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言观色和沟通能力很强有关系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8 22:0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1:17
察言观色和沟通能力很强,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关系,一个人的察言观色能力越强,那么这个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也会比较出色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与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是需要真正的了解对方的性格特征,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与对方接近,得到对方的认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1:17
高情商的人因为有着更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有着更好的人际关系而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同时,研究表明,情商(EQ)会影响智商(IQ)的发挥。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还是靠后天的影响,所以,父母挺注重对孩子情商的培养。
我们常听到有爸爸妈妈谈到某个孩子时会说:那个孩子情商很高! 很会察言观色,能够“察言观色”本身是一个很棒的本领。
可是,是不是察言观色就一定是孩子情商高的表现呢?
案例一:
六岁的Anny,正在看着卡通开心得笑哈哈的,一回头,发现妈妈正在盯着自己看,她立马停止了看动画,怯生生地跟妈妈说话:妈妈,您在看什么呀?/ 我在看你呀!怎么不看了? 女儿:妈妈,我还没做作业!您生气了吗? 妈妈:没有啊! 女儿:那您会批评我吗?妈妈:啊?这次不批评你了,下次做完作业再看吧。 女儿:嗯,好!可是,妈妈,我现在不想看了!我想做作业了 妈妈:你可以接着看,看完再作。 女儿:可我就是不想看了!小姑娘赶紧跑到课桌边,我观察到她不停的盯着她妈妈的脸,她妈妈笑她也笑,她妈妈不笑,她就有点紧张。 这个案例中的小姑娘,特别善于“察言观色”,非常在乎别人的脸色,别人的脸色稍有变化,她立马就能觉察到,接下来便是立刻停止自己正在进行的事情,赶紧小心翼翼地询问,别人脸色变了,是不是跟自己有关?生怕自己做错了事情。她的父母很是担心,觉得自己的孩子活得太累,感觉她活得一点都不自我,还很容易害羞,放不开。大家会觉得她是个懂事的孩子,和她相处很“舒服”,因为她总是“先人后己”。
案例二:
“小大人”Bob。7岁的他,不像其他同龄孩子童言无忌、口无遮拦的,看起来却十分成熟,懂得看场合说话。比如有聚会的场合他说一些同龄人基本上说不出的话,比如会主动夸大人长得好看、有气质等等,大人们听了很高兴,夸他会说话。他和不同的人说话也不一样,比如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面前说话就不一样,在爸爸妈妈面前很乖很懂事,可是在爷爷奶奶面前就很调皮。
以往我们也谈论过,察言观色是孩子高情商的重要表现,是心智成熟的标志,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这种能力有助于孩子的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但是,今天这两位小朋友不同,他们的“察言观色”能力过于强,使用频率过高,过于敏感。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孩子就是孩子,天真可爱正是他们的代名词。尽管有些鲁莽、夸张和自不量力,但孩子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和冲动。而那些八面玲珑,早早就学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他们不应该那么早熟的,我们认为父母不应为他们的“高情商”而得意,反而应该反思。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们要来重新思考一下情商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情商高的孩子看起来的确能够读懂别人的心思,但那是因为孩子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了解了情绪是什么的基础上才会的,他的出发点是“同理心”;而这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了解别人心思的目的却往往是出于“自保”,这两者之间有着天差地别。 高情商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会赢得尊重和爱戴,因为他能为对方着想,而总是察言观色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总处于讨好的角色,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别人的友谊,不仅赢不来别人的尊重, 反而会慢慢失去和自己真实自我情绪的连接,迷失自我。另外,这样的孩子往往也很脆弱,别人的一个暗示、一个眼神就可以伤害到他。
那么,是什么让孩子如此善于察言观色?
首先,父母教育引导的和亲子互动经验。尽管,在上面一瞬间,父母对孩子并没有做出任何严肃严厉的管控,但从孩子的担心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她是有要求的,譬如做作业这件事情,一定严厉批评和管教过,否则孩子不会如此敏感畏惧。父母需要提醒自己,对于孩子一些需要纠正的行为,大可不必震怒,因为这样做更可能让孩子记住你“凶巴巴”的一面,对你心生畏惧,却又不会养成我们期待的好习惯。无数事实和经验证明,惩罚和训斥都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有父母认为,今天的训斥就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但实际上真正决定孩子明天的,是当下,是今天的接纳、宽容和爱,就像给孩子充电一样,让他们有足够的精力自己去面对每一天。在不同的教育方式里,孩子自然就会开始察言观色,进行形势判断,根据每个大人对他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孩子是具有攻击性的,因为攻击性是人的本能,当孩子在面对家长没有办法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时,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攻击性向内,或者向外转移,向更安全的地方去释放,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是和蔼可亲的爷爷奶奶在的话,自然他们就成了安全的载体。
其次,个性先天敏感。不得不说,孩子有如此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她自身的气质特点。胆小、畏缩、怯懦,天生就不是什么都不怕的顽皮孩子。这种特点很难彻底改变,但是父母可以通过良好的引导,让孩子不为这一特点所困,坦然接受自己,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喜好,勇于追求自我,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待的。
怎么才能让孩子机会发展高情商?
1.要将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看成和孩子连接的机会。
为什么父母总是觉得自己在教育孩子,却又总是不得其效?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往往发现了孩子的问题,第一想法就是纠正孩子,删除孩子的问题,而很少思考,如何接纳孩子,同时又恰当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让一个孩子控制他们自己的情绪其实很难,年龄越小,难度越大。当孩子有些情绪时,先暂时不论是非对错,父母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同情孩子。不用担心这样做会惯坏孩子,恰恰相反,只有当你先做到这一步才更有可能纠正孩子不好的行为。无论*或孩子,我们只会对那些能够理解我们感受的人敞开心扉,当我们可以敞开心扉的时候,我们才能听得进去别人的建议。成年人如此,孩子更是如此。
所以,第一步,把是非观暂时拿开,无条件的与孩子共情。比如:当孩子表现出过于在乎他人的脸色时,不要总是责备和担忧孩子,要循序善诱,先接纳孩子的担心和敏感。
2.帮助孩子分辨情绪
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愤怒。孩子会用愤怒去掩盖自己很多情绪,比如受挫、伤心、失望,甚至有时候他就是觉得疲倦了,也会发脾气。
此时,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感受,让他明白其实自己在经历什么情绪。 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生气是因为输了,觉得很沮丧。”或者,“你现在很生气,我猜是因为爸爸不带你去玩你觉得很失望。”等。一旦孩子能够清楚他们真正的情绪到底是什么时,他们就更容易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会被极端情绪湮没。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天生就会用语言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用语言表达情绪和用语言表达想法一样,需要被教导,被训练。别说孩子,有很多成年人都分不清自己的情绪。比如有些人会用愤怒去回应自己大部分情绪,受挫的时候,愤怒,失望的时候,愤怒,悲伤的时候,愤怒,由于成长过程中缺乏引导,他们的情绪觉察力和表达力和儿童差不多。
3.要给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安抚好了孩子以后,你应该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知道如果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他该怎么处理。 最好的办法是你能和孩子一起想出不止一种解决办法。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中,孩子学会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如何管理自我,如何从情绪状态中走出来,用理性去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