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危机的由来与对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25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22:43
1、由来
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朝鲜半岛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埋下了南 北双方冲突的种子。美国为了对付所谓的“********威胁”而在南方布置核武器,其矛 头所向,路人皆知。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 的。北方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而建立了自己的核设施。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 其一,在*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 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最初,朝鲜被指责开发核武器,朝方只承认其核计划是为和 平建设目的,而美方则担心,这种开发随时都有可能用于另一种目的并构成对美国国家 安全的直接威胁。这是美国极力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关键所在。后来,朝美关系紧张 时,朝鲜称自己有权拥有核武器,无疑是希望得到美国方面的更大让步。目前朝核问题 的僵局在于,朝鲜将美国给予安全保障作为放弃核计划的前提,而华盛顿则将平壤首先 放弃核计划作为展开谈判的关键。而在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下,朝鲜同时也希望获 得能源、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美国认为这是勒索,而朝鲜则认为这是自己做出重大让 步之后美国就应给予的回报,是美国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施舍。
2、对策
(一)建立应对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危机管理机制
朝鲜半岛事务在中国周边外交布局当中占有特殊地位,中国外交部和**对外联络部设有专司朝鲜半岛事务的机构,还设有专门的六方会谈代表团和朝核问题大使。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处理朝鲜半岛日常事务,其缺乏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足够有效的制度协调。有关部门应当及早建立应对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制定各种预案。一旦爆发紧急情况,该机制应当能够有效组织情报搜集、*咨询、决策处理、支援保障、媒体宣传等各个环节。该机制发挥有效作用的关键之处在于组织协调能力,当情报部门、决策部门(包括咨询与决策)、支援保障部门(提供*支持的具体部门,如商务部、财政部、国防部等)、信息管理部门(*信息发布机构、新闻部门等)等面临突发性事件之时,其能够快速反应、合力而为,从而为*高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并保障相关*的最终有效落实。
(二)加强媒体沟通并保持通讯渠道的完全畅通
长期以来,中韩之间由于媒体报道的不准确性,一度招致诸多误解。媒体报道具有引导社会公众的巨大效用,其对国家间关系的塑造和引导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韩两国应当建立一种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地规范主流媒体的报道活动,进一步增强相关报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避免各自媒体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从而使危机事态进一步的升级。针对突发性事件等敏感问题,更应当杜绝虚假报道,避免片面的具有煽动性的报道,其表态要慎重、语言要平和、基调要准确。由于韩民族的性格使然,媒体必然成为其发泄情绪的有力工具,对此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除了媒体之外,中韩、中朝之间应当保持通讯渠道的完全畅通。危机时期往往是各方相互猜疑、极端不信任的高峰时期,笼统模糊的言行容易增加对方的极度猜疑,而具体明确的信息沟通有利于表明诚意,引发更多的善意回应。这方面,我国已经做出积极的努力,其向朝鲜方面提出“保持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中国作为沟通朝鲜半岛国家的重要桥梁之一,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应当不断加强。
(三)倡导建立各方参与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
朝鲜半岛事务牵扯各方利益,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不只是朝韩双方的事情。由于沟通渠道的极度匮乏,危机当事方特别是朝鲜与韩、美、日三国之间的敌意
