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哪里人 历史上孙权是碧眼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8 10:2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4:20
孙权出生时“方口大颐,目有精光”。台湾学者黎东方在《细说三国》中的解说是:方颐,是方脸颊。大口,是大嘴巴。目有精光,是生命力十分充沛。而当时汉使者刘绾来到东吴,看了孙家各位兄弟,也对别人说:“吾遍观孙氏兄弟,虽各才气秀达,然皆禄祚不终。唯仲谋形貌奇异,骨格非常,乃大贵之表,又享高寿,众皆不及也。”这也是正史里有关孙权长相的权威记载。
那么,大家对孙权“紫髯碧眼”的印象,到底从何而来,是真是假?
我们发现,最早在《献帝春秋》里,有如下记载:“紫髯将军,长上短下”。
关于“紫髯”,一般认为,是指红色的胡须,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这除了基因遗传的缘故,还与人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关。胡须发红,证明体内含有金属元素,如铜、钼等。而一般发色天生呈红色的人,在智力上都较为突出。
但我们觉得,“紫髯”其实不是指紫色的胡须,而同“髭髯”。髭是嘴上的胡子,髯是两颊的胡子。“髭髯”就是络腮胡、大胡子。以“紫”代“髭”,是因为紫色在古代是象征尊贵的颜色。
在对汉高祖刘邦的描述中,有“隆准”一词。后来史学家为帝王讳,改成“龙准”。一者音同,二者意美。因此,我们觉得,孙权的“紫髯”,更有可能是“髭髯”的谐音。
而关于“长上短下”,是躯体长,即上半身长;两腿短,即下半身短。黎东方的解说是:站起来,矮;坐下去,高。只有不需要站着侍候人,而坐着由别人侍候的贵人才是如此。史载,刘备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去拜见孙权返回时,曾心有余悸地对左右说:“孙车骑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匆忙昼夜兼程地返回。
传说孙权生有“碧眼”,即绿眼睛。根据现代科学研究,眼睛会呈现绿色,即虹膜为绿色,虹膜的颜色受三种主要原因影响,分别是黑色素在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中的含量、黑色素在虹膜基质的含量,以及虹膜基质的细胞密度。其中,黑色素含量决定虹膜颜色的变异。
维基百科“眼睛色彩”词条显示:眼睛的颜色是一种由超过一个基因所遗传的特征,对人类来说,目前已知3个基因座(Locus)上的基因与眼睛的色彩有关,分别是EYCL1、EYCL2与EYCL3。这些基因与人类眼睛颜色的表形有关(棕色、绿色与蓝色)虽然过去曾经认为棕色眼睛为显性基因,蓝色眼睛为隐性基因。但是事实上两位蓝色眼睛的亲代却能够生下棕色眼睛的子代,显示眼睛色彩的决定并非遵循普通的孟德尔遗传法则,只是这种情形相当少见(大约1亿人之中才有1位)。必须全部四个基因同时决定相同的色彩,才能产生单纯的颜色,反之则出现混合的颜色,如蓝绿色等。
据近期的研究显示:与蓝眼及绿眼相关的不同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组合还与雀斑、癦与痣、头发色彩及皮肤色彩相关连。
所以,如果孙权真是“碧眼”,存在的唯一可能,便是他祖上有胡人血统。据其族谱记载,孙武为其先祖,孙武为山东人。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矛盾:
若族谱为真,则山东地域向来少胡人活动,孙氏有胡人血统的可能性极低。
若族谱为假,则孙武非孙权先祖,该族谱为孙家掩饰出身寒微之伪作。
我们继续查阅史料,但发现史料中并无关于孙权“碧眼”的记载。最早将之称之为“碧眼儿”的,只有小说《三国演义》,其中有一回便是:《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也正是在那一回中,第一次出现“碧眼紫髯”的描写。
我们知道,在古代,帝王都被写的形貌异于常人,比如尧眉八采,虞舜重瞳,黄帝龙须,伏羲马口,文王四乳。刘邦的大腿上长布满了七十二颗黑痣。刘备则双臂过膝。隋文帝杨坚生而头有两角,一日三见鳞甲。因此,孙权会被描写成“紫髯碧眼”,自然有其历史传统。
所以,我们推断,孙权并无“紫髯碧眼”。紫髯,是“髭髯”的美化。碧眼,是“目有精光”的转化。
综上,孙权的真正长相应该是:上身长,下身短,方脸颊,大嘴巴,髭髯浓密,眼睛炯炯有神。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04:21
有外族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