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名句 [以大国胸怀,树诚信形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3 23: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09:08
这是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充满风险,但航天人从未放慢前行的步伐。 从2004年12月15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长城工业总公司与尼日利亚签署“尼星”1号项目合同,到2011年12月20日成功发射“尼星”1R,航天人已为这颗卫星能够成功在轨交付整整奋斗了7年。
7年筚路蓝缕,中国航天直面“尼星”1号在轨失效的不利局面,勇于担当、树立航天大国诚信形象的历程,在国际化发展之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勇于担当 彰显A信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公司总裁如法曾这样说过: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航天定会还世界一个惊喜。在遭遇“尼星”1号在轨失效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彰显出航天大国的风范。
2008年11月11日清晨4点,“尼星”1号因故障电能耗尽,导致卫星在轨失效。
该如何处理?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立刻作出指示,一定要妥善处理好尼星失效后的各项事宜。
当天,长城公司就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应急小组,马上向有关部门通报了卫星失效情况,并通过新华社发布了“尼星”1号在轨失效的消息。
“尼星”1号之所以受到如此高度的重视,是因为它是中国航天第一颗以整星方式出口的卫星,对集团公司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
在尼星项目签署前的6年时间里,中国航天受到了诸多不公平因素的影响,丧失了在国际舞台上公平竞争的机会,更失去了原有的宇航发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尼日利亚能选择中国卫星,是对中国航天事业极大的信任。
“尼星”1号不仅让集团公司重新回到了国际宇航发射市场,更使得中国开启了与非洲国家在航天领域合作的大门。在“尼星”1号项目合同成功签订之后,集团公司又顺利签署了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合同。
从这一角度出发,尼星项目对集团公司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商业项目,绝不能简单地套用国际惯例,让保险公司赔付客户就一了百了。集团公司立刻派出谈判小组,赴尼日利亚进行谈判,向尼方传达了中国航天负责到底的态度。
经过双方积极商讨,集团公司及相关单位作出重大决定:在不增加尼方额外成本的基础上,为尼方重新研制一颗替代星,并实现在轨交付,即完成卫星、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测控任务。
这一决定体现出中方对尼方高度负责的诚意以及勇于担当的航天大国风范。而尼方对中国处理“尼星”1号失效的做法表示非常满意,对中方的态度予以高度赞赏。
2009年3月24日,经过多方努力,长城公司与尼星公司正式签署了“尼星”1R合同。
“尼星”1R合同的签署,充分体现了尼方和中国航天之间的理解与信任,更体现出中国负责任的航天大国形象,维护了中国航天的信誉,同时也为后续出口卫星项目的获得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强了中国航天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一位曾在中国接受培训的尼方工程师说:“失败让中国航天人和尼日利亚人民都感到非常悲伤,谁也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但商业卫星发射本身就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为,欧美卫星也都曾失败过,因此我们能理解失败,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在未来取得成功。”
同舟共济坚毅前行
航天强国的“强”字有深刻的内涵,其中包含了能够承受失败、更能承担失败的含义。谁都不想遭遇失败,但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发展之路肯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失败是为成功付出的必然代价,更是前行的动力。
为了研制“尼星”1R,五院、一院、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长城公司同舟共济,共同承担费用。尼方客户顶住国内各方压力,给予中方理解信任,积极配合卫星研制。五院把这次卫星研制任务称为打“翻身仗”。因为,在帮助尼方研制高质量卫星的过程中,其实也是重新认识自我水平、提升技术水准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帮人就是帮自己。
要成为航天强国必须拥有高可靠、高质量的航天产品,更要有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勇气。“尼星”1号在轨失效后,五院技术人员迅速查找并确定了失效原因,开展技术攻关,并把经过试验验证的改进措施用于后续卫星研制中,不断提升卫星可靠性。
2008年发射成功的委内瑞拉通信卫星一号,就弥补了“尼星”1号在太阳翼帆板驱动机构上的不足,目前已在轨运行3年多,在国际宇航市场上逐步树立起中国航天的品牌形象。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测试厂房,“尼星”1R顺利展开巨大的太阳翼,全场试验人员部鼓起掌来。”长城公司员工王铮谈起观看卫星试验的感受有许多感慨。
经过多年的磨砺,一支年轻而高素质的通信卫星队伍成长起来,并在与国外客户的合作过程中,拓宽了国际视野。而在后续卫星研制过程中,无论从设计还是管理都融入了国际化的元素。如今,集团公司已成为航天产品系统集成的开拓者、诚信服务用户至上的践行者。
尼方人员表示,在29个月的时间里,集团公司重新为尼日利亚制造出一颗新卫星,既体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也增强了双方的互信。
探索铺路成长崛起
提起“尼星”1号,不少参与研制的人员都会称之为“铺路石”。因为它是中国航天首次以整星出口方式吃到的“螃蟹”,在摸着石头前行的过程中,集团公司逐渐摸索出了一条拓展国际化的创新之路。
时间追溯到本世纪初,为突破美国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制裁和封锁,进军国际宇航商业发射市场更广阔的领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推动下,经过三轮竞标和艰苦的商务谈判,终于击败了来自美、欧等22家公司的竞争,最终与尼方签署了尼星项目合同。
长城公司员工工作部总经理黄卫东回忆道,尼星项目之所以能够中标,主要原因之一是创新采用了整星在轨交付的模式。这使集团公司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提供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控制、地面站建设等航天产品及服务集成的供应商。“尼星”1号的研制更将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水平推向了新高度。
“尼星”1号是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大型广播通信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研制的一颗通信卫星,可以为尼方提供通信、广播、远程教育、宽带多媒体、导航服务等。而新研制的尼星1R还增加了亚洲与非洲通信的新功能,通过实施东四平台健壮性工程,狠抓过程质量控制,卫星的整体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尼星”1R总指挥、总设计师李峰介绍。
“尼星”1号虽然失效,但并没有阻碍中国航天整星出口的步伐。
近几年,美国、法国曾分别向南非、利比亚出口过卫星,但也都遭遇失败。集团公司站在客户的角度,替客户着想,为客户再造一颗卫星,这无疑为中国航天在非洲乃至国际宇航发射市场树立起航天大国的诚信形象。
风雨过后,方见彩虹。继尼星项目之后,集团公司继续以整星出口的方式拓展国际市场。近年来,集团公司所属长城公司相继与委内瑞拉、巴基斯坦、玻利维亚、老挝、白俄罗斯等国签订了通信卫星出口协议。
如今,集团公司已实现了国际宇航市场从美洲、欧洲向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延伸,也有力地配合了国家外交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
“尼星”1号发射成功时,我忍不住哭了,因为航天人为这颗卫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今,我期盼“尼星”1R顺利在轨交付,并能安全运行。长城公司员工邓雪峰的话语代表了航天人共同的心声。
如今,“尼星”1R已张开双翼奔向苍穹,新的征程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