本就很多、相互信任严重不足,危机期间对彼此的言行和信号做出恶意解释的可能性极大。为了有效消除或是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误解和误判,应当使当事方尽可能地直接与对方保持有效联络,从而向对方传递明确无误的*讯息。与此同时,在处理突发性事件之时,应当避免某一方采取单独行动,进而导致其他各方的进一步猜忌。作为六方会谈的主持国,中国可以参照六方会谈模式,倡导建立由中、朝、韩、俄、美、日及有关国际组织、中立国等参与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机制。以各方认同的制度设计和共同参与的*安排为中心,以共同声明或是签署具有保障力的协议为框架,创设新的更加有效的制度和机构并进行定期审查与评估。由此,形成一个规范性和权威性的朝鲜半岛突发性事件处理流程,使其能够根据朝鲜半岛的实际情况,预测突发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评估突发性事件的紧张程度,及时沟通信息,充分协调立场,并按照突发性事件的类型与特点,提出可供选择的应对措施,有效缓冲相关危机事件的损害程度,更好地维护本地区局势的和平与稳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22:43
朝鲜半岛危机主要是指韩朝两国之间存在的问题。
背景:在二战之前,朝鲜半岛上只有一个统一国家,统称朝鲜(或高丽)。在二战时期,这个国家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给人民带来了诸多不幸。二战结束之后,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决定以北纬38度纬线为界,进行分治,北朝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南朝鲜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即之后的韩朝两国。
由来:1.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国妄图以联合*通知整个朝鲜半岛,因而向北朝鲜进犯,南北朝鲜分别在美国、苏联、中国等国家的支持下,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战事中,以美国为首的南朝鲜一方多次采用*的战术手段,刑讯*供、*战俘非常严重。战后,在板门店双方达成协议,再次确立以38度纬线为界,并就争议领土达成共识,可双方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深。
2.近年来,朝鲜大肆扩充军事实力,研究核武器。韩国以此为名,请求联合国对其实行制裁。美国在联合国决议未下之前,已经率先实行了制裁,新仇旧恨和在一起,使得朝鲜对美国和韩国充满仇视。
3.萨德导弹的部署更将这一问题推向*
对策:1.双方应秉着和平的原则,加强高层之间的会谈。
2.减少大国的介入和干预,理智的对待民族问题。
3.南北朝鲜同源同根,应加强民众的交流沟通,使亲人早日团聚。
4.北朝鲜也应以联合国决议为原则,减少*武器的研发,同时加大民生经济建设,减少南北朝鲜之间的*差距,使半岛更趋向和平稳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22:44
先前金日成在清除延安等派后,对中国更多是以支持中国为理由而利用,致中国以牺牲自己的经济支援朝鲜建设;后来金正日以“先军*”获得军队支持坐稳江山后,对中国更多以“不听话”来敲诈,中国不得以援助来换取朝鲜的“听话”;现在 金正恩清剿亲中派后,就开始走金正日的老路了。于是疑问来了,(中国保护张成泽 就可以保持影响力 ,一个听话的朝鲜 对中国应对美国参与的半岛局势不是更有利吗,何况张成泽是有能力 、有影响力 、有基础的,中国不冒险不是更被动了吗? 金正恩能乖乖听话吗 ? 更何况在没有平衡势力前提下)。
朝鲜不同其他国家,先辈用鲜血换来的战略缓冲,不同于越南 说白了韩国是美国变相控制的,中国对朝鲜不能保持影响力 会影响中国的亚洲战略环境的。些许人质疑(中国为什么不冒险支持张成泽,通过张成泽来控制朝鲜呢?)。
现在美国利用 朝鲜核威胁 在韩国部署萨德,而朝鲜又不听中国的话 甚至想彻底摆脱中国依靠 ,大力先军* 搞核武器 甚至谋求与美国直接谈判,以后不是就逐渐演变成 帮美国唱双簧?这样美国萨德部署韩国 ,中国支援朝鲜,不是美国这只黄雀在后?朝鲜要的是美国给予它和平环境 经济对它是次要,不控制或影响朝鲜 中国如何摆脱困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22:44
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朝鲜半岛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埋下了南 北双方冲突的种子。是美俄的又一个战场,
美国为了对付所谓的威胁,而在南方布置核武器,其矛 头所向,路人皆知。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 的。北方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而建立了自己的核设施。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 其一,在*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 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最初,朝鲜被指责开发核武器,朝方只承认其核计划是为和 平建设目的,而美方则担心,这种开发随时都有可能用于另一种目的并构成对美国国家 安全的直接威胁。这是美国极力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关键所在。后来,朝美关系紧张 时,朝鲜称自己有权拥有核武器,无疑是希望得到美国方面的更大让步。目前朝核问题 的僵局在于,朝鲜将美国给予安全保障作为放弃核计划的前提,而华盛顿则将平壤首先 放弃核计划作为展开谈判的关键。而在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下,朝鲜同时也希望获 得能源、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美国认为这是勒索,而朝鲜则认为这是自己做出重大让 步之后美国就应给予的回报,是美国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施舍。今年6月9日,朝鲜* 通讯社发表评论说,“我们不是想用核威慑力量勒索任何其他国家,而是为了减少常规 武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节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如果美国不放弃对平壤的敌对*,并继续向朝鲜进行核威胁,那么朝鲜别无 选择,只能发展核威慑能力”。显然,朝核危机的根源是冷战。朝核危机的最终解决, 有赖于相关各方最终能够走出冷战思维的怪圈,争取双赢。
