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活动中举证后多长时间开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31 06: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3 09:31
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举证以后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开庭,而且举证跟*开庭的时间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的,甚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举证期限,因为举证期限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得经过人民*的批准。
一、民事诉讼活动中举证后多长时间开庭? 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开庭时间与举证期没有必然的关系。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人民*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审理。
人民*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批准。
二、民事诉讼举证期限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关于适用的解释》,在民事诉讼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举证期限: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人民*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4、人民*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6、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7、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决定。
举证期限届满后多长时间开庭也要等*的通知,原被告一直要等到开庭的前三天才能收到人民*的通知,*到时候会通知案由、开庭的地点、时间等相关信息。但超过法定举证期限的就不能举证了,除非有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