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5 07:52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6:48
红楼梦第七十回中,散了一年的诗社要开,宝玉被邀请到沁芳亭,当时已经有了桃花诗,湘云还建议把海棠社改为桃花社。
奇怪的是宝玉初看到《桃花行》,并不点赞,却滚下泪来。原因是宝玉知道,这首必定是黛玉的作品,怕别人看到,把眼泪擦去了。当时薛宝琴和薛宝钗姐妹俩,还设置了种种障碍考验宝玉。说句实在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我都相信是薛宝琴写的《桃花行》了,但宝玉却经受住了考验,他确信这是黛玉的作品。
因为宝玉深知,只有黛玉才能写出如此悲伤的《桃花行》,而薛宝琴是写不出这种离丧的哀音,即便是薛宝琴愿意写出这样的悲调,薛宝钗也断不会让她写这样的伤悼语句。由此可见,这个时候的宝玉最懂黛玉,而黛玉也比之前成熟,他们的爱情已经挑明,虽然各怀心事,但此刻他们的爱情已经进入了甜蜜期,至少是短暂的甜蜜期。
再看黛玉的《葬花词》,“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也算是悲痛之至。
那个时候的宝黛,虽然心中有彼此,却没有点破。黛玉为宝玉忧虑,到怡红院去,因晴雯和碧痕拌嘴,晴雯赌气没有给黛玉开门,这件事被黛玉算在了宝玉的头上。在芒种节这一天,大家都出来祭饯花神,唯独不见了黛玉。
宝玉还不知晚上的公案,还以为黛玉为早上的事生气,就打算等黛玉的气消了再去。却在葬花的时候,听到了黛玉吟唱的《葬花词》,尤其是听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更是悲从中来,忍不住哭泣。
正是黛玉的《葬花词》让两个彼此喜欢的人,心离得更近。直到金钏跳井的那一回,宝玉忍不住向黛玉表白,当最经典的“你放心”说完后,黛玉就含泪离开。而宝玉还浑然不知,拉住袭人的手,哭诉自己对黛玉的那颗心。结局可想而知,袭人怕出丑事,怕黛玉嫁给宝玉,自己没有地位,怕自己承担责任,就在背后向王夫人进言,让宝玉挪出大观园,其中的理由就提到了黛玉。
足见,这一次宝玉的告白,真的让袭人害怕。毕竟那个社会,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允许的,也是伤风败俗的。但宝黛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从《葬花词》那次的误会解开,到宝玉的真情告白,当宝玉爱在心口难开,用“你放心”来告白的时候,黛玉早已明白了宝玉的心。直到这一刻,他们的心才离得很近。
但这个时候的金玉良缘已经传开,黛玉介意宝钗的金锁,介意贾元春的赏赐,介意宝玉与宝钗走的近。黛玉与宝玉的感情,也像恋爱中的小情侣那样,时不时的闹点别扭,又是摔玉,又是赌咒。可见,黛玉终究是不放心。
直到慧紫鹃试探宝玉,惹来风波,黛玉的心才彻底放下。她对宝钗的敌意才彻底消失。到红楼梦第七十回宝玉看《桃花行》的时候,黛玉也是在场的,但她却没有发声,没有解释,可见这个时候的黛玉不仅对宝玉放心,也长大了,变得成熟了。
此刻也可以理解为宝黛的感情进入了甜蜜期,黛玉不再猜忌,不再与宝玉闹别扭,不再把宝钗视为情敌,而是与宝钗情同姐妹。但这只是故事中的表面现象,《桃花行》与《葬花词》分别预示了黛玉的早夭和宝黛感情的悲剧。只是这篇文字,不讨论两首诗词背后的隐含寓意,而是注重宝黛情感变化的分析。
宝黛的感情,由《葬花词》时的懵懂,到《桃花行》后的甜蜜,也算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黛玉本人在这场感情里,也在逐渐的成长,只是任何爱情,都无法给予未来的承诺,宝黛也一样。宝黛的爱情最终败给了现实,黛玉早逝,宝玉娶了宝钗,金玉良缘战胜了木石前盟,宝钗赢了婚姻,却输了爱情,因为宝玉的心里再也容纳不下别人,除了他的林妹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6:49
黛玉写《葬花词》的时候是懵懂,初识愁知味,心里总是多愁善感,忐忑不安,但到了写《桃花行》,虽然字里行间还是伤春悲秋的,但她心里对宝玉却是放心的,思想上是甜蜜的,人也成熟了,不再猜忌,不再闹别扭。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6:49
宝黛感情是从《葬花词》开始的,当时黛玉妹妹对爱情的迷茫连花开花落都让她感伤落泪,直到后来宝黛感情迟迟没得动静,写下了《桃花行》寄托了对命运不能自主的叹息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6:50
对自己和宝玉的感情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并不是不无可能,只要自己努力依然可以看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