朝核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美关系的不断恶化,美国难辞其咎。由朝鲜核问题引 发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背景下对朝*直接或间接的产物。自上个世纪 90年代起,朝鲜半岛核问题开始呈逐步激化之势。90年代初,美国挟所谓“不战而胜” 之余威,睥睨天下,希望把全球事务置于美国主导之下。而这时的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 却使美国感到有逸出轨道之忧。当时朝鲜半岛局势趋缓,朝日关系大幅度改善,南北对 话取得了积极进展。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了大规模的朝核危机。朝鲜半岛南北关 系被不知不觉地置换成了美朝关系。2002年10月以来的新一波核危机,表面上是由美国 总统特使凯利访朝引起的,但其根子仍然是布什*根深蒂固的对朝敌视*造成的。 可以说,朝鲜的对美强硬态度是美国对朝敌视态度的激烈反弹的结果。此时,朝鲜国内 正在推行一系列的经济调整,亟需得到和平的外部环境与外部资金的注入。朝鲜半岛南 北关系的发展虽然一波三折,但是总体上是有惊无险,其总趋势是积极的。2002年9月 ,日本首相小泉访问平壤,不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朝鲜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牵动 了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不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美国对朝鲜的有限 遏制*开始受到不少国家的质疑和批评。布什*在对朝关系方面陷入被动。这决不 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朝核危机再次爆发。美国不仅借机把责任全 部推给朝鲜,丑化了朝鲜的国际形象,而且还打断了日朝关系的进程,恶化了朝韩关系 ,阻止了朝鲜与欧盟、澳大利亚关系的改善。同时,美国还以此为契机彻底丢弃了1994 年的朝美框架协议,并把毁约的罪名加到朝鲜的头上。朝鲜半岛事务又一次被置换成了 朝美关系,而且这一置换还是在美国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因为在这一转换过 程中,人们所得到的印象似乎是:朝鲜拼命要把核危机问题视为朝美关系,而美国则大 力呼吁国际社会的广泛介入。美国“不自觉”中又成了朝鲜半岛事务的主宰者。但是, 正如一些国际观察家所言,亚太地区乃美国的重点战略地区之一。倘若朝鲜半岛事务脱 离了美国的掌控,不仅美国在韩驻军成为大问题,而且整个东北亚的*地图都有重画 的可能。因此,“不统、不战、不和”的局面,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只要美国掌握着 朝核问题的主动权,只要事态不至于失控,美国并不见得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局势的彻底 缓和。正是美国出于自己全球战略的考量所采取的某些措施,使得朝核危机总是在出现 一缕曙光之时又马上重新笼罩上大片的乌云。美国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威*朝鲜放弃 核武器开发计划,这完全是出于对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它所担心的是:朝鲜拥有核武 器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构成对美国利益的直接威胁,而且一旦美国对朝鲜让步,很可能 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促使其他国家纷纷效仿。朝鲜是上了美国黑名单的国家之一 ,又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敌对,因此,美国始终亡朝之心不死。只是鉴于朝鲜半岛的 复杂局势,美国很难像对待阿富汗、伊拉克那样用外科手术方式解决问题。于是,挤压 其生存空间,以压促变便成了美国对朝总战略。而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长期被孤立 于国际社会之外,又遇到国内问题的压力,美国的敌视*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它一系列 的激烈反应,采取诸多边缘*与美进行博弈。可以说,朝核危机的反复出现,其间美 国的对朝*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着主动权的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策:中倡导的六方会谈就很好,但效果一般,主要是因为问题根源在美国,那么解决危机主要还是在于美的态度,*上军事上经济上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6 22:45
朝鲜半岛危机的由来就是美国的侵略,
唯一的对策就是将美国势力逐出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