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03:05
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立储问题。明朝素来有“立嫡立长”的传统,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出身低微,不得父亲喜爱,而皇后又无嫡子,所以立储的事情被一拖再拖,群臣纷纷不满。经内阁首辅王锡爵多次劝说,明神宗终于答应立长子为太子。因此,很多史学家认为,在明神宗立储的问题上,王锡爵出了不少力。让人没想到的是,100多年后,王锡爵的曾孙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而此时的帝王,不是明神宗,而是康熙。
王锡爵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之一,可谓名震一时,但他子嗣稀薄,仅有一个儿子,到了*,王家又出了一位名人,此人名叫王掞,是王锡爵的曾孙。王掞25岁中进士,曾担任刑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因为他为人耿直,在康熙、雍正两朝都非常受人尊重。而且,在康熙立储的问题上,他十分活跃。
关于王掞,需要纠正一个误区,包括《雍正王朝》在内的几部历史剧中,习惯性地把王掞作为胤礽的老师,实际上,王掞并未担任过哪位皇子的老师,他的一生除了在地方上任职,就是在六部,50多岁时进入内阁。王掞做过翰林院侍读学士,因为这个职位的特殊性,他或许给康熙或皇子集体讲过课,但他没有单独作为胤礽的老师,史书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康熙的儿女众多,其中二阿哥胤礽为康熙唯一的嫡子,不到两岁便被康熙册封为太子,正位东宫。胤礽自小聪慧过人,深得康熙喜爱。但随着康熙的诸位皇子都长大*,皇子们对太子之位心生觊觎,而且,也有许多投机者主动攀附太子,胤礽在这期间逐渐丧失自我。
在九子夺嫡期间,胤礽一方面被其他兄弟算计,另一方面自己对父亲兄弟有违“孝”“诚”,令康熙逐渐失望。康熙四十七年,太子胤礽被废。因其他皇子蠢蠢欲动,最终朝堂不安,康熙无奈,于第二年正月复立胤礽为太子。可惜的是,三年后,太子又一次因自身原因被废。此后数年,康熙再未明立太子。
太子之位空悬,对一个封建社会来说,是极其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王掞作为王锡爵的曾孙,他想效仿曾祖,所以在胤礽第二次被废时,王掞已经70多岁,他多次建议康熙确立新太子,但并没得到康熙的回应。之后数年,王掞一直为国本空虚而担忧,于是,康熙五十六年,王掞给康熙上了一道密奏,希望康熙尽早立储。
没想到的是,康熙看到王掞的密奏后,并没有召见王掞,直接将此事忽略,奏折也留中不发。王掞心急如焚,于是纠集了陈嘉猷等8位御史,集体公开上奏,希望康熙早立储君。康熙非常生气,下旨让内阁来讨论王掞的罪行。内阁大臣揣摩康熙的意思,便将王掞从重处罚。王掞听闻后,跪在宫门外请罪,希望得到康熙的召见。
康熙听闻内阁谈论对王掞的处罚,觉得罚得太重,问李光地:“王掞现在在哪?”李光地说:“王掞跪在宫门外,不敢进来。”李光地是康熙晚年最为宠信的汉臣,康熙对李光地感叹说:“其实王掞在奏折上说的并没有错,他错就错在,不该伙同御史是一起来上奏。”
从康熙和李光地的谈话可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内阁重罚王掞,康熙是不忍心的。第二,王掞已经年逾古稀,他上奏建议早立太子,实际上是一心为公,并没有私心,这一点康熙心里清楚。第三,康熙不立太子,有自己的难处,王掞自己发表看法也就罢了,还要纠集8位“同伙”一同来上奏,将此事闹大,康熙就不得不出手了。
最终,康熙召来王掞,王掞*后,康熙将王掞招到自己的御榻前,安抚王掞许久,王掞最终没有被治罪,而是平安归家。至于康熙和王掞说了什么,并没有被公开,
可见,康熙应该是和王掞说了心里话,并且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了王掞。二人虽然说了“良久”,但却没有向外泄露一个字,所以并不为外人所知。从此事来看,康熙对王掞十分宽仁,而王掞对朝廷也是一片忠心。
王掞死于雍正六年,享年84岁,雍正念及王掞是对社稷有功的老臣,给予厚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