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7-24 08:56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30
1.赫鲁晓夫在执政的十一年中打破了斯大林的重工业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而推广农业产品和发展农业。1963年苏联的农业陷入困境,这就是赫鲁晓夫考虑不周的农业改革和农业*所带来的恶果。从整体上看,赫鲁晓夫对苏联农业的改革是失败的。从历史我们也可以看到,赫鲁晓夫在工业方面采取的行政性分权的经济*改革,也并没有取得最终的成功。
2.1964年到1982年,是苏联历史上的第五位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长达十八年的统治。在这十八年里,整个苏联出现了停滞,危机重重。更奇怪的是,在这十八年里,*之风愈演愈烈。在《苏联兴旺史论》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勃列日涅夫从1975年到1977年三年内,他由中将一跃成为苏联元帅。1976年,勃列日涅夫七十大寿之时,《真理报》开辟了七篇专栏。而当时的阿塞拜疆第一*阿利耶夫称勃列日涅夫为“我们时代的伟大人物”。勃列日涅夫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小地》、《复兴》、《垦荒地》,获“列宁文学奖”。到1981年底,出版了一千九百六十次,其发行量可见一般。苏联的经济也出现了重大的问题.1988年,勃列日涅夫开始了其**改革,从一党制到多党制,从议会制到总统制。但是,随着这种改革的进行,苏联社会主义出现了民族主义化,这也昭示着“镰刀锤子旗”得下降不远了
3.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加速战略”为核心的施政纲领,对苏联的经济进行改革,但是到1987年,并未看到任何成效,反而遇到很多阻力,这也就成为后来众多学者所说的“苏联经济改革空转”。尽管从勃列日涅夫个人角度来说,他绞尽脑汁无外乎是要改变苏联的经济落后的面貌。但是单凭主观愿望来搞改革和搞经济,重犯了当年赫鲁晓夫不从实际出发的*病。几次三番的折腾,人民逐渐对苏联*党及其领导人产生了一种信仰危机。真个苏联社会逐渐得陷入了混乱,这也为后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和联盟国家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30
戈尔巴乔夫在会议上严重批判了斯大林及其模式.放弃了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导致苏联社会动荡,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当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不是斯大林模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31
因为,他们并没有改变斯大林留下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提制,从而不能改变当时混乱的状况,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31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了苏联社会的动荡,已经不同于斯大林模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05:32
我也是刚刚学过,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都从经济方面入手,对斯大林模式有一定的冲击力,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为此戈尔巴乔夫进行了**的改革,虽说这次改革从根本上冲破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同时也造成了个各政党的崩溃,导致*党的权利分散,最终导致解体。。参考……