟读,深思,牢记。”这番话可谓意蕴丰富:一方面,它指明了我们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主要语言特色;另一方面还告诉了学习方法,对我们的整体感知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如《安塞腰鼓》前的导语:“舞!舞!舞!忘情地奔放,狂野地倾泻,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这则导语介绍了这篇文章给人的整体感受,还指明了学习时的主要任务和方法。文字铿锵,与文章本身的基调一致,未读全文已感知文章的魅力。如果每学一篇课文,大家都能先认真阅读相关导语,品味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和启示,就可以快捷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思路,获取关键信息,从而“胸中有丘壑”。
二.以小见大看标题
俗话说“读书读皮,看报看题”。课文标题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它犹如一面窗口,透过它,我们就能知道文章主要内容和情感走向,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阅读一篇文章,首先就要分析标题,争取从文章的“眼睛”看到文章的“整体”。如《背影》一课的题目,简洁,凝练。读到这个题目我们首先就要有三问:①写了什么?(这个题目与内容有什么关系?)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他的感情倾向是什么?)③作者是怎样写的?(有何写作特色?)其实,这些问题也正是走入文本的重点,再带着这些问题读书,也就把握了整篇课文的大意和整体思路。如《孤独之旅》,一看到题目,大家就会想到本文写的应该是一段旅程,而且是一段孤独的旅程。可为什么说是“孤独”的呢?进一步思考,就会明白“孤独”是一种心灵的感觉,本文写的不仅是生活中的一段历程,更是一段心灵的旅程。所以,由题目就能感知作者的情感、观点。整体感知时细细揣摩课文标题很有必要。
三.知人论世明背景
每一篇文章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环境、心境下针对某种现象、某种事物、某种目的而写的。所以了解写作背景、写作意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如《紫藤萝瀑布》,本文的写作时间是1982年,文章又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后来拆掉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些语句,今天的我们很难理解,经过了解作者宗璞的身世和当时时代背景才知道:*时期“极左”论调严重禁锢人们思想,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后,神州大地才又勃发生机,欣欣向荣。如《再塑生命》,写莎莉文老师对“我”的教育,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老师教学生,学生学会知识,这很平常,可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通过了解海伦的生平经历,我们知道其不幸的童年经历和坎坷的命运后,才会明白作者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的真正意义。充分了解作者生活经历、写作背景,我们对课文会有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四.一线串珠拎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落,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某种感情为线索,还有的以行踪为线索。初读课文时,通过找文章线索,对文章的情节发展过程就有了总体上的把握,这就为进一步的细致局部分析作了充分准备。如《土地的誓言》一课,课文的结构看似复杂,头绪繁多,实际上只要我们认真品读,抓住“不可遏制的思乡之情”这条线索,把相关内容“听见呼唤”、“发誓战斗”串起来,全文的思路也就得到了宏观性的把握,就不会脱离全文,单纯地作“细节分析”。
五.提纲挈领画结构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看整篇文章,要明白作者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思路”的重要性。思路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轨迹,而这条轨迹需要对全文的整体感知后才能把握。所以我们要在初读浏览的基础上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画一下课文的“结构图”。如学习《春》这一课,我们就可以通过把握关键语句来提纲挈领,理清思路。首先抓住“盼春”、“绘春”、“赞春”三个主要环节,再在重点“绘春”部分中,分别找出所绘之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这样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及时挑选出最能体现文章结构的词语,绘成网络,连成提纲,理清思路,就可以纲举目张,深入理解课文的核心。
六.以点带面抓文眼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应该聚焦在记叙描写的内容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上。特别是作者的情感,大多蕴含于关键的语句之中,我们把这种表情达意的关键句称之为“文眼”,它往往起到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的作用。只要我们抓住提纲挈领句、承上启下句、卒章显志句,再辐射到其他段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概括,连缀起来,同样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课文的主旨,“牵一发而动全身”。如《珍珠鸟》一课结尾的点睛之笔“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境界”,我们初读时抓住了这句话,细细品味,回过头来再读书,也就知道了作者写作本文所要表达的主旨,从而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深入一步地理解也就有了基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文末作者写道:“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抓住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本文正是通过写爬悬崖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而这个哲理正是通过文末的这句话揭示出来的。
七.瞻前顾后看首尾
文章开头和结尾往往起着引出话题、点明中心、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等作用,而且开头和结尾大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感知时,若能“瞻前顾后”,留意开头和结尾,细心揣摩,就能更好地把握全篇主旨。如,读《紫藤萝瀑布》的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我们就会发现首尾呼应的同时,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不被厄运压倒,坦然面对,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事业中去的精神状态。
八.勾画圈点作记载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初读时,我们要学会勾画圈点。圈点的重点应是需要注音、注释的生字生词、自然段的序号、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此次圈点主要是读通文章,粗知作者思路,初识文章的框架、即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对以后的深入阅读起确定方向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在疑难之处做标记,把阅读中的疑问、初读感受和体会一一标记出来,如《风筝》一课中有这样的句子:“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这时我们就要想“为什么悲哀”?“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为什么说是“不幸”?把这些疑问用特定符号标记清楚,课堂上再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听讲,就会让我们对课文深层意思有更清晰、更全面的理解。
只要我们树立全方位的整体感知意识,把方法变为习惯,我们的阅读学习就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揣摩语言、概括要点、筛选信息等能力也就会得到提高。
王凯,语文教研员,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