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4:23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34
我国核电在能源结构中没有成为主力,主要有三点:
其一,电力经济性问题。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由低廉易获得的资源禀赋决定的,过去三十多年并没有考虑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总体燃煤发电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而核电的标杆电价相对较高,因此大亚湾核电站的电力主要是输送香港的,因为香港能承受较高的电价。
其二,发展*问题。建国后,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经济*,而核能利用又涉及军事,高度敏感,相对形成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封闭圈子,无论从立项、建设甚至到上网电价都要*部分审核主导,因此相比较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火力发电行业,核电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太多。尽管2003年以来核电发展加速,但后受福岛核事故影响,*再次叫停了核电发展计划,直到2015年初才开始有所启动。因此高度管制的行业其发展速度根本无法与竞争性的煤电行业相媲美。
其三,核电站厂址问题。核电站的建设需要依赖安全合适的厂址资源,尤其是抗震性要求比较高。从核电技术发展来看,目前成熟的核电技术都需要建设在海边或者江边,即依赖水资源实现冷却循环。相比较而言,我国核电站沿海的好厂址已经被圈占的差不多了,再发展的空间相对有限。我们知道,法国、美国的核电站很多建设在沿江沿河的内陆,但我国内陆核电站建设却因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启动,尽管三代核电完全能够保证在内陆沿江沿河建设的安全性,个中原因参见第二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35
当前中国核电发展实际上是受限于核电行业现存规模的。 核电行业在切尔诺贝利和三哩岛事故后,建立了如WANO这样的行业协会,致力于提高整个行业的安全情况,中国各现役电站都要定期接受WANO的检查和评估,电站建设的重要节点也要接受WANO的检查和评估,还有环保部、国家核安全局、集团公司等各种强制性监管,以确保核电站各项指标、行为符合管理要求。 以目前国际国内的要求,核电人员培养,尤其运行人员培养,都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依托现役电站,而现役电站的人才输出和培训能力是有上限的,像主控影子培训会受限于主控人员控制,模拟机培训不能影响现役电站人员复训和自身人员培养等;重要岗位的人数、资质等法规要求也*了大规模人员流动的可能性。 所以核电行业不能也不愿提供大量符合资质要求的人员,只能细水长流。 核电的上下游产业受限于前期核电行业规模,包括装备制造、土建安装等方面,凡是与核相关的,都有各种资质要求,以前没活干,养不起人,现在活多了干不过来。而出于安全的保守考虑,核电采购时会更加倾向于已经在别的核电站用过一段时间,经历过考验的设备,对于新的供货商、新的设备型号都有更高的要求。还有设备的售后要求不一样,以前出现过设备零件问题需要更换,但是供应商已经倒闭好几年,千方百计全球采购买不到只好高价订做,因此小供应商更不容易被信任。新的供应商难进来,老的来不及生产,从铀矿勘探到乏燃料处理的整个产业链规模受限于历史条件,也*了核电发展的速度。 燃料供应、乏燃料处理和合适的厂址会随着技术发展进一步得到拓展,至少以目前核电规模和发展速度还不会成为*条件。 至于公众认知和*决策,都要建立在现役电站安全稳定的基础上才可能向有利于核电发展的方向倾斜,随便出个大点的事件就能毁掉整个行业十年的努力。这要依托于现役电站不断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样会*人员输出。然而核电要作为主要能源的话(能源比重占到40%或更高),燃料、厂址、后处理等当前不成问题的都会成为问题,必然要先解决掉才行,近20年应该是没有这么迫切的需要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6:35
核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能源。当它一开始能被人们所用的时候,很多人为之疯狂。从1960到1979美国当时的核电项目大干快上(真的是这样),发展迅速。为什么说核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能源呢?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单位体积的燃料释放的能量大;
2、单位重量的燃料释放的能量大;
3、单位时间释放的能量大;
4、与外部环境相关性小;
前3个就不用解释了。第四个其实就是说它不需要氧气,也不会向外排放。这些优点让核电在一些领域对化石能源取得了不可争议的优势,比如:
1.远洋航行。不用带多少油料、不用停下来补给(指的是动力不用补给,人还是要补给的),可能是很多船的梦想吧?
2.偏远地区供暖供电。
3.极地船只。比如破冰船。这个也好理解,极地可没有补给站。
4.潜艇。以前的潜艇要定时浮上来发电蓄电。有要核潜艇后,潜艇在水下待的时限就取决人的意志力了。
5.太空。比如空间反应堆。但是在太空核能也只是对化石能源有优势,对太阳能有没有优势就另说了。
6.清洁的新能源。至少在运行时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