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3 23:31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18:24
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是发展水产养殖的重要保证。鱼类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受细菌侵入致病的,有受寄生虫侵袭致病的。此外,还有受气候条件、放养密度、池水深浅、水中杂物、机械损伤、化学药物和品种选择等因素也会导致鱼类发病,甚至引起死亡。
常见的鱼病有:1、锚头蚤病,2、水霉病,3、烂腮病,4、中华蚤病,5、肠炎病。鱼病的预防,关健在于培养健壮鱼种,提高抗病能力,同时抓好药物消毒,消除病原体和加强饲养管理,以达到防病增产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池塘消毒:池塘在放鱼前,要挖除过多的污泥和*有机物,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彻底消毒,杀死各种病原体。
二、鱼种消毒:放养的鱼种,除选用体质健壮,鳞片齐全,无病伤的外,在放养前最好进行鱼种消毒。一般是用漂白粉液或硫酸铜溶液,将鱼种浸泡三十分钟左右,以杀死病原体而又不伤鱼体为度。也可以用2.5一3%的食盐水,浸泡鱼种3一5分钟下塘。
三、饵料和肥料的消毒:饵料在投喂前要蒸熟或暴晒,发病季节,每100斤饵料或肥料要拌50克漂白粉消毒,粪肥要先经过发酵才能施用。
四、加强饲料管理:1、放养密度与混养比例要合理,防止导致水体缺氧和饵料不足,造成鱼体瘦弱而得病。2、将春放改冬放,使鱼有较多时间适应新的水体环境。3、投饵喂食要做到"定时、定质、定量、定位",剩余残饵要及时清除,食台要经常暴晒,并用石灰水或漂白粉溶液浸洗,或经常在食台周围泼洒药液和挂药袋。4、应定时灌新水,防止鱼体缺氧浮头。5、要勤巡塘,注意鱼的活动情况。6、在鱼病流行季节,定期采用药物预防,防止鱼病发生,发现鱼病,应抓紧治疗,塘中死鱼应及时捞出处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18:25
当鱼的食欲下降,就会容易患鱼病,需要注意给鱼换食了,不可以一次性投喂太多,可以少次多量。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6 18:25
我觉得没有。鱼本身是非常脆弱的,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并没有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